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淮安市围绕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加强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载体建设。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坚持规划引导,深化改革,着力打造“零侵权城市”,努力营造良性创新环境。加快引进和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科技人才,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截至2016年底,重点培育了创新型领军企业10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2户,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1件,同比增长57.59%,增幅全省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25.53%。
强化创新研究。按照《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技术研究;支持、鼓励和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机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模式,截至2016年底,引进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苏北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有效地增强了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平台建设。把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作为提升淮安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推进淮安智慧谷发展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驻淮高校院所以及引进机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积极推进驻淮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稳步加强引进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的管理,制定了引进评估规程和绩效评价办法。2016年,在做大做强“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的基础上,出台《淮安市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新建食品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