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首诗一阕词,刻画你最深的乡愁,唤起你最浓的乡情。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承办的 " 诗忆江苏 "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淮安是江苏省第一个获得 " 中华诗词之市 " 殊荣的城市。运河枢纽,漕运之都,给了这座城市更多的文化积淀。汉代辞赋大家枚乘、枚皋,唐朝诗人赵嘏、吉中孚,明朝《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朝女弹词大家邱心如,金石学家、文学家刘鹗,国学大师罗振玉等都出生在此。李白、苏轼、米芾、康熙等都为淮安留下了名篇佳作。姚广孝的 "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 成为今天淮安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 中华诗词之市 " 名副其实
" 古诗词是中华汉语言中最热烈最简洁最生动的表达形式,一首经典古诗词,能够触动每一位中华儿女敏感的神经、引起心灵的共鸣,是文化的黏合剂。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中,有‘通感通识’之效。"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淮安市诗词协会会长、著名诗人、辞赋家荀德麟对记者说。
他接着说,2007 年淮安获得 " 中华诗词之市 " 称号,到 2016 年 11 月,淮安市 7 个县区已全部获 " 中华诗词之乡 " 称号,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县区级中华诗词之乡 " 一片红 "。很多学校、单位获得 " 诗教先进单位 " 称号。淮安创立的诗词 " 六进 ",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景点的经验得到了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淮安有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近 500 人,淮安市诗词协会会员数千人,上万名诗词爱好者在创作,几百家诗社在开展活动,500 余种各类资料在交流、学习。" 中华诗词之市 " 称号在淮安可谓名副其实。
说到最为人知的淮安诗词,荀德麟说,莫过于姚广孝的《淮安览古》:"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姚广孝是明成祖的第一谋臣,他在经过淮安时写下这首七律。他将当时淮安城的运河枢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繁华壮观都生动地描写出来,最后抒发了对兴汉第一功臣淮阴侯韩信复杂的缅怀之情。该诗气势磅礴,写景壮观,抒情委婉,是历史上咏淮阴古诗词的代表性杰作。
品味古典诗词,唤起怀乡之情
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淮安市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沙克对现代快报记者说,品味江苏的古典诗词,可以唤起浓郁的怀乡之情,让游子们找到地理和精神上的故乡,也找到自己和祖先的生息土壤。千年之前的城乡、街巷、老屋和古树几乎全都消失了,而文化基因和古典诗词从千年前一直流淌到今天。
关于淮安的古典诗词,沙克最中意的是李白的《淮阴书怀寄王宗城》。他说,李白寄宿韩信故乡淮阴受到友人款待,仿佛感受到了千年前漂母般的温暖情怀,希望自己能像韩信对待漂母的施粥之恩那样回报友人的盛情。诗中的风景实物如大运河、钵池山今天犹在,历史人物王子乔、漂母、韩信通过故事和成语,活在当代淮安(原淮阴)每一天的文化生活中。如同张继描写姑苏(今苏州)的名诗《枫桥夜泊》,不可再生且不可替代,具有名人名诗和名地名典的双重价值。
活跃着一大批基层诗词组织
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淮安,积淀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涌现了一长串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闪光的名字,如汉代辞赋大家枚乘、枚皋,唐朝诗人赵嘏、吉中孚,明朝《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朝女弹词大家邱心如,金石学家、文学家刘鹗,国学大师罗振玉,当代著名学者季镇淮、许嘉璐等。而清代淮安人丁晏编著的一部《山阳诗征》,则记录了古代淮安人留下的许多诗作,可谓字字珠玑,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难得的文化资源。
淮安区位于淮安主城区东侧,这座 1800 年的古城在历史上被誉为 " 诗城 ",这在全国绝无仅有。3 年前,淮安区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 " 中华诗词之乡 " 称号。
目前,该区不断延续着诗词的辉煌,在大部分乡镇成立了诗教领导小组或诗社。成立了晚晴诗社(老年大学)、楚光诗社(供电公司)等等一大批基层诗词组织。以创建 " 诗香校园 " 与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相继培植了如泾口第二中心小学、淮安中学、周恩来红军小学、新安小学、博里中学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该区诗协会员已达 4000 多人。在古城韩信北路打造了一条近 800 米长的诗词长廊,成为淮安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华诗词学会在调研淮安区诗词工作中说:" 走进淮安区,就如同走进诗的海洋,诗的天地。"
市民有话说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宣传处处长 王树文
能代表淮安的诗词有很多
王树文是地道的淮安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他说,能代表淮安的诗词很多,康熙皇帝的《晚经淮阴》中 " 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 " 写出了当时淮阴城市繁华、夜色美丽,红灯十里、船帆满目,坐在龙舟上,前船的音乐随风飘来,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淮阴公安分局民警 张铁军
下一代更深领悟中华诗词魅力
张铁军作为基层民警,是一位诗词爱好者。他非常关注“诗忆江苏”活动,并说:“我们在讨论中觉得,不仅仅是文化的交流,更多的则是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深地领悟着中华诗词的魅力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