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西津渡古街昭关石塔旁边,有一座并不起眼的砖木建筑,但是门楣上的三个字却并不普通:救生会。
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
宋代乾道年间,镇江郡首蔡洸在西津渡:“命置巨舫五,仍采昔人遗制,各植旗一,以‘利、涉、大、川、吉’ 为识,并植旗一。”并限定载客人数,这是兼具官渡与救生性质的水上机构。
康熙年间,镇江京口蒋元鼎、朱永载等15人捐白金若干,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了“京口救生会”,这是一个由民间士绅兴办,专业从事江中打捞沉船和救生的机构。时值江上大风,有一艘船遭遇风浪倾覆,救生会闻讯后立即派出救生红船前往救助,救助人员奋起神勇,抢救遇难船只,救活1人,“京口救生会”救人活命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
救生红船
古代的人们已经知道,红色光的光波最长,容易穿过水层和雨雾,所以把救生红船的船体设为鲜红色,这样,即使在大雾弥漫的天气或狂风暴雨里,人们也老远就能看见它,为它让路,以便尽快抢险救人。红船头有虎头雕刻,当时江面多处设有关卡,虎头标志表示十万火急,性命关天之意,出航后将一路畅通无阻。红船船身扁长,航速极快,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船内置5对船桨及大铜锣一面,起锚出渡救生时,船工“当当”敲起大铜锣,江面上船只远远听到都要避行让道。
“京口救生会”会议规定:对救助船实行论功行赏;对无家可归的被救人员留在会中收养;对有家者则发给路费;遇难而死者,由救生会打捞沉尸置棺装殓。大家推举公正者为救生会会首,负责金钱的收支。京口救生会的诸多义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纷纷捐资捐款。
京口救生会义士们的善举感人肺腑。乾隆初年,京口义士蒋豫继承族人之志,召集乐善好施者全力振兴京口救生会。蒋豫与后人苦心经营京口救生会连续七代,计140多年,成为中国救生行善之典范。
咸丰朝太平天国战乱后,救生会房屋、船只尽毁。同治年间,蒋豫后人蒋宝在韶关石塔旁建造两间房屋作为救生会会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侵占镇江,洋人将昭关救生会所作领事馆。清廷官员让蒋宝向洋人领取租金。蒋宝力争要保会址,拒绝领取租金。1876年,镇江美、英领事馆另址建成后,洋人只得将昭关房屋归还救生会。
光绪十九年,蒜山以东江面沙滩露出水面,救生会专门打造了木浮筏,以方便渡江旅客上下。两年后,救生会重修韶关会所。到了1923年,为了改善西津渡至瓜洲江面经常出事的状况,镇江和瓜洲士绅合力倡议开创轮渡,成立了普济轮渡局,购置了“普济号”轮渡船。这时,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工业初级时代,镇江的小火轮业逐渐发展,江上船舶航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到了民国年间,京口救生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江市人民政府对水上救生工作十分重视,先将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合署办公,合并成立了联合总管理处。1950年又召开慈善团体负责人会议,共同协商,将全市所有慈善团体合并成4个,其中3个水上救生组织合并成立了镇江私立义救所,隶属镇江市社会福利委员会,开启了水上救生慈善事业的新篇章。
如今,当我们走近京口救生会旧址,这座堪称国内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中国救捞文物静静地伫立在西津渡古街之上,它是中国救捞事业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院内的六角亭,亭额写着两个遒劲的篆书字:“静观”,在这里静观远眺,往昔渡口千帆云集的历史烟云早已散去,但救生会和救生红船的慈善精神仍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