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

江苏发展大会合作交流组 2023-04-25 09:58

无锡市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重要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具体部署,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对畅通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基完整,产业特色优势渐显,但在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土领军企业和自主知名品牌等方面仍有差距。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并叠加疫情影响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以四个地标产业集群、六个优势产业集群和五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是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新趋势的现实需要,也是立足无锡自身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造链工作,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水平,加快企业培育和生态营造,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把无锡建设成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制度建设、促进投资、政策支持、市场开放、维护秩序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进创新创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平台构建和生态打造。

  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合作。以太湖湾科创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培育多元创新主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瞄准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坚持区域协同、集聚发展。统筹优化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加强市区联动和跨区协同,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和要素,促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和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引导各地区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协同,聚焦优势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和载体平台建设,加速优势产业集聚,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坚持融合发展、智能绿色。深化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赋能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推动制造业生产环节向两端延伸,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制造业体系。

  (四)主要目标

  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 4 个产业,做大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地标产业集群;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 6 个产业,发展壮大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全国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个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增长后劲足、资源集聚度高的未来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更具国际竞争力、更强产业链韧性、更具本地根植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产业综合实力更强、协同创新水平更高、分工协作关系更紧密、开放合作程度更深入、产业治理能力更突出的“465”现代产业体系。

  1.集群规模持续壮大。到 2025 年,10 个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 2.6 万亿元,其中营收规模 5000 亿元级别产业集群 1 个、3000 亿元级别产业集群 2 个、2000 亿元级别产业集群 5 个、1500亿元级别产业集群 2 个;5 个未来产业营业收入保持年均 15%上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元级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和 5000 亿元级别先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2.特色优势不断彰显。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一批卓越产业链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十四期间,培育 100 家以上主业突出、技术实力雄厚、竞争力强、支撑有力的集群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及 200 家以上细分领域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业,集群领域 A 股上市企业突破 120 家,新增中国 500 强企业 家以上,打造 1—2 家世界 500 强企业。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全国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的策源地,涌现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到 2025 年,创建国家级、省级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10 家以上,新建新型研发机构 50 家以上,新建 1200 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

  4.发展质态持续优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服务化融合成效显著,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生态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 27%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4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5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 17%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

  二、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地标产业

  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 4 大产业,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发展质效好、产业链条完备、自主可控水平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全方位提升地标产业核心竞争力。

  1.物联网。持续深耕感知设备、智能硬件、通信传输、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等细分领域,完善智能传感、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培育发展软硬一体、云边协同、泛在智联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创新,深化在工业、交通、双碳、公共安全、医养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夯实以新吴为主体,梁溪、锡山、滨湖、经开区等为重点的“一核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国家物联网产品及应用系统质检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微机电系统(MEMS)公共技术平台、深海传感技术中心、南理工工业互联网(江阴)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更高水平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加快培育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5000 亿元以上。

  ——智能传感。面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提高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能力,加强 MEMS 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应用算法和驱动程序等方面的研发,提升智能传感器、感知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的供给水平。

  ——车联网。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出台《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分级分类加快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支撑协同一体的网络环境,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商业运营,打造涵盖路侧感知终端和设备、车用无线通信、云控管理平台、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以及运营服务、测试认证、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服务等的完备产业链。

  ——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加快发展互联互通体系和标识解析体系,支持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加快汇聚工业大数据、工业应用程序(APP)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资源,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鼓励开展平台+质量管控、平台+设备运维、平台+供应链协同等集成创新。

  2.集成电路。持续强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以新吴为核心,江阴和宜兴为重点,滨湖、锡山、惠山等地区联动的一体两翼多元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设计产业化基地、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芯火双创基地等国家级载体以及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中科院计算所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等重要平台,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自主创新发展,打造规模集聚、链条完整、优势突出、创新引领、生态完善的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2800亿元。

  ——芯片设计。重点突破申威中央处理器CPU5G 高端射频通信芯片、亿门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控制单元MCU、高压大功率半导体(IGBT)等高端芯片的开发设计。

  ——晶圆制造。推进新建在建的 12 英寸晶圆生产线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能力,突出特色工艺,大力发展模拟及射频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等生产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工业芯片、汽车芯片等专用芯片的研发、认证、生产制造。

