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

【新话苏商】朱晋林:敢做敢当,知恩图报

我苏网 2019-05-17 09:42

  【编者按】苏商,睥睨于汉唐,并驾于明清,独步于民国,领跑于今日中国商界。胸怀大志、身负大略;善循大局、精耕大业;谨守大义、兼施大爱;包容大气、共享大成……苏商精神与情怀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召开前夕,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新话苏商》特别策划,通过走近一个个企业掌门人,多维度展现新时代苏商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苏商这个群体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本期苏商人物:朱晋林,江苏江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安哥拉,提到万博农场的朱晋林,当地华人圈几乎无人不知。10年来,这位做建筑工程起家的泰州人,一头扎进了之前从未涉足过的农业。他坚信,农业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产业。

  见到朱晋林,他刚从安哥拉回到泰州不久,还在倒时差。尽管脸上写满疲惫,但是谈吐间,难掩内心的喜悦。

  眼下,远在南半球的安哥拉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今年,朱晋林的农场获得了大丰收,玉米亩产量超过600公斤,创下了安哥拉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2002年,安哥拉结束了长达27年的内战,开始战后恢复与重建。一切百废待兴,市场前景广阔。

  那时候,正在沙特阿拉伯承建工程的朱晋林,发现了安哥拉的巨大潜力。朱晋林回忆说,第一次到安哥拉考察时买了一瓶矿泉水,价格是国内的十几倍,吓了他一大跳。建筑材料方面更是如此,当时,国内一吨水泥售价300元人民币左右,在安哥拉卖到了300美元一吨。了解了当地风土人情、投资环境后,朱晋林决定带工程队到安哥拉发展。

  不过,那时候,安哥拉的治安环境很差,绑架、抢劫案件时有发生。考虑到人身安全,家人反对朱晋林去那里闯荡。“作为商人要敢做敢当,有些事情你不做怎么知道不行?”朱晋林最终说服了家人,来到了安哥拉。

  最初,朱晋林靠承建工程,渐渐站稳了脚跟。但是,他很快意识到了危机。安哥拉人口只有2000多万,住房需求总有一天会饱和。朱晋林决定提早转型,在当地投资兴建农场,农业、建筑业两条腿走路。

  种什么?怎么种?是摆在朱晋林面前的难题。为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他自建气象观测站,搜集气象资料。为了解当地的土壤条件,他搞试验分析土壤成分并进行改良。他还把国内的农业专家请到安哥拉,指导试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慢慢摸索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种植经验。不仅如此,朱晋林还组建科研团队自行育种,成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玉米种子。

  “搞农业要耐得住性子,扎扎实实地干。”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朱晋林的万博农场已成为安哥拉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农场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不仅给当地老百姓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农机设备、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安哥拉的粮食安全和自给自足贡献了力量。

  在安哥拉,社会贫富差距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连鞋都穿不上,常年打赤脚在地上跑。每逢见到这样的场景,总会勾起朱晋林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朱晋林也是经常打赤脚。“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非常想帮助他们。”朱晋林知恩图报,热心公益,经常给当地的孤儿院捐钱捐物。他还帮助农场所在地援建学校、诊所、安置小区等基础设施,回报非洲人民。

  相关链接:

  【新话苏商】陶玉梅:静下来,慢慢走

  【新话苏商】朱小坤: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主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康亮 我苏网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