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华:
□特约撰稿 仲启新 文/图
▲杜金华(左)父子
杜金华(右)上世纪80年代初在洋河酒家做蒸饺
教授技艺
拜师合影
学徒年代购买的面点菜谱和特二级面点师证
核心提示
老一辈的淮阴(现淮安)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胜利饭店这个名字的,这是为庆祝抗战胜利所建的国营饭店,在当时算是淮阴城中最大的饭店。饭店名厨云集,美食全城第一。就连早点小吃,胜利饭店的蒸饺也让老淮阴人百吃不腻、百尝不厌。
杜金华,20岁开始在胜利饭店白案学徒,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着面点工作,老胜利蒸饺在他手上继续发扬光大,走出淮安,不断向全国各地推介淮安美食。其子杜宇鹏,赴法留学后曾在香港和上海工作,毅然回乡创业,传承父辈的淮扬美食技艺……
记忆 舌尖上最美的幸福
老一辈的淮阴(现淮安)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胜利饭店这个名字的,这是为庆祝抗战胜利所建的国营饭店,在当时算是淮阴城中最大的饭店。饭店名厨云集,美食全城第一。就连早点小吃,胜利饭店的蒸饺也让老淮阴人百吃不腻、百尝不厌,哪怕是一碟小菜,吃起来总是那么不讲理的好吃。
初春的早晨,我于小街的一角,寻得这家小店,迎着阳光坐下,盛上一碗心仪的辣汤,端上一两碟料足味香的小菜。此刻,属于我和食客们的时刻似乎已经就要静止,什么都来不及想,什么也不想,只有对老师傅即将端上的那屉蒸饺满满的期待……
那一笼笼大蒸饺,它总是和一种暖融融的安全感一起出现。它们被装在笼屉里面,带着雾蒙蒙的一团蒸汽被老板端上桌。一掀开盖子,白雾在几秒钟内迅速散去,四只蒸饺晶莹剔透,通过半透明的薄皮隐约能看到馅料的颜色。通常猪肉馅的,里面加入了皮冻,蒸熟后有满盈的汤汁。
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到小碟里,倒上陈醋,低下头,在蒸饺的一端小心地咬开一个小口子,先吮吸滚烫的汤。千万不可吃得太着急,免得烫伤了舌头。有时因为筷子使用不当,不小心戳破了面皮,汤洒出来,漂着晶莹的油花,有灿烂阳光的闪耀。每吃一只,都要用筷子夹着蒸饺再去蘸取些醋和辣椒的混合料,入口就不觉得肉馅腥气过重。一个人点一笼四只,再搭配一碗粥或汤已很足够。大口将蒸饺的肉馅吃下肚,最后留有蒸饺皮配着汤汁在嘴里慢慢咀嚼,口齿留香,油香丰腴却不腻人。因为有了它,每一个早晨的阳光都不一样了,心多了一份期待,幸福多了一份美好。
传承 潜心做最好的面点
1977年5月,高中毕业,20岁的杜金华和其他11位青年被分配进入胜利饭店,杜金华当上一名白案学徒工,能进入全城闻名的大饭店工作,杜金华喜上眉梢,他立志学一门技术,干一番事业。所以在别人选择去办公室、会计室等部门工作时,他坚定地选择当一名面点师。师从德高望重的面点师施师傅。他年轻、勤快、好学,肯钻研,颇得师傅厚爱,师傅在做面点时,下手活让别人干,独留他在身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为了做好面点,下了班,在家里学和面,擀面皮,以掌握面的软硬度,虽然家里不宽裕,但一直省吃俭用,买原料在家练习。
八小时之外,别人喜欢买吃的、看电影、看电视,他喜欢看书,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书店里书籍不多,业务书像面点、菜谱更是缺乏。他有熟人在书店工作,一有这方面新书到了,就第一时间通知他,他买来后,在家细细研究。笔记记了几大本,那时的书籍不像现在的菜谱,各种原料数量,做法步骤一清二楚,图文并茂,甚至还有光盘供学习,那时的书上全是文字,表述生硬,很难懂。有一次,他为一款兰花酥:正方形、四角剁五刀,捉摸了好几天终于明白:一角剁一刀,最后一角是两刀,然后一捏,就成了一朵花。在师傅身边几年,他深得师傅的真传,理论加实践,让杜金华迅速掌握了蟹黄汤包、翡翠烧麦、碧绿小笼包、蒸饺等制作工艺,成为饭店名副其实的大师傅,成为一名出色的面点师,
1985年,桂金华获得国家二级面点师证书,1987年获国家一级面点师证书。1990年,他参加省首届特级面点师培训班,并通过考核,成为淮安市唯一一名国家特二级面点师。
自1983年到1995年间,他还先后在劳动部门、市烹饪协会、商业技工学校、清浦老年大学任教,教学员做面点,先后教授过3000余名学员,现在他们许多人还在全国各地的各大饭店工作,都是业务上的骨干。最得意的大弟子郑国华,她是淮安中华面点王的大老板,在淮安开有五家分店。