  ——封装测试。大力发展芯粒Chiplet、晶圆级、系统级、扇出型、3D 异质异构集成、硅通孔等先进封装。

  ——设备材料。支持沉积设备、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湿法设备、检测设备等专用装备的研发生产,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用大硅片、光刻胶、前驱体、高纯电子化学品等关键原材料等级。

  3.生物医药。持续打造创新药与改良新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重点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加强全市医药产业跨区融合,形成以新吴、滨湖、惠山为重点,江阴、宜兴、锡山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重点引进建设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特殊食品)以及创新药研发、前沿应用研发、精准医学研究、医疗大数据应用研究、检验检测等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互联网医疗、数字诊疗、精准医疗、伴随诊断等智慧医疗服务产业,持续壮大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业务。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2500 亿元。

  ——创新药与改良新药。加快推动新型疫苗、多种新型抗体药物、蛋白/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靶向化学创新药、临床急需的改良型新药等医药创新品种的研发与制造。

  ——现代中药。推进具有临床优势的中药创新药、经典名方、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提高中成药制剂水平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水平;建立专科专病的现代中药研发平台,重点发展针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等的中药新药。

  ——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端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高性能诊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实现重点产品部分替代进口。支持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制药设备的研发生产,鼓励开发新型细胞反应器、微生物发酵装置、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新型下游分离设备及相关介质材料、高品质药用辅料与制药包装材料。

  ——特殊食品。保持在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加大微生态制剂、肠内外营养制剂、未来功能食品和康复食品等特殊食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

  4.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深化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建设,打造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为核心、中心城区为主体、江阴宜兴为两翼的软件产业“一核一体两高地”的空间布局,支持江苏省信创产业生态基地、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以及软件测评、安全测试、应用服务等重点支撑平台建设。高水平创建国家级软件名园,培育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名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品,构筑标准、开放、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安全、自主、可控的软件产业生态体系,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2000 亿元。

  ——工业软件。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和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重点提升计算机辅助软件CAX、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的国产化率;面向数控机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发动机等我市重大装备需求,加大嵌入式软件系统和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国产化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规模化应用和推广。

  ——新兴平台和应用软件。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竞争力的平台软件技术、产品以及小程序、快应用等新型轻量化平台软件;面向金融、建筑、交通、能源、政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需求,加快突破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建筑信息建模、智慧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办公等应用软件。

  ——信息安全软件。突破密码、可信计算、系统安全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加快工控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加快突破中央处理器、计算终端、办公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基于国产开源平台的开源软件生态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构建自主可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省信创生态基地、信创先导区和信创实验室建设,推动信创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增强全市信创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能力。

  (二)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 6 个产业,着力打造市场占有率高、产业规模大、技术实力强、龙头企业支撑有力、产业链优势环节突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提升,做强特色、增强动能,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1.高端装备。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智能机器人、精密测控装备、特色专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电动车等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依托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经开等地区加快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检中心等重点平台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无锡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智能化、成套化、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2500 亿元。

  ——航空航天装备。围绕国产大飞机、通用航空、航天飞行器、无人机等的研制及产业化,大力发展飞机整机制造与装配、飞机改装与维修以及航空发动机、机载和地面控制设备、航电系统、航空航天新材料、飞机零部件等配套制造产业;积极参与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聚焦推进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研发,积极开展设计—制造一体化、材料—结构一体化、混合动力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叶片、整体叶盘、涡轮盘、涡轮轴、机匣等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的制造能力,并积极突破形成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整机生产能力。

  ——智能机器人。聚焦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融合应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发展智能装配、重载物流、智能协作等工业机器人,消防应急、智能巡检等特种机器人和手术诊疗、康复养护等服务机器人;发展高性能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高精度传感器及智能模组等核心零部件,不断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

  ——精密测控装备。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自动化生化检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磁共振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测量、质谱测量等各类仪器仪表装备及相关配套产业,有效推动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精密测控装备的自主化;突破高端精密测控装备所需的基础工艺、关键零部件、核心传感器等共性技术。

