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年承继父业主理半岛针织有限公司,到成为香港财政司、政务司司长,近年来重回商界热心公益,并担任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祖籍无锡的唐英年,一直活跃于政商两界,被外界公认为新锡商中的佼佼者。
“我在香港出生成长,后来又去美国求学,但我从小就知道,我是无锡严家桥人。”现年65岁的唐英年在接受采访时告诉交汇点记者,他将继续借助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平台,为家乡江苏的企业“走出去” 助威助力,推动更多香港企业参与到苏港合作的进程中去 。
江南古镇 走出中国民族工商界巨头
走进唐英年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办公室,记者的目光就被办公室里摆放的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刺绣作品吸引住了。小桥流水,河网密布,画中的景象与名镇严家桥何其相似!“这幅刺绣特别有江南古镇的风韵,看到它总能让我勾起回乡时的美好记忆。”唐英年向记者介绍。
江南水乡的绣品一直摆放在唐英年办公室
位于无锡羊尖镇的严家桥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地处锡、澄、虞交界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书码头和医药码头,也是锡剧的发源地,无锡望族唐氏发迹之地。
清末太平军时期,唐氏家族为避难从无锡迁居严家桥,在镇上开起“春源布庄”,兴建唐氏仓厅囤积粮食,开当铺,建码头,令严家桥真正繁盛起来。到现在,当地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唐家,还会由衷地点赞:“那是严家桥有名的仁商!闹饥荒的年月,唐老板会开仓赈灾放粮,村里许多饿肚子的乡民,都受过唐家的接济。”2004年,唐英年第一次回到故乡严家桥寻根,受到了家乡父老的热情款待。数百名村民们得知消息后,自发地走出家门到村口迎接唐英年,与他打招呼致意,丝毫没把这位远道而来的唐氏子弟当外人,这让唐英年格外感动。
老照片:和家人在一起(左一是唐英年)
唐家人才辈出,曾走出唐保谦、唐星海父子和唐骧廷、唐君远父子等商界奇才,唐氏家族也因此成为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者之一。唐英年的父亲唐翔千,也是香港纺织界大亨。
上世纪70年代,唐翔千打破美国棉花垄断的局面,成为第一个大胆使用国产棉花的香港厂商,并获得了巨大成功。1979年,他在父亲唐君远的鼓励下,在新疆投资创办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建起当地第一家合资企业。1981年,他又率先回到上海、无锡,投资建成第一家合资企业,成为响应改革开放的港商先行者之一。
“我还记得当时和父亲一起,到上海成立了首家公司,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的商业编号是‘001’。”唐英年对记者回忆,他1976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后就到家族企业中工作。1978年起,就一直协助父亲唐翔千参与内地投资设厂的项目计划,奔走于苏港两地。直到如今,唐氏家族在苏州、上海都拥有着相当规模的电子企业,公司还成功在美国纳斯达交易所上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刚迎来改革开放,大多数港商和外资企业都还在观望形势,为何唐家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呢?唐英年笑称:“当时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是出于对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政策有绝对信心,相信祖国未来一定会加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二是经济层面,在商言商,大陆在市场、人力、土地资源等多方面有香港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环境,香港的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又是当时大陆企业所欠缺的,双方合作互补一定大有可为,因此我和父亲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投资的决定。”
唐英年
“无锡商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我们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成功的秘诀其实是类似的。”唐英年向记者感叹,他认为勤奋,投资眼光独到,善待员工是锡商的三大共同特点。“无锡工商业基础雄厚,江苏又是制造业强省,但受制于地理空间有限,企业家如果能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发展舞台更大。”唐英年建议。
热心资助教育: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做企业家,唐英年是成功的,1993 年获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明日全球领袖。在1995 年至2001 年间,他出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并曾任香港总商会理事会委员及香港赛马会董事。2002年,唐英年又果断弃商从政,获委任为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先后担任香港工商科技局局长、香港财政司司长等职。
