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淮安智慧谷已先后入驻上海交通大学苏北研究院、清华大学淮安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等18家研发机构;传化公路港一期已经建成满租,累计实现营业额2亿元,税收超2000万;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圆通二期中转厂房正在施工,天天快递办公楼开始装修,快捷快递推进研发大楼建设,寒舟乐器智能仓储主体钢结构完工。一季度以来,全市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新一轮200个5000万元以上“4+3”服务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引导资金扶持模式,出台鼓励发展行业目录,积极策划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投资效益好、品牌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做好服务帮办工作,按月现场督查,定期集中会办,确保新签约项目尽早落地、竣工、达效。全面强化企业培育,重点做好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工作;发挥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引导资金杠杆效应,开展多方位资本运作,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等问题。
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新增培育市级服务业集聚区3-5家,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生等新型服务业集聚区,结合集聚区主导产业和发展态势,打造更多优质载体,不断巩固提升服务业新兴产业的辐射力和集聚力。以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综合改革试点为龙头,启动试点区规划修编及产业规划重新定位等工作,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力量建设研发高端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功能集聚、信息集聚、优势集聚,进一步提升现有园区平台能级和承载能力。
全力培育新兴业态。电子商务方面,充大力发展快消品、日用品等电商智能仓储,协助圆通、中通等企业在淮发展航空快递业务。健康养生方面,加快出台养老护理院建设标准、政府补贴资金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护理、旅游等产业互动发展。文化创意方面,加快淮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投集团筹建工作,实施文化产业雄鹰计划,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新金融方面,创新“三农”融资担保,加快淮安金融中心建设,鼓励地方商业银行与创投、保荐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信息服务业方面,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强化淮安软件园、留创园等孵化研发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