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盐城是一座因大海而生的城市,数千年来,名家所作的盐城诗词,托春风牡丹,览海甸惊潮,抒报国忧民之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牡丹本是手亲栽,十度春风九不开”“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每一首都在敲打我们内心柔软的乡愁。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承办,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特别支持的“致我亲爱的家乡——最美江苏诗词大会”大型全媒体活动,从3月23日开启投票通道至今,每天都吸引数万网友积极参与。
其中,盐城遴选出来的10首诗词关注度极高。晏殊的《浣溪沙·春恨》、范仲淹的《咏西溪》、卞元亨的《咏牡丹》、吴嘉纪的《绝句》、高谷的《盐城观海》、施耐庵的《成〈水浒传〉题后》、孔尚任的《泊盐城》、宋曹的《蔬枰草堂杂诗》、杨瑞云的《陆丞相祠》、孙一致的《后乐亭诗》,这些诗词到底哪首更能代表盐城?快报读者、粉丝用点赞给出了初步答案。
4月13日,经过近20天的“你追我赶”,盐城入围10首诗词的10进5名单出炉。《咏牡丹》和《咏西溪》暂时排在前两位。
投票结果
No.1
《咏牡丹》 元 卞元亨
牡丹本是手亲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本诗以微弱优势暂居第一。“牡丹,国色天香,牡丹还是盐城的市花,代表大美盐城。”网友们说,一枝牡丹,描画出盐城先民在这片苦碱土地上的奋斗史,也反映现代盐城像花一样美丽,同时体现了盐城人的重情重义:牡丹国之贵,枯枝奇中最。四月去盐城,花开人自醉。
为这首诗投票的还有作者卞元亨的后人们。“沧海桑田,诗情画意,唯有《咏牡丹》”……
No.2
《咏西溪》 宋 范仲淹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朱兆龙表示,宋代从西溪走出去的丞相共三位,范仲淹初到西溪,面对大海潮冲刷后的凄惨局面,展示出“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的爱民情怀与担当精神。二十多年后《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就源于西溪治盐治海实践中产生的先忧后乐的光辉因子,并由此升华为泽被后世的“三相文化”,也使盐阜百姓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No.3
《浣溪沙·春恨》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何玲龙的眼里,这首词包含着丰富的盐城地方文化元素,三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文化、盐文化、牡丹文化在作者和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何玲龙说,该词抒发了作者对自然轮回规律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落花、旧亭台和夕阳,作者作出新词、品尝春酒,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享受晚春的风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乎是对春归的无奈,但“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却从落花中看到了新的生命元素,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No.4
《绝句》 清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据朱兆龙分析,这首绝句,以直白的语言,写实的手法,凸显煮盐劳动的特殊艰辛。吴嘉纪此诗源于生活,成于阅历,精于提炼,他家周围都是煎盐舍,他还写出《逋盐钱逃至六灶河作》组诗16首。
“他的诗感情真挚,字字血泪,令人畏冷。”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顾国华告诉记者,孔尚任曾将吴嘉纪与屈大均、王士禛并称为清初三大诗人。吴嘉纪用独具风格的诗歌作品,为古典文学画廊增添了盐民这一新形象,他既是清代优秀的诗人,也是盐城地域文化的杰出歌吟者。
No.5
《盐城观海》 明 高谷
瓢城东望水漫漫,暇日登临眼界宽。
万马挟兵开地脉,六鳌擎日上云端;
涛声吹雨沧溟湿,雾气横空白昼寒;
尘世不须伤往事,桑田更变几回看。
“联想高谷一生,在京为官,历五朝而身居显位,经历了多少人生的惊涛骇浪。我想除了学养与笔力,这或许是高谷将大海写得如此壮阔的原因。”在盐城市诗词协会主席、地方文史研究专家徐于斌看来,高谷深明大义,持论公正,尤在国家存亡的攸关时刻,置个人安危于度外,阅读此诗,其胸襟胆识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