盐城市情概况
城市概况: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地带和长三角北翼,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30万,下辖东台1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是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门户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和出海门户城市,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人文风貌:盐城因盐得名,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陈琳、中国共产党杰出理论家胡乔木、中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生长于此,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诞生于此,是淮剧发源地和中国杂技之乡。盐城是红色圣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素有“东方湿地、黄海明珠”的美誉,拥有西太平洋最大的黄海滩涂湿地和里下河地区广袤的湖荡湿地。沿海滩涂总面积4553平方公里,占江苏全省67%,全国的七分之一,且每年还在以2万亩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是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建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承担着为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任。盐城黄海湿地已列入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目录。盐城拥有“中国好空气”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和生态品牌,去年空气优良天数264天。
经济活力:盐城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黄金交汇点,是中韩自贸协定明确的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经成为中国东部沿海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片投资热土。201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87亿元,在全国同类地级市中排名第13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亿元,列同类地级市第20位;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5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7%。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汽车、机械、纺织、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模,新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举全市之力推动滨海港工业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布局沿海绿色新型钢铁生产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宝武集团2000万吨级绿色精品钢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44亿元的中海油滨海LNG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德龙镍业开票销售突破600亿元。盐城是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海上风电开发容量822万千瓦,占全省规划的56%,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江苏第一,是江苏打造“海上三峡”的主战场。
城市建设:盐城1983年撤地建市,经过大丰撤市设区等几轮区划调整,建成区面积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以大城市定位正式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突出规划引领,按照智慧、人文、生态、宜居要求,加快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发展,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逐步增强。扎实开展水环境治理、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治理、违法建设治理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三治三化”的专项行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盐城初步建成现代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拥有南洋国际机场、大丰港、滨海港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空港已开通至韩国首尔、泰国曼谷、北京、深圳等36条境内外航线,海港已开通28条航线。盐城已迈进“高铁时代”,青盐铁路已于去年全面通车,北接青岛;今年底,高铁可直通北京、西安、南京;2020年底盐通高铁将建成通车,届时,从盐城到北京只要4个小时,到上海只要1个小时,全面融入北京“一日商务圈”和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社会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发展,连续多年实施2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促进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7%。推动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国家4000元的脱贫标准,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在苏北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深化法治盐城、平安盐城建设,连续7年获评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增成片林15.45万亩、改造既有林16.8万亩,绿化造林总量江苏省第一。
发展目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