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季,无锡不仅因为美景,更因为实业而引人瞩目。
4月的古运河畔,央视《对话》栏目走进无锡,一群人们熟悉的企业家“为中国实业代言”。这场对话来到无锡,带着“寻根”的情怀,根植于民族工商业、乡镇工业发源地的企业家们阐述自己心中的“实业强国”。他们于实业的情怀,既包含着工商基因的传承,也是面对市场风浪的选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做强实体经济。
回归实业的情怀、面向市场的选择,正逐步显现效力:一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其中企业效益增长加快,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0.6%,创近年来新高;全市两级发改部门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中有145个制造业项目,同比增长62.9%,为近年来新高。
其势已起,开局昭示年度图景。两个“新高”,一个代表“质量”,一个代表“热情”,折射了产业强市建设的持续发力,也包含对更高质量增长的追求。这个春天,也为筑牢产业之基打下重要的“伏笔”:SK海力士半导体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入,地铁4号线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物联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发布;降成本、产业基金等扶持政策将持续发力……
这样的年度开局,令人心生期待。
高端制造
以产业升级领衔“无锡智造”向上攀升
产业强市,先进制造业是主角。
4月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在重要位置以《江苏: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为题,报道了作为江苏省智能制造典型的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而就在不久前的全省制造业大会上,先导亦作为无锡智能制造企业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先导、一汽锡柴、一棉、贝斯特、戴卡轮毂……这些制造圈里的“红人”所代表的正是日益壮大的无锡智能制造军团。
高端智能制造正成为“无锡智造”的最有力臂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9家企业的车间被评为省示范智能车间。从原来的万人大厂成为一个高效的千人大厂,无锡一棉正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董事长周晔珺告诉记者,现在智能车间里遍布9万多个传感器,“通过技术改造,一棉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可批量生产300支纱线的精品工厂。”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轻量化车轮智能生产线,用工减少一半,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一倍;信捷电气创立“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六关节视觉焊接机器人,自主化率达到75%。
智能制造給无锡产业带来的效益红利充分凸显。1—3月,先导产值累计增速达到99%;一汽锡柴惠山工厂产值呈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103%。截至2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12.5亿元,同比增长20.6%,创2014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无锡产业发展的优先选项。从市经信委获悉,全市六大高技术行业前两个月的表现可圈可点,同比增长9.1%,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近五分之一。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疗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项目为王
以重大项目的新进展实现城市发展的新提升
“项目为王”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一个项目就是一股发展的力量。这几个月里,无锡人的“朋友圈”、关注的“订阅号”里,说到项目的微信可不少。有的以“最”字吸睛:13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近年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有的点燃跟帖热情:地铁4号线一期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正式投入试运营;滨江学院开工,一期计划于明年7月份建成使用……
“重大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不仅拉动了投资增长,而且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昨从市发改委获悉,一季度我市列入2017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20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中17个实施项目已有10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4.3亿元,12个新开工项目已有5个开工建设;1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9亿元,53个新开工项目已有30个项目开工建设。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次产业提升的契机。比如这个重大项目——底特律电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远东智慧能源、宜兴环科园三方联手,合力打造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配件项目。在外人看来,这是远东控股在新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而远东方面也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信心,通过合资公司打造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重量级项目的引入已成为各地区的发力点。采访中发现,全市各板块主要领导纷纷亲自带头抓重大项目、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创新项目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抓项目氛围愈加浓厚。一季度,我市引进了SK海力士半导体二期、帝特律新能源汽车、中电海康、阿斯利康健康物联网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江阴市还签约了总投资300亿元的梦东方·江阴徐霞客国际度假区项目,为培育和壮大我市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增项目的良好增势,折射出产业强市的发展新势。一季度,全市两级发改部门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486个,同比增长21.8%,计划总投资881.2亿元,同比增长176.6%,新上项目数量及规模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政策加码
聚焦项目,关注产业,为后程经济运行护航助力
经济良好开局的春风,送上了产业强市的满城春色,而其中政策资金的扶持、产业氛围的回暖,实实在在地提振了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
赶在3月最后一天,无锡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正式颁布。《行动计划》分别聚焦制造业中的智能制造、新兴产业中的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中4个生产性服务业和3个生活性服务业,刻上了精准、具体、“施工图”等标签。坊间人士表示,这表明无锡产业强市重点工作进一步具体化、精准化。
与此同时,去年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也得到延续和加码。继去年为实体经济降本200亿元,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再降本200亿元的目标;“十三五”200亿元产业资金2016年兑现完成后,今年正在继续接受申报。此外,一系列专业资金、微政策持续加码,与三个《行动计划》相关的产业政策正在加快制定落实;2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多项产业资金已经出台;各板块也都聚焦重大项目出台了扶持政策,为实体经济护航助力。
在各项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一块拼”“同心干”成为共识。1—2月,全市完成制造业到位外资3.4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达78.7%,电子通讯、机械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大幅提升。今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项目中,超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达到7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正在推进的有把握签约以及在批(备)的外资项目也明显增多,全市累计55个项目涉及总投资额超百亿美元。
重大项目、全新领域项目的纷至沓来,无疑为强健无锡产业实力、优化产业布局注入了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