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南京减煤控煤情况如何?
目前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到那步了?
今天(3月21日)下午,南京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宁召开,这些问题在发布会上的得到了一一解答。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南京在“263”的基础上增加了减少铸造企业和治理扬尘污染两项,即“两减”变“三减”,“六治”之外,再治扬尘。
展望以后的南京,可以经常出去看星星、看月亮,体验森呼吸~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南京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
一、2017年必须完成72项主要任务。落实到数字上,2017年的年度目标是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去年下降4.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达到省定标准,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达到省考要求。
二、到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地表水省考断面水质优于III比例达到60%左右,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
“两减”变“三减”
“2”是“两减”,是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南京在省里“两减”基础上结合地区突出问题,增加了铸造企业整治。
据了解,“减煤”要在今年内削减煤炭234万吨,到2020年底,全市共削减煤炭665万吨,总量控制在2707万吨左右。
“减化”,就是在今年要完成“关停一批”化工企业整治任务的50%。到2020年底,全市化工园区(含监测点)外的化工生产企业总量,原则上在2016年的基础上减少70%,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力争达到80%。
在“减铸造”方面,南京今年要完成140家铸造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任务,到明年11月30日前,所有182家企业要完成整年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逾期未达到整治要求的企业一律实施关闭。
“六治”之外 再治扬尘
“6”是“六治”,是指治理太湖及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环境隐患,南京在省里“六治”基础上增加了扬尘治理。
据了解,在治理太湖及长江流域水环境方面,南京今年要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到2020年,太湖流域重点断面达标率达到省考要求,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省考核要求,主要入江支流基本消除劣V类。
在治理生活垃圾上,要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90%,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天,餐厨、厨余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日,城区餐厨废弃物收集覆盖率达到100%。
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要确保在今年内完成109条黑臭河道治理,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全市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方面,2017年规模养殖场(小区)治理率将达到60%。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90%,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削减5%,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市湖泊、水库、河流基本退出网箱养殖。
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方面,2017年将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也就是俗称的“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10%以上。到2020年,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臭氧污染加重态势得到遏制。
治理环境隐患方面,确保在今年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入库率达50%以上,较大及以上等级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整改覆盖率达50%。到2020年,全市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入库率、整改覆盖率要达到100%;危化品运输船舶100%配备专业的船舶定位识别系统,长江流域的环境风险明显降低。
治理扬尘污染是南京给自己加的一道“附加题”,2017年,全市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规模以上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要确保达到90%以上;主城六区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率达100%,郊区密闭化率达80%;主城六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90%以上,郊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85%以上。到2020年,全市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率达到100%,全市主次干道机扫率达100%。
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2020年林木覆盖率不低于30%
“3”是“三提升”,是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据了解,在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方面,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内违法违规设施的清理整顿,生态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23.5%;林木覆盖率不低于30%,自然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长江干线及洲岛岸线开发利用率降至50%以下。
在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方面,今年,南京将通过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和排污收费政策等,进一步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包括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机制、实现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曝光环境违法行为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