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竹子一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苏轼曾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在南通文化底蕴最深厚的街区——寺街之中,坐落着一间名为“四草堂 ”的竹趣工作室。步入其中,一丛郁郁葱葱的紫竹映入眼帘,在冬日温柔的阳光下随风摇曳。两间丹楹刻桷的大屋内盛放着数十件妙趣横生的竹艺作品,作品枝杈虬节间所流露出的自然韵味令人爱不忍释。这座工作室的主人名叫朱庆春,一名南通本土的竹趣手艺传承人。
今年44岁的朱庆春5年前开始接触竹艺,从小对民间技艺深感兴趣的朱庆春,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拜南通竹趣艺人吴寄煌为师,从此开始了他的竹趣技艺传承之路。
“南通竹趣,遵循竹子的榫卯结构而制。它选材不在于优劣,而在于技精工巧的表现;造型也不在于求真,而在于意趣的表现。因此,这种艺术形式才取名叫做‘竹趣’。”朱庆春说道。
竹趣作品虽然意蕴悠长,但它的选材其实很普通,主要品种是南通人所说的“夜不收”,竹龄在四年生左右,取材时要求竹子的根、干、枝完好无损,竹趣作品讲究因材施创,这样才能给艺人更大的创作空间。
通常,一件竹趣作品需要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过弯、削、拼,甚至火烤才能成形,变成活灵活现的动物,或栩栩如生的场景画。朱庆春希望自己制作的每一件作品不仅仅是陈列物,更能给予人温暖与思考。
竹趣艺术是南通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在朱庆春看来,竹趣不仅是一种陶冶心灵的艺术形式,也是他一直追寻的生活态度。
部分供图/小城故事电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