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3—2025年)

江苏发展大会合作交流组 2023-04-24 17:19

  为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不断壮大产业规 模,  持续提升产业特色,  加快形成聚企成链、集链成群 展格局,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为目标,聚焦基础材料、战略材料、前沿材料三大领域, 资源带动、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三大引擎,  突破一批 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 企业、打造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形成一批高端优势产业链, 推动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档迭代、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建成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力争 2023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 600 亿元,  2024 年达到 800 亿元, 2025 年达到 1000 亿元

  、重点领域

   (一)转型提质先进基础材料 1.先进金属材料

  品不锈钢。  以沛县、贾汪区为重点,  突破表面处理环节,发展镍铬合金、不锈钢棒材、管材等精深加工材,延 伸发展模具用不锈钢、食品级和医用级等高品质不锈钢材料。

  端铝材。  以沛县、新沂市、铜山区为重点,  发展铝板 带箔、铝合金铸锻件及管线棒材等高端铝材,  延伸发展轻量 化、高精度、洁净环保、超耐磨蚀精深加工铝材

  贵金属。  以徐州经开区为重点,  突破废旧金属资源循 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金、银、铂等稀有和贵重金属材伸发展高纯高性能金属靶材,  积极拓展军工、航天、电子 信息等领域应用。

  2.先进化工材料

  分子材料。  以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为重点,  发展 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薄膜材料、智能卡 料等树脂材料,  重点发展水性聚氨酯、聚酯长短丝等纤维 料,  延伸发展耐高温、耐油、耐臭氧、耐老化、高气密性 胶材料。

  细化学品。  以贾汪区为重点,  发展高端外墙漆、木器 汽车、 海洋工程、 船舶用水性涂料, 重点发展活性染料、 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功能染料,  延伸发展高品质无机颜料 新型颜料。

  用化学品。  以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丰县为重点, 发展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催化剂、润滑剂 能助剂材料,重点发展电子级三氯氧磷、高纯五氯化磷、氟磷酸锂、镍钴锰酸锂、双氟电解质等新能源材料,  延伸发 展光胶、电子特气、剥离液、刻蚀液等电子信息材料。

  3.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型建材。  以贾汪区、邳州市、新沂市、丰县为重点, 发展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高端预制件、装配式建筑部 水泥基材,重点发展高聚物改性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 物水泥防水涂料等防水卷材, 延伸发展具备隔热、 隔音、 保温防水、阻燃、质地轻、强度高等综合性能的功能墙材。

  特种玻璃  以睢宁县、新沂市、铜山区、丰县为重点, 汽车玻璃、高端日用玻璃、工艺玻璃、异形玻璃等特种 璃材料。

  能陶瓷。 以新沂市、 铜山区为重点, 发展氧化锆陶瓷、 熔融石英陶瓷、氮化铝陶瓷、石英陶瓷坩埚及压电、绝缘 半导体、磁性等功能陶瓷材料。

   (二)培育壮大关键战略材料

  1.材料。  以沛县、邳州市为重点,注重稀土再生资 合回收利用,  发展金属镨、钕、镝等稀土金属及钕铁硼 磁材料,  延伸发展稀土发光、催化、储氢、化合、合金 功能材料, 前沿布局稀土光功能微米级、纳米级新型红外 显示或防伪材料

  2.晶体材料。  以徐州经开区为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 硅、颗粒硅硅片、电池片等太阳能光伏材料,  重点发展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碳化硅及 8 英寸、  12 英寸及以上半 导体硅片、外延片、晶圆等半导体材料,  以徐州高新区为重 点培氧化镓、金刚石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发展蓝宝 石特种光纤传感、硒镓钡激光调制、溴化镧辐射控测等人工 晶体材料。

  3.新型碳材料。  以邳州市、沛县、睢宁县为重点,拓 煤基碳材料制备新路径,  发展针状焦、高纯炭黑、特种炭 等,  培育石墨烯、碳纤维及碳复合材料等;  加大石油基碳 料研发,  发展冶金用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碳素制 品, 培育锂电负极材料、钠电负极、超级电容炭、碳化硅等

   (三)前瞻布局尖端前沿材料

  1.增材制造。  以睢宁县、徐州经开区为重点,以 3D 合金材料制备为方向,  突破高转速旋转电极制粉、气雾化 制粉关键技术,发展空心粉率低、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均 匀、杂元素含量低的低成本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粉末 料。

  2.纳米材料。  以贾汪区、徐州经开区为重点,培育提升 米材料规模化制备水平,  开发结构明确及形貌、尺寸、组 均一的纳米材料,  重点发展纳米硅、纳米微球材料、气敏 材料,扩大纳米粉体、薄膜、纤维、块体等材料在光电子能源、生物医用、节能环保等领域应用,  加快推动纳米材 料产业化进程。