当记者问他进入政坛的原因时,深受祖父和父亲“家国情怀”影响的唐英年,认真地回答:“就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和愿望。我在香港土生土长,作为中国人一直想参与特区政府、立法会的活动,更有一份责任感希望为市民服务,为香港经济、民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出力。”多年来,唐英年一直牵挂着家乡江苏的发展。他不仅多次到无锡参观交流,热心公益教育事业,以祖父、父亲的名义,在江南大学、无锡机电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设立了唐君远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青年学生和教师。
唐英年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接受记者采访
近年来,唐英年还斥资4000万元,依托江南大学成立“君远书院”,旨在为实体经济,培养更多高级技工、工业人才。“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国家要想更富强,就必须有更多的高级技术、科技人才。”
“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人才数量和结构,我认为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成立教育基金,就是要能助奖励学生和老师,为教育做贡献。我们无锡有优良的工商业基础,锡商多靠实业起家,‘君远书院’也是想为有志于实体经济的青年,提供更完善,条件更优越的技术技能培训。”唐英年坦言,最近几年他每年都会回无锡,只要有机会,都会到江南大学、无锡机电学院走访,因为“只有近距离接触学生和教师,才能切实了解师生的需要,把捐赠资金落实地更到位。”
对毕业后有志于投身创业领域的年轻人,身为商界前辈的唐英年,更是不吝鼓励之词:“我建议刚走出校园的青年,不要急于谋求一份大企业的工作机会,因为青年人最大的优势和本钱就是年轻。建议他们可以尝试一些自己有兴趣、喜欢做的事情,遵从内心的声音。年轻人敢于追求梦想是最难能可贵的,就算失败也不必气馁,重头再来就好。”
祭祖的“意外收获”:原为常州唐荆川后人
从政府退休后,唐英年依然没有闲着,2015年5月,在众多旅港同乡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如今,总会成立近两年,两地经贸、人文等交流活动频繁,影响力逐步扩大,已经成为苏港两地联谊交流的新平台和密切苏港合作、推动家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盐城遭遇特大风灾后,江苏社团总会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倡议书,会长唐英年同时在总会网站发布视频呼吁,得到在港乡亲的热情响应,大家纷纷为灾区人民筹集善款表达爱心,支持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我们江苏社团总会最大的特点,除了会员们的乡情特别浓烈之外,还在于有一班热心的年轻会员在参与总会的各项工作。”唐英年欣慰地告诉记者,
80、90后们是社会的未来,他未来也会努力通过各种丰富多元的讲座、互动活动和经贸交流项目,吸引更多青年会员加入总会的建设中来。
记者在位于干诺道西的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办公室看到,总会的APP、网站、微信公众号都由几位年轻的姑娘小伙及时进行运营维护。公益讲座、龙舟嘉年华、有机农场体验、品酒会等总会举办的各种特色活动和最新资讯,都可以在手机上查询到详细的图文推送消息。
唐英年与记者合影
采访快结束时,唐英年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我不仅是无锡人,还是常州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唐荆川是我的祖先。”2007年9月,常州市隆重举行唐荆川诞辰500周年纪念会,唐英年与父亲唐翔千携夫人,及三位女儿齐齐出席,原来,他们是唐氏第11世孙唐宇鏕偕兄弟宇镛,迁到无锡后形成的一支。受邀出席纪念活动后,父亲唐翔千还捐资100万元人民币,成立常州市唐荆川爱国兴学基金,以促进常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乡情寄语
江苏是我的故乡,很高兴看到我省经济发展非常红火,成为经济的火车头,希望未来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创新动能。江苏自然环境宜居,风景秀丽,城市市容优美整洁,希望江苏省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更好造福每一个江苏的居民。
唐英年为发展大会题词
人物档案
唐英年,1952年生于无锡富裕的纺织业世家,完成学业后曾参与家族生意。1991年,唐英年成为功能组别立法会议员,开始踏上政坛。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后,获前香港特首董建华邀请进入香港行政会议。2002年开始“弃商从政”。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任香港工商科技局局长,参与CEPA洽谈和执行签订。2003年8月任香港财政司司长。2007年6月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现任半岛针织厂有限公司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