  ——特色专用设备。积极对接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农业、纺织、化工等领域发展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实现高效生产的设备;在集成电路、节能环保、天然气、核电、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领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的设备。发展配套适用的高精密、高可靠性轴承、液压、气动、密封元件、齿轮传动装置,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等核心功能部件产品。

  ——高档数控机床。大力发展高精度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高端数控机床和高速高精度冲压、柔性折弯、激光切割等数控成形机床,以及增减材一体化制造激光加工、超声加工、电加工等特种机床,加快促进数控机床向大型化、复合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加大多轴、多通道和高精度、智能型数控系统的研发力度,加强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和高精度编码器、大中型可编程逻辑器件PLC、伺服系统、高性能主轴等机床基础功能部件技术研发。

  ——智能电动车。以高端轻量、节能环保、智能网联为方向,创新工业设计,加强智能化电动两轮车研发,重点支持电池、电机、控制器和车架等领域关键零部件发展,加快 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化应用,增强电动车单车智能控制、联网智能服务、锂电安全监测等功能,构建可靠、可信、可溯源的电动车车联网技术服务系统。

  2.高端纺织服装。打造新型纤维、先进纺织和品牌服装等重点产业链。依托江阴、宜兴、锡山等重点区域,加快打造国家功能性纺织材料研发中心、国家纺织产品质检中心(江阴)、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易平台,推动产品工艺升级和价值提升,向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将无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服装产业基地,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1700 亿元。

  ——新型纤维。重点突破碳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等产业用高性能复合纤维,加快研发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生物医用纤维等前沿纤维材料,鼓励开发高仿真、舒适易护理、高效阻燃等功能纤维以及生物基聚酯、聚乳酸纤维等生物基纤维和再生聚酯纤维等绿色纤维,提高常规纤维的差异化、功能化和舒适性水平。

  ——先进纺织。大力发展吸湿排汗、凉爽透气、抑菌防护、防污自清洁等功能性高档服装面料、家纺产品以及安全防护、医疗健康、交通航天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

  ——品牌服装。提升高端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服务价值,重点发展高端西服、高档职业装、运动休闲服、特种防护服等产品和个性化系列定制服务。

  3.节能环保。大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等环保产业链和节能装备产业链。推动形成宜兴、新吴、江阴、锡山等地区产业集聚,惠山、滨湖、经开区等地区加强联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重点推进水环境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环保设备质检中心(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将无锡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水处理全产业链示范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全国最具辐射力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研发高地,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1800 亿元。

  ——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高性能膜材料、水处理药剂、在线监测仪器、澡类处理、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的研制及产业化。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加快超低氮燃烧、低温脱硝、废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收集处理、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机动车污染高效治理等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加快研制飞灰无害化资源化、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大宗固废处置利用、新能源产业固废处置、餐厨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装备。

  ——节能装备。重点突破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低温余热利用、稀土永磁节能电机系统、大功率高速磁悬浮驱动技术、低损燃烧技术、节能智慧控制系统以及高效节能变压器、风机、水泵、空压机和制冷机组等技术装备,推动大功率电极热水锅炉、锅炉排烟潜热回收等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4.新材料。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突出应用需求带动,强化关键材料保障,打造特钢、高分子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等地区为重点区域,持续推进江阴临港化工园区、宜兴新材料产业园、宜兴陶瓷产业园、宜兴陶瓷产业园、锡山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惠山经开区石墨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深化国家新型工业化特钢产业示范基地和金属线材制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推广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钢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产业高地,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3000亿元。

  ——特钢。围绕汽车、能源、机械、船舶、海工、铁路等行业的特殊用钢需求,加快发展特厚钢、高强度钢、高耐磨钢板、高端轴承钢、高端齿轮钢、高性能丝绳索、大规格连铸合金圆坯等特钢产品,重点突破高温合金、耐蚀钢、特殊不锈钢等高端特钢材料。

  ——高分子材料。推动碳纤维等功能性合成纤维、高性能聚苯乙烯、聚酯和特种聚烯烃、聚烯烃改性产品等高分子材料高端化发展,加快布局特种改性工程塑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功能薄膜材料和特种聚醚等高端产品。

