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记者/周诗婕)
初冬的南京泛着寒意,紫金大剧院里咿咿呀呀地放着旧旧的曲。
坐在剧院的长椅上,我等着“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的柳梦梅。
没有粉面、没有水袖,利落的三七开、敞开的外套、修身的牛仔裤——剧中走出来的俞玖林和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没什么不一样。果然是他曾在戏外的自白,“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
不过,站在聚光灯下一开口,巾生的功底就出来了。
“我是苏州昆剧院巾生演员俞玖林”。他站姿笔直,眼光含笑,启口轻圆。
俞玖林,工小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项——第23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师从岳美缇、石小梅,2003年拜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为师。他表演细腻、潇洒,有书卷气。代表作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西厢记》和苏剧《花魁戏》等大戏,以及《牧羊记·望乡》《长生殿·惊变》《古花魁·湖楼》等经典折子戏。此次紫金京昆艺术节,《白罗衫》将首次在南京亮相。
前世巾生: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作为一名昆曲演员,俞玖林称得上幸运。
没有家学没有童子功,16岁的俞玖林几乎是误打误撞进入昆曲。
初中毕业前,艺校来学校招人学昆曲,看形象、听音准、三四试之后,他被老师挑中,懵懵懂懂地入了行。
戏曲界一向论资排辈,年轻人无缘大戏,小辈得到大师手把手指教也是奢望。
但22岁的俞玖林偏偏遇上了“昆曲义工”白先勇。
白先勇希望能有青年演员示范昆曲演出,认定俞玖林就是戏里面走出来的柳梦梅,并帮助他拜汪世瑜做老师。
这段经历至今让俞玖林觉得仿佛做梦,“读艺校的时候,汪老师曾到学校来过。从未想过有可能得到他的亲手点拨。当时想,如此遥远的大师怎么可能指导一个年轻学员?”
“不过,当时我那么青涩,教起来应该很累吧”。他低头笑。
师从汪世瑜、岳美缇、石小梅,提起这些经历,俞玖林仍倍觉感激。“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他们,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但谈及对人生影响最大的老师,他坦言:白先勇。
白先勇改变了整个昆曲界“论资排辈”的生态;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演活了昆曲,也改变了俞玖林。
北大学生曾盛赞,“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看过青春版《牡丹亭》,一种没有”。
人们感动于那情不知所起的一往而深,也记住了温柔而英气的俞玖林式柳梦梅。
至今,《牡丹亭》仍旧是俞玖林最喜欢的戏目,“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也是他最偏爱的唱词。
俞玖林感慨道,“当年白老师说,‘这段词你们现在没有感悟,以后就懂了’。现在我懂了。每个人都会有青春,都会有开得最艳最盛的时候,但也会凋谢”。
不过,也许那段没懂的唱词正好成就了举重若轻的表演。“汤显祖的词是49岁写的,有时光已逝的沧桑。但柳梦梅正当盛年,他吟唱的是最好年华的不经意”。
从2004年台北国家大剧院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以来,12年弹指一瞬。
但俞玖林仍在推敲着柳梦梅的表演,“我喜欢的是那种...具有历史感却又不经意的表达。情绪在词里,大家都懂。浓墨重彩地演,过了。那种一丝一缕的情愫,最抓人心吧”。他沉吟道。
12年巾生若梦,俞玖林成就了温柔英气的柳梦梅,开朗主动的潘必正。但现在,他想改变。
在昆曲中,巾生和官生很像人生的不同阶段。巾生单纯、不谙世事,在最好的年纪谈恋爱;而官生则更加现实,必须直面命运和冲突。
这也正是俞玖林想要拓宽戏路的原因。“《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玉簪记》中的潘必正都是才子佳人爱情戏,形象气质是必备,表演相对比较浅;而《白罗衫》中的徐继祖则在人生变故中挣扎、冲突、左右摆定,在表演上更难把握”。
演艺见长:我想把完整的人演出来
这样难以把握而极具挑战的表演,也使得《白罗衫》在首演后好评不断。
当代诗词名家叶嘉莹教授在看完演出后,连称非常好,93岁高龄的老人一定坚持要到后台“鼓励一下他(主演俞玖林)”,并特意题词:剧本改者有拓旧开新之创意,喜见俞玖林演艺之成长。
谈到叶老的评价,俞玖林摆摆手羞涩地笑了。但这一评价可谓贴切。
新版《白罗衫》担得起拓旧开新。亲生父母为养父所害十八年为奴,养父十八年来养子含辛茹苦——原版中坚持善恶相报,斩首养父,阖家团圆;而新版中却情战胜理,理战胜法,恩仇难断。“新版《白罗衫》挖掘得更深,它想探讨人性的复杂。而我,想把完整的人演出来”。俞玖林道。“按照现代人的意识,亲生父母只是血缘,而养父却有十八年的维系和依恋。人的情感不可能说斩就斩。我还想演父子间的彼此救赎”。
从才子佳人到“希腊式悲剧”——演艺见长亦不负评价。
大段的官生功,全场到结束行腔圆润,气息下沉。惊讶的拍案、悲恸的颤抖、绝望的跪倒,倾注感情的动作也令人动容。
对于徐继祖,俞玖林有情结。首演后,俞玖林曾感慨道,”我在舞台上突然深深地悟到了徐继祖对真相‘有第六感,却实在无法直面’的那种感觉。那一刻,我既是徐继祖,我又不是徐继祖,我为冥冥之中的徐继祖一哭!”
这样的徐继祖令俞玖林反复琢磨,“我常常和编剧张淑香讨论徐继祖。他是我舍不下的角色,常常有越演越想演的感觉”。
“我常常想,到底应该怎么样呢?我在戏内是不知未来的徐继祖,我在戏外是知晓戏份的俞玖林,可我还是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却有留白的思考也许是这部剧最动人的地方。
“最近很多观众也会来和我讨论情节。能在看完剧后思考,也是这部剧成功的地方吧”。他沉吟着说。
从巾生到官生,并不是俞玖林的全部追求——“昆曲从前是职业,现在是事业”,他有更远的目标。
昆曲是事业: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2014年,俞玖林在昆山巴城镇成立了俞玖林工作室。谈及缘由,他说,“一来我的家乡就是昆曲的发源地;二来这也是我由来以久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推介昆曲,也希望演员间有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目前,工作室已经开办了多场昆曲讲座和交流会。对于如何传承和推介昆曲,俞玖林也有自己的想法。
“昆曲的传承,既是演员的传承也是观众的传承。作为演员,当务之急就是把老师最经典的折子戏,最精华的表演,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这是昆曲最主体的部分。那么如何实现年轻观众的传承呢?我觉得是要在昆剧的包装上做各种尝试。比如,着重考虑色彩、灯光、服装等运用,将其与现代人的审美衔接起来,让昆曲更有生命力”。
剧透一下——《白罗衫》中的布景、服装真的非常美。水墨画、水磨腔,那是婉转的江南梦。
紫金大戏院《白罗衫》演出照
紫金大戏院《白罗衫》演出照 (《白罗衫》剧组提供)
紫金大戏院《白罗衫》演出照(《白罗衫》剧组提供)
访谈毕,俞玖林再次做回“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手插在衣兜里大步流星地离开。
他,是舞台中心的徐继祖。他,是俞玖林。
俞玖林对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看法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艺术节。京昆艺术群英会给专业演员搭建了一个大平台,让全国最优秀的昆剧团和京剧团齐聚一堂,是一次很棒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90哥说给90后小粉丝的话
“年轻人要追求个性。但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尺度,从人性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