  3.仿生材。  以铜山区为重点,依托中国矿大材料与物 理学院仿生研发团队,  以人工髋关节磨损模拟实验平台为 撑,  培育仿生功能水凝胶材料、人工关节材料、仿生储能材 料、仿生建筑结构材料等,  开发制备与天然结构性能高度相 近的仿生关节软骨, 加快仿生关节在生物介质及人体环境创 应用。

  4.超导材料。  以徐州经开区、铜山区为重点,依托电力 业基础,  加强超导材料基础研究,  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 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开发核磁共振用关键超导材料、高性能涂层导体长带材以及 基于高性能超导材料的超导限流器和滤波器等。

  5.金属粉体材料。 以徐州高新区为重点, 发展冶金用金属 材料、电子束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熔点减半的特种 粉体材料、电子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培育原子级制造金 粉体材料。

  6.激光显示材料。 以徐州高新区为重点, 培育提升高端精 密激光显示材料、超短焦高端激光显示材料、全息显像材料, 发展热升华打印材料。

  7.新能源催化材料。 以徐州高新区为重点, 发展功能介孔 催化材料、低铂非铂燃料电池催化材料,以铁掺杂辅助硫化 工程、硼掺杂诱导非晶方案制备多系列水分解催化材料,培 育氮掺杂中空碳球氯化钴复合电解水催化材料。

   、区域布局

  根据新材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按照集聚布局、 错位竞争、彰显特色原则, 着力构建三区引领、五地联动 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三区引

  徐州经开区核心创新区。 重点发展以光伏材料、半导 料为重点的晶体材料产业链,培育稀贵金属、纳米材料、 超导材料、增材制造等产业链

  区(徐州高新区) 增量引领区。  重点发展高端铝 、特种玻璃、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功能陶瓷产业链,  培育 发展超导材料、仿生材料、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原 级制造金属粉体材料、激光显示材料、新能源催化材料等产 业链。

  贾汪区转型提升区。重点发展精品不锈钢、新型建材 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专用化学品、纳米材料等产业链

   (二)五地联动

  丰县重点发展抗氧化剂等专用化学品及其上下游、新 建材、特种玻璃等产业链;  沛县重点发展高端铝材、稀土永 磁材、新型碳基材料等产业链; 睢宁县重点发展特种玻璃、 增材制造、新型碳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产业链;  邳州市重 点发高分子材料、专用化学品、新型碳基材料、 新型建材、 稀土永磁材料等产业链; 新沂市重点发展特种玻璃、功能陶、高分子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产业链。

  、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策源攻坚。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自 创新能力,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科技 新策源地。

  1.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创新平台矩阵,布局建设一 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及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推动 新平增量提质。到 2025 年,培育省级以上各类新材料产 业研发机构 30 家,建设邳州市、新沂市 2 家新材料中试基 地,  依托云龙湖实验室联合在苏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共 材料产业联合研究中心。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 委、市工信局)

  2.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新材料领域核心、关键、共 性技术难、短板弱项和发展需求,  制定《新材料领域关键 心技术攻关清单》,采取揭榜挂帅等形式, 攻克一批 技术,催生一批原创成果,推动半导体材料、生物医  药材、新型化工材料向高端突破。到 2025 年,力争突破  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5 项以上。 (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3.加快创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推 原创技术熟化、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专业技术交易服务,畅通供需对接通道,增强技术扩散能力,打通科技创新  后一公里。到 2025 年,累计签订各类技术合同 100 项以上。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二)实施强链补链攻坚。  找准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 、固链重点环节,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打造一批新材 料标志性产业链

  4.培育特色主链。 强化主导产业链战略设计, 结合资源、 区位、产业、市场等特点,  通过规划引领、招商引进、政 导等举措,  加快打造特色主链,  推动短链延长、  断链 通、  细链增粗、  无链生有、  弱链变强,形成一批具 核心竞争力、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链。到 2025 年,力争 形成 3-5 条特色鲜明的百亿级主导产业链。   (责任单位:  市 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5. 实施补链延链。  围绕主导产业链,制定产业链补链强 链延链清,  加快推进填平补齐。找准产业链断层和关键短 板加快补链,填补核心环节;立足产业链比较优势加快强链, 增强技术工艺、产品竞争力,实现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瞄准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高端加快延链, 提高产业链与供应 链自主性和稳定性,动价值链重塑。  (责任单位:市工信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6.推动链群融合。  激发链主企业头雁作用,联合产下游核心企业,高标准培育链主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实现协同设 计、研发、制造;  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大企业,   取专业分、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  融入骨干产 业链。依托我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等细分领域的 础优势, 积极拓展在工程机械、高端纺织、集成电路与 ICT 等创新产业群的深度应用,有效促进链条互动融合。  (责 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三)实施优企引育攻坚。 建立完善企业梯次孵化培 大机制,  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着力培育一批新材 产业骨干龙头企业。

  7.打造领军企业。  扶持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辐射 动作用大的优势企业,  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做优做强; 遴选 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骨干企业,  建 立上市培育库,  推动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挂牌 市。到 2025 年,打造 10 亿级企业 20 家,上市企业力争  10 家。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

