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

2017年03月15日 11:35:02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月13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务院正式授牌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

  “深入掌握高新区的内涵和特质,紧扣国家级高新区身份,牢牢抓住产业、创新、科技等核心内容,紧扣主导产业,加快各类平台、孵化中心等建设”区委书记刘泽宇表示。2013年以来,淮安高新区坚持“以升促建”,通过严格招引项目、重抓转型升级、促进创业孵化,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重要集聚地、科技创新带动重要发展级和高新技术产值重要增长极。

  严格招引打基础

  3月6日,笔者在德瑞加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看到,一台崭新的龙门导轨模床已经完成调试正在进行部件加工。“我们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国内航天航空尖端零部件加工,在技术先进性和质量可靠性上处于同行业绝对领先地位”,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说。据了解,德瑞加项目是淮安高新区新置换项目,原企业因发展模式粗放,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通过置换,德瑞加很快上马,凭借尖端技术和产品质量抢占市场高地,年销售达到3亿元,还解决了原企业债务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落户高新区?招商引资、还要选资,选好资、落好企,这是高新区招引企业的目标定位。

  淮安高新区瞄准电子信息、中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抓招商,把招商信息全部拿到每周五召开的招商引资信息汇报会上,逐个过堂,去伪存真。去年一年,从239个超亿元项目信息中,筛选出55个项目信息并转化为签约项目。

  科学有效的招引机制换来了淮安高新区一批“强、大、新”企业落地生根:富强新材料、德科码半导体晶圆、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等一批重特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德瑞加数控机床、伊弗特精密精密零部件等超10亿元高新企业相继竣工。为淮安高新区核心竞争力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重抓转型提质效

  “去年的产销量是9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10%以上,但销售金额反而下降了”。2016年,淮安振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

  今年,情况有了新的改变,该企业新研发的P91、WB-36新品已经进入定型鉴定阶段。原来,该企业通过联合东北大学国家钢铁实验室建立“院士工作站”,用不到半年时间便出了成果。有了新“拳头”新品,企业信心更足,年产销量定在了12万吨以上。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技改、技创可以改变企业命运。淮安高新区准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着力提高企业高新技术含量。在现有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从现有企业中选择质态较好、能力较强、符合主导产业规划的重点企业30多家开展单体培育计划,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值。

  目前,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30%,随着一批重特大项目投产达效,至十三五末,这一比值将实现翻番。

  促进孵化助创业

  “创业初期,高新小微企业,虽然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但缺乏资金、政策等支持,很难快速投产达效”。淮安中德物联网传感器孵化园里的淮安纳微电子项目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说,有了中德物联网传感器孵化园的支持,我们公司很快就成功注册成立,开始生产。

  淮安高新区通过引进中德物联网传感器孵化园、省淮阴软件园三期、江淮科技园、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双创”基地,申报省“双创”人才数量达到30个。构建起“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孵化链条,让5个新型工业园区发挥补链作用,承接科技项目20余个,形成集聚效应;引进淮阴水投等三个科技投融资机构,为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引进科技咨询机构、技术评估中心等服务机构进驻园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解决生产运营中遇到的技术、资金等问题。(记者 张祥 通讯员 桑绍淮 祁正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