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说“中国式现代化”】陈庆平:带着“四敢”闯非洲
陈庆平是第一个在纳米比亚开游艇公司的中国人,从白手起家到投身旅游业借势发展,生动诠释了苏商企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内涵。
现任纳米比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中纳纺织品实业公司董事长陈庆平说:“我走出去的时候三十几岁,清楚记得走出去的时候自己的样子、家乡的样子。每一次回来我都发现这里的变化真的很大。通过发展大会这个平台,所有在外的江苏人时不时回来看一看,心中肯定是一种骄傲、一种激动。”
出生于镇江的陈庆平因为工作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只身前往纳米比亚,就此发现商机。自小受身边苏商的影响,能吃苦、敢闯荡的他,选择留在当地发展。从帮别人搬砖开始,他一步步奋斗,开工厂、做批发⋯⋯
2006年,他如愿在当地开了三家商场,让家乡江苏的纺织日用品走进纳米比亚老百姓生活:“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出差不多300个大柜的纺织品,主要是我们江苏生产的这些轻纺产品。”
2013年,陈庆平开始寻求转型,一番考察后最终决定进军游艇产业。面对纳米比亚总共只有5张游艇业务经营许可证,且全部由德国人持有的现实,苏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让陈庆平充满“斗志”。
为了进入市场,他不辞辛劳挨家谈合作。直至2016年,正式接管阳帆游艇公司,陈庆平成为在纳米比亚开游艇公司的第一个中国人:“在这中间也经历了市场的不熟、摸不到门路等很多困难,我们也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案。后来我们发现中西方不同的客群有不同的喜好,比如中国的游客喜欢有船舱的游艇,欧洲的游客更喜欢开放的吧台式游艇。我们家里有3条不同形式的游船,可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一年也能接待差不多2万多游客。”
经过多年发展,阳帆游艇公司越做越精,业务直线上升。如今,花甲之年的陈庆平欣然赴约参加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他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推动家乡与纳米比亚更多经贸交流合作:“因为纳米比亚缺乏制造业,日常用品99%的都是依赖于进口。我家乡的产业,比如说像丹阳的眼镜、汽车配件和一些新能源这个产业可以走出去。我会做好他们的法律咨询,当地的政策、风土人情、习惯等方面的了解,大家一起共同出力,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陈庆平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我理解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很多的国情和世界其他的国家不一样,结合自己的国情搞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包括人文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现代化,现代化不是一个光说说的现代化,进一步的改进就是现代化的开始,我尽我所能地促进中纳之间的友谊、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以及怎么样把中国的产品推出去,为家乡做一些事情。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王雨竹 陈超 何斐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