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洪在展示鱼获。邱骏供图
感动泰州人物
□本报记者 邱骏
姜宗洪是兴化市沙沟镇“姜五渔行”的老板,他向周边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带领大家一起富;捐助困难群体和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开了全镇第一家渔行
今年56岁的姜宗洪曾经当过兵,退伍后分到镇粮管所工作。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发现一个问题:沙沟水资源丰富,除了种田外,搞养殖业的非常多。但信息不灵通,销售渠道有限,大多养殖户又都选择在年底清塘,鱼大量涌入市场,造成价低滞销。
有生意头脑的姜宗洪就想开个渔行,帮助养殖户把鱼销掉,自己也能有个“小事业”。1991年,姜宗洪下海开了全镇第一家渔行。
姜宗洪说,当时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普及,市场都是靠自己的双腿跑出来的。他一开始将市场锁定在安徽合肥、马鞍山等城市,因为那里是工业城市,当地的淡水鱼都是从湖北运过去的冷冻白鲢,不新鲜。
“我可以给市场提供活的淡水鱼。”姜宗洪就这样一家一家找合作的经销商,1993年,他终于在当地打开了市场,彻底改变了当地人吃死鱼的历史。
经过几年的努力,姜宗洪不但把鱼市场扩展到了全国各地,还跟外国人做起了生意。他经营的各类水产品不仅销售到沿海大中城市,而且跨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自掏腰包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
为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姜宗洪自掏腰包,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100多人。同时,他还及时向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帮助无偿维修生产设备等。
48岁的王美忠是兴化市沙沟镇的一位养殖户,一直跟姜宗洪合作。
“鱼生病了没主意的时候,找姜老板就能解决了。”王美忠说,有一次,他养的鱼得了出血病和大红鳃,正一筹莫展时,他想到了姜宗洪。姜宗洪听闻后,立即请了渔业专业人员到现场察看,并拿出治疗方案,减少了损失。
信任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从养鱼到现在,王美忠都是跟姜宗洪合作,鱼从来没供给第二家。
跟姜宗洪合作的养殖户有100多户,遍布周边十多个乡镇,基本都受过姜宗洪的帮助。一位养殖专业户承包了1500亩鱼塘,由于遭受水灾血本无归,姜宗洪主动拿出50万元给予资金扶持,使其脱离困境;沙沟镇一姓孔的职工下岗后,搞水产养殖亏得倾家荡产,产生寻死的念头。姜宗洪登门劝导,主动借钱给他做本,帮他走出困境。
资助十多户困难家庭
姜宗洪不但帮助跟他合作的养殖户,对困难群体也给予无私的关爱。用姜宗洪的话说就是“见不得人受苦”。
汶川、玉树发生地震后,姜宗洪主动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分别捐款5000元。集镇一位特困户常年疾病缠身,生活非常困难,逢年过节姜宗洪都要登门探望,送去一份温暖。集镇无业人员、农村特困家庭有十多户,都先后得到过姜宗洪的资助。2016年春节前夕,姜宗洪拿出3000多元购买大米、食油,在居委会主任陪同下分别送到困难户家中。
姜宗洪还曾多次主动到沙沟中心小学资助16名下岗职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先后捐款16000多元,帮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沙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众多的古迹遗存,特别是沙沟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走灯会,姜宗洪也为其恢复出了一份力。沙沟镇原文化站站长武成英说,2012年,沙沟恢复失传60年的大型传统彩妆游走灯会,姜宗洪主动捐款10000元,同时号召其他人捐款,为弘扬古镇民俗文化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