  ——电子专用材料。加快电子元器件、组件及系统制备的专用电子功能材料、互联与封装材料、工艺及辅助材料的攻关和规模化应用,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锂电池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电子化工材料等关键电子材料。

  5.新能源。强化太阳能光伏、风电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集聚发展。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新吴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促进全市新能源产业集聚,打造光储充、微电网、虚拟电厂等能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加快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检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构建“研发中心、公共平台、设备检测、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着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2500 亿元。

  ——太阳能光伏。聚焦硅片生产、晶硅电池制造、光伏发电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光伏制造设备,做强光伏装备、叠瓦和金属穿孔卷绕(MWT组件、逆变器等优势产品,加快 N 型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异质结(HJT)晶硅电池和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发展层压机、丝网印刷机、烧结炉等关键装备、零部件和光伏电站运维等高附加值环节。

  ——风力发电。重点突破高等级、大功率、深远海等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直驱永磁、高速双馈和中速永磁风机、海上风电施工和运维等装备关键技术,建设风电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数字化管理模式。

  6.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打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支持江阴、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等地区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区,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分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油泵油嘴质检中心等研发检测平台,不断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2025 年产业营收规模达 3000 亿元。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引导整车企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强化动力系统、传统系统、车辆制造、维修服务等整车制造和服务能力,聚力发展汽车芯片,重点提升发动机、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涡轮增压器、制动总成、减震器、尾气处理装置等关键零部件质量研发和制造水平。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大力推动纯电动整车制造发展,加快发展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机、电控、系统总成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氢燃料电池核心产品,加大智慧充电桩和移动充电设备等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聚焦车规级芯片、智能感知系统、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自动驾驶算法、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部件)攻关,打造集智能驾驶终端、智能座舱终端、智能通信终端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大终端。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 5 个前沿领域,加快布局发展潜力大、技术要求高、跨领域影响范围广、行业带动力强、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产业,依托重点地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前瞻布局发展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加快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1.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完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做强高端芯片、算力平台、智能终端等关键环节,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元宇宙海量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芯片领域开展高性能云端人工智能芯片、高性能边缘端/终端计算芯片、类脑智能芯片等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关键核心器件研发,重点发展面向行业终端应用的 AIoT 芯片;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建设智能超算中心,加快雪浪算力中心、马山算力岛建设,构建全栈国产化、高性价比的多样化人工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端云结合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终端领域开展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产品研制及产业化,不断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依托江南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安部交科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区块链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大数据处理与深度挖掘、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支持顶尖专家、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来锡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与合作。打造元宇宙综合应用场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区块链、数字孪生等软硬件技术产品,重点突破“AI+车联网”“AI+交通” “AI+医疗”“AI+制造”“AI+金融”等元宇宙海量应用中的关键 AI 技术的研发,在全社会探索和布局数字社交、数字生活、数字制造、数字娱乐、数字资产等元宇宙综合应用场景。推动江苏省人工智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引领区和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2.量子科技。统筹推进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在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等重点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量子计算领域,重点支持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光量子、超导量子等量子计算实现路径的理论、技术及应用探索;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大力推动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建设,重点依托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集聚科研创新人才力量,优先推动量子精密测量等成熟技术产业化;量子通信领域,进一步发挥“京沪干线”无锡节点支撑效能,开展城域量子通信、城际量子通信、卫星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初步形成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积极对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大等大院大所,加快量子科技创新资源导入,建设国家科学高端仪器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量子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

  3.第三代半导体。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特色产线建设等关键环节,突破第三代半导体单晶材料生长、超硬晶体材料切割、抛光以及薄膜材料生长等量产化核心技术,全面提升 4-8英寸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衬底、外延单晶材料产业化能力;开发面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特高压电网、航天航空领域的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高效高速的高端芯片产品;提升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封装、专用装备技术水平,重点攻关面向第三代半导体的特色封装技术,研发并量产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关键装备。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特色产业载体(园区建设,培育引进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含 IDM 企业,打造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高地。

