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利。近年来,扬州坚持民生为本,通过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实现了从保障民生,到普惠民生,再到幸福民生的转变,绘就了一条不断上扬的“民生幸福曲线”。这条曲线是如何画就的?通过下面的典例,一起来探寻扬州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发展脉络。
保障基本民生:区域供水全覆盖、地产蔬菜更实惠
最基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近年,扬州集中力量干成了一批健康扬州的重点民生工程,让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这些基本民生需求的不断满足,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扬州市民陈阿姨表示,以前她所住的小区经常断水,自从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后,她随时都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很清澈,放一桶水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沉淀物,而且烧开了以后口感很好,因为对自来水水质很放心,家里从来不用净水器这类东西。”陈阿姨对扬州水质十分放心。
据悉,卫生监督部门去年总共抽检了扬州市政供水120个样品,末梢水33个样品,从检测结果看,合格率是100%,居民大可以放心地饮用扬州的自来水。
为让百姓吃上放心菜、喝上安全奶,扬州先后实施了“1161”菜篮子工程和“115”鲜奶工程,在江都区、广陵区建设了1万亩的蔬菜基地;让城区100万人口每人每天吃上1斤蔬菜,蔬菜自给率达到60%。地产蔬菜的大量上市,让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便捷、越拎越便宜。广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蔬菜品种丰富,价格稳定,很好地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
推进普惠民生:社保服务更便利、居家养老进社区
在确保基本民生的同时,扬州还务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让更多红利惠及人民,推动民生工作从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转变。
例如,近日扬州湾头镇100多位居民高兴地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社会保障卡。这张卡融合了银行卡存取款、养老保险缴费领取等多种功能。今后,他们参保缴费将更加方便。扬州市人社局农保处处长任正坤表示,现在扬州基础养老金已经从60元提高到了125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投入会更多,补贴的水平会更高,个人的养老待遇也会逐年增长。
此外,扬州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到2015年底,扬州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00多个,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今年还将建设19个颐养社区试点,新建105个省级标准化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7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到2020年,实现市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达80%以上。
倡导幸福民生:提高生活品质、培育文化涵养
民生幸福是市民最大的期盼。这几年,扬州市大力倡导全体市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例如,扬州市区的便益门社区设立了免费的书法公益课堂学习,来到这里的居民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沉浸在墨香里,接受传统文化的涵养。为了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还开设了公益书吧、扬剧社等多个文体活动项目,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其中。此外,文昌花园社区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带居住于此的老人们外出踏青赏景,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一些乐趣。
健康、快乐是民生的本质需求。扬州市正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建成并免费开放的公园达到180个,城区大部分市民出门步行10分钟、骑车5分钟即可到达一个公园。全市体育人口的比例超过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件件实事背后,是政府推进民生建设的坚定决心,让扬州人的幸福既有“温度”、更有“质感”!
(来源:扬州新闻、扬州日报等;荔枝新闻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