  8.专精特新。  实施专精特新专项培育计划,引导 企业深耕新材料细分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 2025 年,国家级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 10  家以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 30  家。 (责任单位: 工信局、市科技局)

   9.推进梯发展。  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众创 空间等体平台,加快创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鼓励个转 ”“小升规等,促进上规入统;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投产、  投产项目产,尽快升规入库。到 2025 年,力争新材料规 上企业达到 300 家,新材料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 300 家。( 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四)施质量跃升攻坚。  发挥质量、标准、认证、品 等促进作用,  推动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着力提升新 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10.加强产品推广用。  支持新材料企业新产品申报进 入国家首批次应用示范推广指导目录, 研究制定市本级新材 首批次奖补政策,  鼓励人保财险等保险机构创新险种,  对 批次应用的新材料产品提供质量、责任等风险承保,  突破 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 求。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徐州银保监分局)

  11.推动质量标准提升。 提升关键材料的环境适应性、 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共性质量指标的检验检测能力,  实 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绿色产品认证 鼓励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提升新材料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责任单位: 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

  12.增强品牌培育力。  鼓励新材料企业加大品牌建设, 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综合能力, 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商标品牌。支持争 创政府质奖、江苏精品等各级荣誉,  支持对标国际标准树 立一批质量杆和品牌。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 信局)

   (五)实施数智赋能攻坚。  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转型升级,  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  着力打 造新料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

  13.推进智能制造  引导新材料企业在自动化、连续化 基础,推广智能制造示范标准, 分层次推进生产线智能化、 生产车间数字化升级改造,  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 范车间, 升全制造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到 2025 年,  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 20 家以上。   (责任单位: 工信局)

  14.加快两化融合  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信息技术在新材料产业的融合应用, 提升数据综合服务能 ,  鼓励建设专业化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造典型示范应 用场景,  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到 2025 年,  新材料领域 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 50 家,  星级上云企业 20 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15.发展服务制造  推动新材料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 融合,  鼓励发展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推动新材料产业由单一制造向 +服务转型,  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 (责任单位:  市工 信局、市发改委)

   (六)实施固本强基攻坚。  强化规划精准引领、靶向精 商、人才精准培育、项目精准实施,  着力打造新材料产 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16.强化规划引领。  编制《徐州市新材料产业地图》, 新材料产业家底,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路径和措施,  增强 行业管理前瞻指导。对接省及国家相关主管部门,  力争纳 入新材料培育重点区域, 将我市具有优势的企业、产品纳入 重点培育领域。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17.强化招商引资  聚焦跨国公司、部省属企业及行业 头部企在内的新材料产业领军企业, 量身定制新材料产 领军企业目录,  追踪企业战略布局和投资动向,  创新开展 招商引资活动,  着力引进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的重大产 业项目每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0 项以上。(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18.强化招才引智。激活人才第一资源,继续推进“555” 引才工程, 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新材料领域具备国际视野的 层次领军人才。精准对接产业用工需求,  完善高校协同培 育机制,定向培训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发掘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予以重点扶持。 (责任: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委人才办)

   (七)实施节能降碳攻坚。  构筑绿色制造新体系,  加快 节能排、减污降碳、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着力推动 新材料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9.深入推进绿色制造。  激发企业绿色制造内在动力, 突破绿色转型关键技术,  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完善促进 工业绿色发展政策和市场机制,  着力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 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到 2025 年,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10 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20.加快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一次资源利用效率,加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强化资源梯级使用,  深化固体废物资 链式循环,  打造综合型城市矿山,推动上下游行业耦合发 展,构建资源循环型材料产业体系。  (责任单位:市工信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21.开展低碳转型示范。 树立零碳驱动新观念, 加大 材料企业生产全过程中工艺、技术、产品的深度脱碳,  支 碳捕集、碳存、碳利用等研究,  加快低碳、零碳、负碳等 型集碳技术攻关,  建设用能权交易市场等平台,  打造科技 应用新高地。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 环境局)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工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联成立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 依托新材料行业头部链主企业和 省新材料行业协会成立新材料产业联盟,  按照《徐州市创 业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职责要求,  工作专班与产业联 盟配联动,共同谋划推进集群发展。

   (二)加强要素保障。  完善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撑服务 系,  整合推动财政、科技、产业、生态等政策扶持,  统 筹引导信、基金、创投等资金倾斜,加大人才智力支持, 重大项目用地及水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加大企业上 市、智改数转、平台建设等协调服务。

   (三)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千方百 企业纾困解难,  优化软硬件环境,  当好有求必应、无事 的店小二。优化审批服务,  建立首问负责、一办到底的 帮代办保姆机制, 开通立项、环评、能评、安评等绿色通道 大力度推进精准用地、拿地即开

  附件:  1.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地区发展目

  

  2.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重大项目清单    

  3.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企业上市计划 

  4.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

   5.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6.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技术攻关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