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 链现代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 产业体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 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 力,以壮大“链主”、强化招商、优化布局为抓手,深入推进 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聚力打造晶硅光伏、动力电 池等5条规模较大、龙头突出的地标性产业链,着力发展石油 机械、化学药、车联网、粮油果蔬加工等8条发展特色显著、 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培育突破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等 10条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潜力产业链,进一 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做大产业规 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勇当 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坚 实产业支撑。
二、 发展目标
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一批具有 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链从“零 散”到“链式”的突破,从“链式”到“集群”的提升。到2025 年,重点产业链创新能力、协同发展能力、智能化水平明显提 升,产业链规模效应日益显现、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打造一批 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竞争 力、创新力、控制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一) 规模实力持续扩张。到2025年,23条产业链全部 超百亿元,销售规模超80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70%。 不锈钢、晶硅光伏、动力电池3条产业链规模超千亿级,风电 装备、精密结构件2条产业链超500亿。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 较强竞争力、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头部企业,晶硅光伏、风电 装备力争60%的头部企业落户盐城,电池片、组件出货量占全 国比重超过10%,动力电池产能力争突破2OOGWho超百亿企 业(集团)达到10家,超50亿企业15家,超10亿元企业80 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格局。
(二)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23条产业链力争 实现国家级研发平台全覆盖,每条产业链建成一个研究院、一 个专业孵化器、一个技术创新联盟,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 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5%,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00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达到
100家,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100个。开展重点产业链研发攻 关项目100项以上,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三) 数字智造成为新动能。到2025年,23条产业链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行,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 等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智能车间 100家,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20家,星级上云 企业1000家,实现30万台生产设备联网上云,重点产业链企 业智能化水平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四) 产业链品牌影响显著提升。切实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到2025年,每条产业链拥有1个以上国家级品牌,培育一批 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标性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国高品质不锈钢及制品生产制造基 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级环保装备产 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新创建国家级新型 工业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5个。按照链 式整合、集群带动原则,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 重点园区,力争国家级园区突破1000亿元,省级园区突破500 亿元,市级以上园区全部打造成百亿级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领导机制
强化产业链责任分工。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 链制度,每条产业链明确一名市领导联系挂钩,牵头推进产业 链培育工作。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由一个市级部门牵头,建 立“部门+地区+专家+机构+企业”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招 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组织推进等工作。每条产业链 梳理发展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和提升目标,按照工作项目化、 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标准推进工作。
建立健全“八个一”推进机制。每条产业链明确一个 挂钩联系市领导,制定一批扶持政策,梳理一批产业链“链主”、 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绘制一条产业链图谱,建立一张产业链 招商清单,落实一批产业链发展载体,培育一批创新平台,建 立一批产业链专业化专家智库,形成产业链工作全方位推进保 障机制。
(二)实施产业链企业培育行动
1.推进产业链重点企业梯队培育。按照“链主”企业、 重点节点骨干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三类对象,滚动建立重点企 业培育库,形成“一企一策”工作台账,着力培育一批投入产 出高、规模效益好、运行质态优的重点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 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强链补链扩链,提高产业链垂 直整合度。实施“星企引航”计划和“高升规”行动,支持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上市挂牌融资,每年培育20家 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掌握关 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企业。
2.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优化产业配套半径,鼓励中小微企业围绕大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促 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链主”企业根据自身关键原材 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需求形成主要配套产品需求清单; 全面摸排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 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促进配套合作。推动“制造+服 务”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服务企业,为制造业企业 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生产性服务。组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 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3.以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链加快发展。建立项目建设全周 期服务机制,支持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每条产业链每年 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组织实施 3-5个补短板、强弱项的强基项目,实现大项目带动、大中小 企业配套、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迈向中 高端。
(三)实施产业链招商引智行动
围绕产业链条精准招商。针对23条产业链发展关键、 薄弱和缺少环节,研究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制定各 产业链可招引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清单和配套企业清单,实 施挂图作战、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围绕现有“链主”、 上下游、产供销企业进行定向招商,依托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 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环保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引进一批技术 先进、竞争力强的新的“链主”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紧盯产 业链细分领域和关键节点,突破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打通 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加快形成由点到面的集群效益。
创新服务引智招商。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产业链人才 引进培育机制,充分依托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加快引进一批产 业创新团队、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产业 链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每年组织产业链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赴 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培训学习,邀请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家、 专家教授来我市授课,组织与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对接交流, 促进企业家在发展理念上提升,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上接 轨。
(四)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行动
加快研发机构产业链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 心技术需求,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 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力争重点产业链实 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全部创成省 级以上研发机构。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实 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 合。
促进企业技术协同攻关。引导产业链重点企业引领产 业创新突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协同攻关 等新模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突破一批高端装备、 核心零部件瓶颈制约。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开展协同创新,构建新型创新合作 机制。支持研发服务机构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技术 指导、研发支持、检验检测、运营管理等服务,促进企业创新 发展。
(五)实施产业链能力升级行动
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实施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三 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链高质量发 展的切入口,坚持诊断先行、标杆引领、服务精准,聚焦智能 装备应用、设备互联互通、生产实时调度、智能物流仓储等重 点领域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网联协同制造、个性化 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实施星企上云计划,着力引导企 业业务上云上平台,每条产业链建设1-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力争“十四五”末,23条产业链亿元以上企业全部实现数字化 转型和智能化改造。
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工程。按照“一链一平台”建 设思路,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第三方机构 等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 造、协同配送等应用。面向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业电子商务平台, 促进工业电商平台与工业企业全面对接,支持超级虚拟工厂建 设,实现企业“云供应、云生产、云销售”,到2025年,累计 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平台10个。
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载体。按照链式招商、集群布局、 生态发展的原则,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 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要素保障和载体支撑能力,完善 精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政策;每条重点产业链打造3.5个重 点产业园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实现集约集聚发展,构建 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依托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新型 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创一批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 示范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领导。将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调整升 格为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负 责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培育中的重 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产 业链培育的组织推进。
(二) 建立工作制度。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产业链培育进 展情况汇报。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和产业链工 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统筹调度各种资源,协调推进产业链发 展工作计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重 大事项。挂钩市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产业 链运行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 小组办公室每季度通报产业链培育情况。
(三) 加大政策支持。重点研究细化支持产业链发展政策 包,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 产业链汇聚。发挥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2022 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链培育发展,以后视重 点产业链发展情况适当增加专项资金规模,实施细则由市工信 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强 对23条产业链的投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支持合力,促进产 业链和政策链相互支撑。
(四) 加强要素保障。引导要素资源集聚,着力保障产业 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创新金融支持模式,重点保 障产业链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培活动,努力构建产业链人才优势。强 化技术支撑,培育引进公共服务机构,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 加强土地、用工以及水电气热等要素保障。
(五) 构建支撑体系。各产业链工作专班由牵头部门主要 领导负责,建立“一条产业链、一位部门领导、一个牵头处室、 一套工作方案”运行机制,整合骨干企业、智库专家、产业园 区等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协同、条线上下协作、各 类机构协力的日常支撑服务机制,协助挂钩联系市领导统筹抓 好推进落实工作。
(六) 强化考核引导。将产业链培育工作纳入市委、市政 府对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的高质量考核体系,围绕 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工作机制、工作内容,研究制定考核指 标体系,建立培育进展逐级统计和定期报送制度。深入总结市 领导联系挂钩重点产业链、产业链工作等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营造工作推进氛围。
附件:1.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
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目标情况表
各地参加和共同推进的产业链及招商主攻方向
2022年全市产业链项目招引任务分解表
产业链专班重点工作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