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砌好的生态护坡
绿化混凝土护坡
未进行生态护坡现状
■核心提示■
本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双龙村新桥下面的九圩河疏浚整治现场,一段新浇筑的绿化混凝土护坡引人注目。只见,工作人员走到河底打起一桶水倾注在砂粒状护坡上,“扑”的一声,水花四起,但很快就被全部吸收,混凝土护坡上未见水往下流,只留下一大块湿印,即使夏天遭遇再大的暴雨也不能将泥土冲下河了。
据了解,这是我市将国家水利部新推绿化混凝土新工艺第一次运用到生态护坡中。目前扬州首先在杭集镇九圩河和朴席镇大寨河同时运用推广。
透气混凝土上可种草护坡
既固土护坡 又净化水质
九圩河穿越杭集镇双龙、八圩两个村,长2.7公里,是圩区内主骨干引排河,保障农田排灌5000亩,受益人口6000多人。河道自1978年开挖至今,已近40年。当初开挖河道时,建有绿化带和堤顶道路,如今河道两旁的水杉高大挺拔,十分壮观,但是,由于河水多年不断冲刷堤身,多处掏空、坍洗,粗大的水杉有的根部已全部裸露,河床淤积增高,引排能力大打折扣。
为确保九圩河的防洪安全和生态景观,2016年底,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核心区的杭集镇,决定对该河进行提标整治。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到水生态修复问题,决定引入国家水利部最新批准的绿化混凝土护坡工艺。
据负责施工现场监管的江苏鸿基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国权介绍:这项新工艺在扬州河道整治中第一次使用。具体有三大优点:一是节约成本。用绿化混凝土浇筑护坡,比普通混凝土浇筑护坡要节约成本20%左右。二是符合生态要求。绿化混凝土孔隙率25%-35%,俗称透气混凝土,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不影响植物生长。正常水位2米以上每平方米留有60-70个直径10厘米小孔,用于种植草本植物,可起到生态护坡效果。三是节能环保。绿化混凝土属轻质材料,只有10厘米厚,上下透气,既能固土护坡,又能净化水质,符合水生态修复要求。
制作试验块送检测站试浇
不定期检查 跟踪监管质量
目前,我市河道整治生态护坡工程,正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九圩河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朴席镇大寨河同时实施。
在两处施工现场,尽管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差别很大,但施工质量管理一样严格。九圩河疏浚整治现场负责质量监管的杭集镇水务站站长王兴奎告诉记者:九圩河多年未整治,情况复杂,施工中遇到坍方、流沙、裸露的树根等。我们要求施工方认真处置,严把质量关,该垫土的垫土,该压实的压实,绿化混凝土浇筑前,专门制作了试验块送到市检测站检测,符合标准才进行浇筑。
朴席镇大寨河建设工地建设处对面一段河岸,已试浇了一段绿化混凝土。在现场,市水利局农村处处长李章林进行认真检测,并叮嘱现场施工负责人,要严把质量关,对施工不达标的地段要重新整治。李章林表示,“在质量要求上,我们始终跟踪监管,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将在预留孔中植入草籽
形成真正的生态护岸
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和实施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工程,新整的河道水清、岸绿、景美。可是,由于水土流失这一难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有些河道出现“浚得越深,坍得越凶;清得越快,淤得越快”的问题。去年汛期,仪征市的大漳河就曾出现过险情,幸亏抢险及时,才把损失减至最小。
据李章林介绍,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响应国家“海绵城市”战略,创新的一项水土保持新工艺,此次在我市首次运用到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上。从目前实际效果看,在没有航道设置,水流冲击力4m/s以下的中小河流,采用这一技术打造生态河道实用可行。
植物生长繁密的绿化混凝土河道护坡,由植物根系进入绿化混凝土的孔隙部分并深入底下的土壤中,植物与绿化混凝土牢固连接,植物的生长情况稳定,绿化混凝土的孔隙与自然形成的护岸比较接近,能使陆地与水体自然连接,有利于植物、鱼类、昆虫等生物生息生长,形成真正的生态护岸。
杭集镇九圩河施工现场负责人方国权进一步介绍。九圩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绿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他们将在预留孔中植入草籽,护坡草本植物长成后将扎入土层10-15厘米,堤身一片绿茵,既美化河道,又起到水土保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