  4.氢能和储能。氢能领域,布局制氢、储运、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发展和示范应用。制氢环节支持发展工业副产氢提纯、水电解制氢、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多种制氢技术路径,储运环节加快发展加氢机、控制阀组、氢气压缩机、储氢装置等关键设备,氢燃料电池环节重点发展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再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推动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氢燃料电池多场景应用研究,推进交通运输、能源、新兴及交叉等领域氢能示范应用。组建无锡市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联盟,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协同平台、同济大学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整车规模化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争创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城市。储能领域,推动构建储能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储能系统与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以及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支持开展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前瞻布局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装备,重点发展电池、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EMS)等储能系统集成和管理关键环节,培育引进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组装生产线(PACK 线,有序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形式储能示范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持国家高端储能产品质检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长三角储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5.深海装备。聚焦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海通信导航(深网)、深海探测作业(深探)等研究方向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打造载人潜器、海洋空间开发装备、深海空间站、海工专用设备、自主化智能控制器与动力系统产业链,推动船载深海作业装备、机电控制设备、深海装备智能集成平台以及海洋环境检测系统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加快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船海洋探测技术产业园、锡山海工装备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东南大学与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联合建设深海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强深海前沿领域人才培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深海装备创新高地。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坚持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主阵地。

  1.明晰特色园区定位。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为原则,鼓励引导各市(县)区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差异化竞合、精准化发力,明确产业主导方向,严格把控入园企业产业方向,坚持项目准入标准,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完善精细化管理和各类保障措施,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集聚度高、核心功能突出、产业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推动重点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发展。鼓励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聚焦各自产业发展特色,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产业更新、企业技改等方式推动传统工业集中区改造提升,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主导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到 2025 年,全市培育认定具有鲜明产业辨识度的特色产业园区不少于 50 个。责任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

  2.完善空间和功能保障。各地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编制详细的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做好空间预留,完善落实整体功能定位、风格控制、生态环境影响、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内容,合理布局产业核心区和拓展功能区,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配置完备电力、燃气、道路、排污、环保等各类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以 5G 为代表的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特性、行业特点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对厂房的个性化需求。深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挤出低效用地,盘活土地存量,保障园区产业核心区建设;加大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力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路径,腾出用地指标,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责任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

  3.强化服务平台支撑。设立专业运营团队,高标准打造招商引资、金融投资、资本运作、管理咨询、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等专业特色队伍,不断优化提升特色产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大力部署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科技咨询、仓储物流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法律、会计、税务、标准、产权、咨询、培训、展示、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园区功能载体的产业承载力和支撑力。〔责任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二)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

  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产业链环节领域,实施强链、延链、补链、造链行动,推动产业链整合和产业要素集聚,塑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劲、地标特征明显的卓越产业链。

  1.打造“3010”产业链培育体系。聚焦“465”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30 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较强协同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打造集成电路、智能传感、车联网、创新药与改良新药、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特钢、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光伏、人工智能等 10 条卓越产业链。加快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推动重点产业链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引育产业链重大项目。聚焦重点产业链短板和关键环节,制定产业链图谱及招商指导目录,为产业链招商提供精准导向。聚焦世界企业 500 强、中国企业 500 强、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特别是掌握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重点央企、行业龙头、上市企业,实行定向招商、专题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超 100 亿元的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总部型、龙头型、平台型产业项目以及投资规模超 10 亿元的产业链核心关键项目,持续推动“强链、补链、延链、造链”,提升集群整体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等领域,制定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方案,高标准构建产业基础体系。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研制一批国内紧缺的关键产品,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推进一批关键材料产业化,推广一批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提高自主供给能力。聚焦高端装备研制,到 2025 年,力争新增市级及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 90 (家。支持企业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实施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每年滚动推进 1000 家以上企业升级改造,到 2025 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60%以上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4.推动质量品牌提升。以重点优势产业链为重点,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知名博览会、高端论坛,创新经贸活动组织形式,不断扩大无锡先进制造业集群品牌影响力,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打响无锡制造品牌,进一步扩大品牌经济在我市制造业中的比重,提高无锡制造美誉度。大力推进标准化+”先进制造行动,增强高质量标准供给能力,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新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内标准,抢占技术竞争话语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

  强化企业发展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产业生态头部企业、细分领域优势企业、科创型中小企业、初创型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发展体系。

