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走近无锡古书院

2017年04月20日 16:15:32 | 来源:江南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提起书院,现代人有种穿越感。感觉它们或隐于闹市,或安于乡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格投下一地斑驳,厅堂内,学子们正与夫子诵古论今,任凭窗外花开花落,蝶飞鸟鸣。在无锡,历史上曾存在过诸多求学问道之地,尤以书院为盛,这与无锡崇文兴学、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关系密切。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无锡古书院。

  涨知识

  东林书院的名字原来是“外来的”

  “无锡书院的影响力是从北宋杨时创办东林书院开始的,东林书院开无锡书院风气之先,在无锡播撒下了书院文化的种子,后人都学他建书院。”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文化总监金石声觉得,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东林书院的真正由来,其实,东林书院的名字并非源于无锡,它的原址也非现在的位置。“杨时办学在无锡南门保安寺,有碑记,有文献记载,一定不在东门。”金石声强调。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福建人杨时是上承二程洛学、下开福建闽学的著名理学家。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在无锡官员的陪同下,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前临清流,环境清幽,与他之前游历的江西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觉得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杨时的想法得到了地方官员的支持,便定学社名称为“东林”。

  杨时离开后,“东林”逐渐荒废。明代名臣、藏书家、教育家、无锡人邵宝(号二泉)出仕后力图恢复,于明正德年间在原址城南保安寺建东林书院,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社。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革职里居的顾宪成跟弟弟顾允成,与高攀龙等人共同倡议捐资重兴东林书院,即现在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他们相继主持其间,聚众讲学,声名鹊起,东林书院也赢得了“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的极高赞誉。

  顾宪成怎么会提议复建东林书院?金石声说,“是邵宝启发了顾宪成。”邵宝曾在惠山建二泉书院,并在此讲学11年,就在顾宪成去世后的第二年,后人在邵宝的祠堂二泉书院旁建了顾端文公祠,“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足见顾宪成对邵宝的仰慕之情。

  厉害了

  明清两代,无锡的读书地有800余处

  江南名城无锡,名人辈出,与民间教育的兴盛大有关系。4月15日,由来自全国的公益事业从业者组成的“传统公益研究社群”在无锡东林书院举办了一场“传统公益探索与发现”雅集,谈到了历史上的无锡民间教育,得到了本地专家的认可。

  据调研,无锡自北宋以后民间教育兴盛,到明、清两代,从县城之内官办的县学、学宫,到城乡各地民办官助的书院、学社,从氏族共有的书塾、义塾到私人坐馆的家塾、蒙馆,从古代适应科举的传统旧学到近代经世致用的新式学堂,可谓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热心办学、好举善事的名宦、乡贤以及有教无类、爱生如子的名师名家也代有涌现,不胜枚举。

  据统计,历史上,无锡地区所建的书院、学社、私塾、蒙馆有800余所,可谓星罗棋布。较为著名的有锡山东麓的共学山居、学宫东侧的崇正书院、西城门外的莪香书馆、师姑河上(今崇宁路)的秦氏学塾、惠山的锡山书院、四箭河上的华氏书塾、八箭河上的侯氏书塾。还有一些分布在无锡乡间:荡口的学海书院、华氏义塾,阳山的安阳书院,江溪桥的杨氏书塾,羊尖的养正义塾,洛社茅竹桥的过氏书塾,石塘湾的孙氏书塾,怀仁乡的怀仁社学、芙蓉山社学,梅村的勖悌义塾,开化乡的开化文社等等。

  现在,无锡的很多古书院大多不存在了,有的连名字也随风而去。保存下来的古书院大部分是文物保护单位,以保护为主,功能已失。

  是宝地

  历史上,仅惠山脚下就曾有多座书院

  “无锡市区,人们只知道东林书院,二泉书院略有耳闻。其实,无锡老法头的书院远不止这些。”仅无锡惠山脚下有史可查的,金石声就列举了尚德书院、二泉书院、遂初书院、锡山书院、薇山书院、紫阳书院6处,此外,民国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立专修学校(即无锡国专)也曾在惠山存在过一段时期。

  从惠山古镇上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入口处走进去,路过寄畅园,前面就是二泉书院所在地。正如金石声所说,顾宪成的祠堂建在二泉书院旁,到二泉书院,先要经过顾端文公祠。正德五年(1510),邵宝建尚德书院,祀宋丞相李纲。正德十一年(1516年),邵宝创建二泉书院,这里是他辞官归里后的讲学之所。邵宝去世后,其门生将书院改为祠堂,称邵文庄公祠,现存建筑为清代晚期重建。2002年,二泉书院修复开放。

  惠山脚下除了二泉书院,遂初书院也有名气。无锡人尤袤是南宋初年四大诗人之一,尤袤是杨时的学生,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回锡后,受老师办学影响曾在惠山之麓创建遂初书院和锡麓书堂,远近学子都纷纷前往,拜其为师。尤袤还有一句读书名言流传千古:“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今天,在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内,还能找到“锡麓书堂”这四个字。可令金石声感到遗憾的是,除了东林书院有志可查外,二泉书院等对后世起到过重要影响的书院并无史料留存,后人难以了解当年他们是如何教学,学生又是怎么上课的。

  好消息

  惠山古镇上有座“薇山书院”开放了

  惠山古镇进士里2号,是刚修复完成开放的虞薇山先生祠,今年清明节,虞氏后人首聚祠堂举行家祭。记者到访时,一位老人热情迎来,张口就问:“你也姓虞吗?”原来,祠堂开放不久,这里已成为虞氏后人的寻根地。祠堂内的墙上,悬挂着两块红色牌子,上面写着虞氏后人为修复祠堂所捐献的金额。前阵子,虞氏后人向金石声请教薇山书院新建门楼的一幅楹联,薇山书院就是虞薇山先生祠。

  金石声介绍,虞薇山先生祠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原址在无锡城内东林道南祠侧。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移建于惠山今址。祀主虞荐发,祖籍丹阳,宋亡避祸无锡。当时,无锡学术久废,学术风气淡薄,无锡有识之士强烈推荐虞荐发为儒学教官,虞荐发欣然应命,招生讲论义理,声名鹊起,求学之士闻风而来,培养了不少有志于阐发程朱学说的学生。其间,当政者多次力请他出仕,虞荐发仿效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不受元代的俸禄坚决拒绝,自号“薇山老人”以明志,所以,他的祠堂又称虞薇山先生祠。

  2009年7月,惠山古镇祠堂保护修复过程中,于原虞薇山先生祠中发现了三块古匾,保存完好,是难得的文化遗存。如今,“守先待后”“学者津梁”“宋季完人”重现祠堂内。清代地方官祭祠祀祝文中如此评价虞荐发:“志洁行廉,为锡邑儒林之冠;守先待后,得龟山理学之精”。“书院虽然不在了,但匾还在,看看这上面的字,他的学术成就是为当时人所公认的。”金石声感叹,书院育人才,正因为无锡历史上存在过如此多高质量的书院,才让无锡出了诸多进士、举人、状元,奠定了无锡文化重镇的地位,影响了后人的教育观。(晚报记者 张月/文、摄)

  关于书院那些事

  书院萌芽于唐,繁荣于宋,延续于元,全面盛行于明清,历时一千余年。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机构,它集聚徒讲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多由民间集资创办,学生不受身份和地域限制。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今人又办起了大量书院。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古代书院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环境都不可能复制到当今社会,回归书院传统几乎没有可能,但今人可以从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学术研究和文化传统中,吸取许多有益的东西,古为今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