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开启苏州“新工业革命”

2017年03月15日 11:03:58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新浒工业园内,一幢新建的厂房即将投入使用。在苏州,厂房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幢厂房有些特别——它的白色外墙上挂着醒目的黑色大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这里,机器人将彻底取代流水线上的工人。

  与此同时,吴江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鼓励区内企业实施自动化生产技术改造,对企业的“机器换人”项目,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补贴。

  这两个消息传递着同一个信号:苏州制造”正在加快转向“苏州“智造”。

  1760年代,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现在,以机器人为先锋的智能制造,正在开启苏州的“新工业革命”。

  “无人工厂”:机器人执行生产全流程

  浒墅关的这座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是苏州首批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之一,也是江苏省3C行业中的第一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隶属于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胜利精密牵头,富强科技、华中数控、爱普工华等8家协作单位协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项目的实施。

  日前,胜利精密全资子公司富强科技的副总经理汪鹏带领记者参观了这座厂房。仓储区是“无人”流程的第一步,在这里,一个大功率搬运机器人把原材料搬上堆垛机,堆垛机再把原材料送到指定的仓储位置;当生产线需要原材料时,会自动向堆垛机发出指令,堆垛机根据指令把相应的原材料取出交给自动运输车,自动运输车随即将原材料送到相应的生产线。在生产线的起点,一台搬运机器人把原材料从自动运输车上取下来,交给身边的第一台生产机器人,第一台生产机器人做完自己的工序后,再交给下一台生产机器人……所有的加工工序完成后,产品进入自动质检机,检验合格后,再由搬运机器人打包并搬上自动运输车,自动运输车再回到仓储区,堆垛机把成品送到指定的仓储位置。

  站在半空参观廊道上,只见黄色的自动运输车沿着磁性轨道往来穿梭,生产线上的蓝色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忙个不停——从原材料到成品,这里所有的生产流程都由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执行。

  汪鹏告诉记者,这座厂房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20条生产线、106台机器人,“机器人不仅不会劳累,从理论上讲还能保证产品质量100%在线控制和可追溯,因为自动质检系统一旦发现有产品的相关参数接近不合格临界值,就会自动追溯该产品的加工流程,告诉相关的生产机器人哪里出了问题、该怎么修正。这一点,在人工生产流水线上是不可能的。”

  在这座“无人工厂”里,人们看得见的是不知疲倦、高效精准的机器人,看不见的是庞大的信息化系统。汪鹏介绍,该厂房里应用了目前最全面的工业自动化信息系统,包括工艺模拟系统、高级生产计划系统、产品寿命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这些系统不停地采集数据并汇总反馈给控制室,控制室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效率和质量。

  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对该厂房里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预计本月内有两条生产线可以试运行。汪鹏说,将来,这座厂房可以实现车间现场彻底“无人化”,技术人员在控制室里对机器人进行远程监控,现场出现故障也可以远程诊断干预,“除非机器人‘罢工’,别的基本上不需要有人在场。”

  科幻片场景成真: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浒墅关开发区的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里,正上演着以前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面——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2015年7月,我们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川崎精密机器人部部长荒砂等介绍,川崎精密目前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搬运机器人、通用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等三大类,共10多个品种。公司的展厅里站着一台“变形金刚”似的大家伙,它是川崎精密目前所生产的力气最大的搬运机器人,每3.3秒就能搬运一次700公斤的物体,据说有些建材厂家用它来搬砖头。

  川崎精密机器人车间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里面的“劳动力”是20台生产机器人,它们如果开足马力,一年能生产5000个自己的“兄弟”。

  除了20台生产机器人,车间里还有18个工人,他们并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其主要工作是管理、监督、维保生产机器人。

  韩江伟和徐宏伟是机器人车间里18个工人中的两个,他们以前都是川崎精密的基层一线操作工,但现在机器人成了他们的“部下”“,手下有20个兵,在其他企业里抵得上一个课长呢,”徐宏伟开玩笑地说。

  转型升级和用工难题倒逼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胜利精密副总裁章海龙说。

  章海龙介绍,胜利精密在发展历程中不停地转型升级,从冲压模具起家,发展到平板电视金属、塑胶结构件的全国前三;进而进军光学玻璃镀膜、笔记本电脑结构件,目前已成为国内笔记本结构件的第一大生产商;接着又拓展到笔记本显示屏的组装,和联想、三星合作开发笔记本整机机型……“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我们的产品越来越精密,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人工+流水线’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所以,我们转向智能制造。”

