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跨行转型,如何踩准节拍?

2017年04月14日 11:26:34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成立三十多年的江阴江海集团主要生产无纺布、化纤、弹性地板等产品,去年产值超10亿元。从企业规模、科技含量、市场占有率来看,江海集团在无纺布和弹性地板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从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江海集团,从未停止过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转型升级的脚步。近几年,江海也曾几次试图“大跨步”转型,从资产重、人员多的传统行业向其他行业转型,但第一次向光伏行业的转型以失败告终。

  从去年开始,江海集团向智能机器人行业进军,并立志在五年内达到5亿元的销售额,在智能工业领域开疆辟土。这一次,江海能否踩准节拍?

  从乡镇企业起步稳扎稳打 

  “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江海集团总裁施建清是技术出身,在侄子施敏慧看来,叔叔当年的打拼经历颇有一些传奇色彩。“20出头就当上厂长,带着企业扭亏为盈。”

  上世纪八十年代,施建清进入江阴沪澄墙布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但当时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好。几年后,身为车间主任的施建清眼看工厂因技术、设备落后好久不能投产,就带着二十多名工人夜以继日改进生产设备,改做电缆包装袋,并顺利拿下一个国企电缆厂的订单。不过,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比较艰难,在1998年企业改制、施建清正式接手后,还一度出现了被“断水断电”的情况。

  如何彻底改善企业的经营情况?技术出身的施建清给出的答案仍然是:坚持创新,做好产品。他带着工人调试设备、自主研发,进行产品升级。为了招到工人,施建清站在高速路口“吆喝”……企业一步步做大之后,在“新技术、新材料”两方面创新的脚步也没有停止。

  2010年开始,为了研发PVC 材料,施建清跑遍了全国,最终弹性地板成为工厂主打产品之一。弹性地板每年3-4个亿的收入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盲目转型以失败告终 

  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江海员工也越来越多,甚至一度达到了1500人,人力成本的上升、人员的管理、生产安全问题着实棘手。

  而与上市公司的合作洽谈,也让施建清深有触动。连续多年经营情况良好、产值稳步增长的江海决定发力资本市场,并与一家上市公司洽谈并购事宜。没想到,这家公司在调研了江海的情况之后,给出了“资产过重、利润空间小、人员过多……”等一系列评价,合作也流产了。

  2009年,两个机遇同时摆在了江海面前:一个是长丝无纺布的研发生产,一个是当时热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扩大原有行业的生产还是跨行?江海大胆选择了光伏产业,投资了上亿元购买设备、原料,新建厂房。但没过几年,这些投资就随着整个行业的亏损而付之东流。“损失的不仅是资产,生产长丝无纺布的机遇也错过了。”

  “没有深度分析企业的优势和个性,盲目跟随热点投资。”施敏慧说,这次失败让企业上下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往一项新产品的投产,企业都会花两三年的时间调研市场,而光伏的立项和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急着进入了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这个“节拍”江海没有踩准。

  再次转型瞄向机器人产业 

  失败并没有让施建清停下创新转型的脚步。这一次,江海的“二代”做了主。

  1985年出生的施敏慧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从事投资管理。与父辈的视野不同的是,他从投资角度出发,先看好行业,再关注具体的公司、产品。2013年,施敏慧有前瞻性地关注到了智能机器人行业,并把调研结果与叔叔、父亲商议,最终,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讨论,投资成立了里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借助日本、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青岛研发团队的力量研发机器人。

  在第一代机器人顺利研发并投产之后,施敏慧发现,青岛当地的工人技术水平、生产线的精密程度等,都与无锡有一定差距,于是他把生产基地又带回了江阴,组建了集团的子公司雷奥机器人公司,施敏慧也从投资人转为了企业的总经理,投身实业,为每一代机器人的升级、技术革新出谋划策。第一代早教儿童机器人由于售价高、市场小,销量不大,施敏慧就带着技术团队研发用于培训课程的拼插机器人和商业服务机器人。如今,雷奥的培训机器人比韩国进口的机器人售价低、部件更耐用,已经接到了超过2000万元的意向订单;而面对各类行政机关、单价超过20万元的商业服务机器人更受欢迎,已经销售了10台,今年预计有500-1000台的订单。

  两条腿走路踩准了节拍 

  亲力亲为、稳扎稳打地创新,江海两代人的经营之路一脉相承。

  “两条腿走路,主营业务和机器人的生产并重。”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施建清表示,这次的跨行业转型和集团另一家子公司研发的绿色环保地板——锁扣地板并重,共同带动企业发展。

  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器人在江阴的生产,不仅是基于企业原有的制造业生产实力,也带动了江海的智能制造转型。“企业若没有实力,肯定转型不过来。”施建清说,一台20吨脱硫脱硝的锅炉就需投入超2000万元。尽管如此,江海在进军智能制造的同时,还是下决心对已有的无纺布、化纤、地板等生产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改造,向环保、绿色转型。

  转型升级虽有阵痛,但因此带来的多方面效益却是可观的。该集团改造后的无纺布生产,所需人工从原来的800人减少到了500人,产量翻了一番。今年,新上的一条生产线,所需工人不超过10人,生产过程没有废气、废水,产品也更环保。改造升级后的两条自动化、智能化的地板生产线生产出的锁扣地板零甲醛、不含重金属,可广泛用于汽车、运动场地、家装等,已销往欧美。对江海来说,实现5年内达到5亿元销售额的目标,指的不仅是智能机器人的销量,更重要的是企业主营业的同步提升。

  “再先进的制造业,也得靠咱们工人的双手。”施敏慧说,这次企业是站在原来的制造业优势基础上向智能制造转型,相信这次江海踩对了节拍。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