为大力培养面点人才,1983年,淮阴市饮食服务公司组建实习菜馆,地址在北门桥北首东边。他成为实习菜馆的面点师傅,负责培训学员制作面点。当时的淮安四大名厨中,有吴明千、王素华、相进军等三位大师在实习菜馆工作过,实习菜馆成为淮阴市厨师的摇篮。
1992年,改革大潮中,他毅然辞职下海,专事自己的面点制作,发扬光大老胜利饭店的蒸饺。相继受聘于南京、北京等星级饭店,专职从事面点制作。2000年至2012年,在中国航天航空工业公司为导弹部队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先后在太原、西昌、九泉、白城、新疆等基地工作,并受到国家军委相关领导的接见。
虽然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着面点工作,老胜利蒸饺在他手上继续发扬光大,走出淮安,走到五湖四海,向全国各地推介了淮安美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叶落归根的情结日趋强烈,多次梦中回到故乡,守着一间小店,守着一膛炉火,把捏一笼蒸饺,一群老胜利的街坊食客,吸着那滚汤的汤汁,忆童年、忆美食、忆老街、忆光阴。
2013年,杜金华回到阔别12年的故乡,开设了老胜利蒸饺馆,将老胜利的美味传承。一时间,淮安城里的老街坊、老食客们奔走相告:还是那个味,老胜利的味。一时间,老街坊、老伙伴盈门。第二年,分店开业,东城西城的老主顾们不再东奔西跑,就能享受到几十年前的老胜利蒸饺美味了。
弘扬 两代人实现创新融合
谈及未来,今年61岁的桂金华充满信心:我只有一个目的,将老胜利美食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让他欣慰的是,他的独生子,今年35岁的杜宇鹏回乡创业,父子同心,父亲认真教,儿子虚心学。现在杜宇鹏已经能独挡一面,并且实现了创新融合。老胜利蒸饺正以其崭新的面貌,与时俱进的口味,赢得了老中青三代的青睐,就连他们家的第三代,6岁的小孙子都最喜欢吃爷爷、爸爸包的蒸饺。
杜宇鹏,这位海归学子,大学读的是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赴法留学,回国后在香港和上海工作。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他说:“我打小就在饭店长大,跟着父亲在饭店吃饭睡觉,老爸这老胜利蒸饺的味儿在心中挥之不去。对于我,这就童年的记忆,家的味道,爱的味道,在外时间愈长,思念的情感愈深!”他身边的好多同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长吁短叹,童年的记忆,家的味道。这让他很受刺激,如果我不回来,凭我的本事,在我的行业中也能有所建树,但如果回去,也许会更心安,传承童年的味道,只要执着,也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让更多人回来能一解乡愁,找回童年的味道和记忆,同时也能给日渐老去的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
就这样,他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现在一家人同心协力经营着这两个小店,每天早上从五点开始忙到下午一点半,下午从四五点一直到晚上九点,这中间还不含买菜采购时间。对于店里的食材,这是他们父子俩放在心上的头等大事,一定要亲历亲为,要看着亲手挑选的肉进绞肉机,没有好肉哪来喷香的蒸饺呢?
在他们的精心经营下,老胜利蒸饺店天天门庭若市。近年来,他们在做好技术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创新,相继推出了羊肉大葱蒸饺,这是北方口味;鱼茸虾仁蒸饺,这是南方口味,蟹黄蒸饺,这是地方特色的延伸,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现在,每到寒暑假,尤其是节假日,在外上学的学子归来,工作的游子归来,亲朋友好来访,纷纷前来寻访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美食之乡的美味。一只只老胜利美味蒸饺承担起了消解乡愁、寻找童年,推介家乡的角色。这是对一年365天天天忙的老胜利传承人最大的褒奖。
让我们衷心地祝愿他们永远走在“胜利”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