  胜利精密转向智能制造还有另一个原因——用工压力和人力成本。胜利精密苏州工厂的人力资源总监丁娟坦言,每年她至少有一半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让她焦虑的是一线操作工的紧缺,工人最紧缺的时候,公司的产能要下降40%左右;而目前一线操作工月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税前5500元。

  枫桥人力资源产业园负责人徐萍告诉记者,近年来,苏州面临的“用工荒”逐年加剧,“现在,一年中大概只有春节后的两个月里能保证用工供需平衡。”徐萍介绍,10月份到春节前是“用工荒”最严重的时段,企业要招一名职工,要支付2000-3000元的中介费,“12月下旬,只做一个月的寒假工,中介费就高达2000元/人。最极端的时候,一个工人的中介费竟突破5000元。”

  “用工荒”严重困扰着苏州企业。据悉,高新区一家大型电子企业集团每个月10号发工资,11号就会有大批工人离职,据统计,该集团职工月流动量6500人左右。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用工荒”有时可能是致命的——全年下半年,一家企业接到了一笔订单,需要增加100名工人,但没有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能找到这么多人,最后,该企业被迫放弃了订单。

  “用工荒”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徐萍说,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崛起,吸引大批务工者回流。

  徐萍所在的人力资源企业群里,有一条信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条信息由安徽的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发布,招聘年龄放宽到了40岁,“临时身份证即可,底薪1550元/月(注:苏州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月),餐补390元/月,住宿环境好,水电免费……”这条信息中最令徐萍焦虑的一句话是“苏州免费发车”,“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从苏州‘抢人’。”

  减员增效,企业尝到智能制造的甜头

  “‘机器换人’的奖励政策2015年就出台了,今年调整后重新发布。”吴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肖明华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来,“机器换人”的效果很明显。

  肖明华介绍,和苏州其他地区一样,吴江开发区的企业多年来采取“流水线+操作工”的生产模式,但近年来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而工人也越来越难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差,面对这种情况,吴江区和吴江开发区大力鼓励企业实施自动化改造,“吴江开发区每年从财政拿出5000万元,对上年度区内企业实施的‘机器换人’项目予以补助,区里也有贴息政策,两个政策叠加,工业机器人项目实际享受的设备金额补助比例在13%以上,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实际享受的设备金额补助比例接近10%。”

  去年,吴江开发区企业的“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共有40个,总投资20.8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4.24亿元,开发区财政补贴2555万元。肖明华介绍了几个“机器换人”的成功案例:中达集团在生产中导入SCARA工业机器人,在职员工从最高峰的3.4万人下降到2.4万人,产能反倒提升近3倍;瑞仪光电近三年来投资5.2亿余元用于智能化技术改造,公司一线员工从最高峰的11153人下降到7954人,产能反倒提升了30%……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没有工人的“黑灯车间”。

  据统计,目前吴江开发区共有工业机器人2801台(套),占全吴江区的80%以上,开发区企业员工人数从高峰期的23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9.6万人,但经济规模仍持续增长,2016年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1435亿元,同比增长8.3%。

  机器“换人”?其实它们是“解放者”

  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机器换人”的说法经常被提及,对此有人产生担忧:机器人会不会抢了人的饭碗?

  在川崎精密机器人“工头”韩江伟看来,机器人不仅没有抢了他的饭碗,反而将他“解放”了。拥有大专学历的韩江伟,原本是川崎精密的一名配料员,“每天的工作内容都一样,把原材料搬来搬去,一点创造性都没有,说实话,几年干下来,我已经麻木了,觉得自己跟机器人没啥区别。”后来,搬运机器人取代了韩江伟的工作,他被公司派到川崎天津分公司学习,学成归来后,他成了一名生产机器人维保人员,现在韩江伟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都不一样,“很有挑战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岗位才能体现人的价值。”据悉,韩江伟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20%以上。

  川崎精密机器人部部长荒砂等表示,川崎的理念是“人机合作”,那些繁重的、机械的、危险的工作由机器人来做,工人去做适合人类做的工作。

  胜利精密副总裁章海龙持同样观点。他认为,智能制造不仅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推动了产业工人的转型升级,今后,大批的产业工人将转化为技术员和工程师。

  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工人被机器“替换”了,那么,这些工人是否面临失业?肖明华认为,被机器“替换”的工人不会失业,一方面,他们可以改行从事三产服务业;另一方面,在新兴的制造业集聚区,他们仍是“香饽饽”。智能制造是高度柔性与集成方式达成人机一体化。机器在进步,与之合作的人也要适时升级。人与机器最终不是简单的“替换关系”,而是非常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记者 高戬)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