  1.培育领军型龙头企业。深入开展“百企引航”行动,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培育 20 家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影响力达到或接近世界级水平的领军型、平台型企业,推动更多企业进入中国 500 强乃至世界 500 强。支持龙头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培育 100 家以上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支持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高端并购、资源整合,引导支持企业创新升级、技术升级、信息化升级、绿色升级以及管理升级。到 2025 年,集群领域营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0 家以上,新增中国500 强企业5 家以上,打造世界 500 强企业力争实现突破性进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壮大细分领域骨干企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着力打造专注细分市场、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建立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分类评价体系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分级滚动培育机制,鼓励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引导企业传承“工匠精神”,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瞄准前沿关键技术、战略支撑技术、终端消费革新等开展定向创新,提高细分领域掌控力和话语权。用好用活产业投资基金、上市融资等各类金融工具,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专业咨询、共享实验室、共享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赋能初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 2025 年,集群领域内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 15 家以上,A 股上市企业突破 120 家,争创 200 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新增 4000 家、1500 家和 200 家,每年小微企业进规模不少于 500 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链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以整机、成套设备、终端产品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布产品需求、技术指标等信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信息联通、订单共享、产能对接、品牌共建、高效协作,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搭建用好“锡配网”等企业协作配套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供需信息发布、智能匹配推送、产业链公共信息共享等功能,破解企业间存在的“信息孤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等产融合作活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实施协同创新提升工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科创载体、新型研发机构、战略性创新平台、企业研发机构全面布局,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1.建设高水平科创载体。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引领,聚焦主导产业发展与创新功能区建设,新建和提升一批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态类型多样化、管理运营专业化、产业领域特色化、资源配置国际化为鲜明导向的新型科创载体。到 2025 年,全市新增 800 万平方米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新建 200 家市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提质发展企业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高水平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至 2025 年累计达到 4000 以上。成立无锡产业创新研究院,体系化布局建设 50 家以上符合区域创新布局和产业发展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产业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集聚等服务水平,形成每个重点产业领域均有新型研发机构提供支撑的良好格局。在集群重点领域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10 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鼓励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深入排查确定集群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择优遴选实施主体,综合运用竞争择优、“揭榜挂帅”、 “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采取事前持续支持、事后奖励补助等形式,持续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应用和服务升级,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前提下,优先采购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及关键零部件、专精特新等自主新产品。每年认定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推广计划,支持集群企业供需对接、新产品互采互用,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到 2025 年,在重点产业集群领域完成 300 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研发项目,培育认定 500 个以上新技术新产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小试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依托无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无锡分中心等机构,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完善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建立覆盖全产业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利益分配、股权激励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带动技术研发及产品迭代升级。到 2025 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 600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积极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业各领域融合渗透,聚焦产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提升数字采集和集成应用能力,促进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融合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水平,打造一批标志性数字化应用场景。坚持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网络化推广、智能化示范并行推进,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围绕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等场景,围绕咨询诊断、设备上云、应用上云、企业上云、深度改造、产业协同、效益评估等关键环节构建服务体系,推动更多企业业务和设备等上云上平台,赋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每年完成 3000 家以上企业“数字画像”诊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 200 个,到 2025 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累计达 10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建管中心,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加快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于企业研发、生产、管理等过程,构建集资源库、先进数字化工具、虚拟仿真环境等于一体的协同研发体系,实现产品创新和协作研发,提升生产线智能控制、生产现场优化等能力。扩大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应用规模,重点支持软件的集成应用。推动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资力度,每年滚动推进 100 个智能化建设重点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设备综合应用效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研发生产周期、运营成本、不良品率和单位产品综合成本。加快打造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到 2025 年,全市智能制造标杆累计达 6000 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加速绿色化提升。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以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增强碳汇能力。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围绕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生产装备绿色化,分业分类分层开展绿色化诊断,带动企业加大绿色化改造投资力度,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系统提升工厂、产品和供应链绿色化发展水平。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减少物料、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进“互联网+节能”“互联网+环保融合发展,针对园区产业特点、生产废水特征等,积极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快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推动工业园区 2025 年底前全部配套专业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示范建设,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每年实施节能改造项目 60 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4.促进服务化融合。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推广服务型制造模式,强化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引导集群制造企业以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为目标,重点开展提供研发设计、故障诊断、检测、维护、保养等产业链延伸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系统集成等方面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制造服务供给主体,持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创新多种形式“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每年新增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1 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8 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实施开放合作促进工程

  抢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机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和区域合作交流,持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1.加强区域合作交流。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跨国、跨省市、跨产业链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产业创新合作,创新跨省市合作机制模式,加强产业对接交流,密切加强与重点央企、头部企业对接,组织赴重点地区开展产业推介和供应链对接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深化产业创新协同。编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图谱,梳理产业链及产品技术薄弱环节,根据技术短板需求招引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锡设立高质量创新研发平台。积极对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技术合作交流。鼓励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际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领域的合作。鼓励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进行全球化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资源配置、融资服务和市场营销。充分发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未来生命健康大会、国际设计博览会、新能源大会等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大竞争力的产业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推动国际技术合作。充分发挥集群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加大重点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建立市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经理)人,鼓励海内外人才来锡实施技术转移。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融入集群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引导和支持各地区加大高端外资研发机构引进力度,鼓励跨国公司与市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加强对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完善重点产业集群链长制服务联系机制,建立一个产业集群、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的工作模式。强化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上的使命担当,更好地发挥市属国企作为我市地标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先行军作用。各地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强化市、市(县)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强工作推进。推动各产业集群梳理形成重点培育企业、重点产业项目、重要科创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等四个清单制定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两个目录,每个产业建立健全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一个产业规划、一类特色园区、一批促进机构、一只产业基金、一个政策工具包、一个品牌活动,全面精准高效推动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强政策支持。聚焦“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各类专项资金,重点对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高水平创新平台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太湖人才计划政策,积极引育各类人才,对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团队和高端人才,研究设立更有获得感的支持政策;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开展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加强要素保障。加大土地保障力度,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用好产业用地绩效评价管理机制,通过收储整备、改造更新、盘活处置、增容提质等多种路径,优化产业空间供给,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预留土地空间;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机制,聚焦“465”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安排不少于 50 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空间规模、用地指标优先向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项目倾斜,确保好产业有空间、好项目能落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实施金融产品和服务集成创新;引导设立重点产业投资发展基金,不断完善涵盖天使、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产业、并购、股权转受让基金(S 基金)的全链条股权投资体系,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支撑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对具有产业引领掌控力的龙头项目、产业链核心环节重大项目,采用一事一议方式,按有关规定对其用地指标、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优先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加强监测考核。建立“465”现代产业统计体系,完善统计、工信、商务、税务等职能部门联动协同的产业集群统计监测机制,定期发布重点产业集群统计信息,动态分析评估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和核心指标趋势变化,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考核机制,分解落实“465”产业体系各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任务,将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定期通报产业链发展情况和“链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强化督促指导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切实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附件:1.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2022—2025 年)

             3.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目录

  附件 1

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杜小刚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建军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周文栋     副市长

      员:陈寿     市政府秘书

                               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

                      张映雪     市委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亚萍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

                      张千山     市政府副秘书长

                      彭红宇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林茂松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

                      蔡文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

                      曹文彬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宋新春     市教育局局长

                      赵建     市科技局局

                      冯爱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

                      周立军     市民政局局长

                      赵    鞠     市财政局局长

                      席永清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

                                 市商务局局长

                      张建       市国资委主

                      蒋群联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

                      周建辉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邢益新       市统计局局长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

                                 无锡税务局局长

                                 市贸促会会

                      刘耀庭       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行长

                                 无锡银保监分局局长

                      蔡家       无锡海关关

                                 无锡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市国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玉海       市交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姚志勇       市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无锡供电公司总经理

                                 江阴市市长

                      胡小       宜兴市市

                      周子川       梁溪区区长

                      顾文浩       锡山区区长

                                 惠山区代区长

                                 滨湖区区长

                      章金伟       新吴区区长

                      杨建平       无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各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

  领导小组办公室:周文栋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文彬、赵建平、冯爱东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成员单位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统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新能源、氢能和储能等 2 个产业集群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分别组建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 2 个产业集群由市科技局牵头,分别组建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深海装备等 11 个产业集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分别组建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