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作家葛亮的眼中,阅读是一件非常漫长但同时又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他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对人生有自己最深切的一种体悟。
葛亮,1978年出生于南京。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谜鸦》《浣熊》《戏年》,文化随笔《绘色》,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等。
来自家族的文人气息
提到葛亮,好像怎么也绕不开那些他家族中的有名人物。他的祖父是葛康俞,太舅公是陈独秀,叔公是邓稼先。
由于祖父英年早逝,葛亮对他的印象更多是从父亲那里得来。同样有着士子之风的父亲对他的切身影响更大,带他听昆曲、逛画廊、淘古书,指导他阅读古代笔记、俄国小说,给他讲祖父的故事。
葛亮表示,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阅读训练部分,在比较早的教育部分。
葛亮的读书之道
葛亮回忆自己大概从少年时期开始,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直到现在,他仍然每天会花半个小时左右专门用来阅读。
在他看来,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习的求知欲和沉静的心境,对于读书类型的选择,则尽量会选读经典,新书略读在先,评估后认为好的再精读。
“我觉得阅读速度慢是件好事,有时候对于阅读产生一种新的取向叫“快餐阅读”,阅读是对文字的体味和咀嚼,在很快的速度之下很难达成这个过程,慢下来是增加了读者对文本的一种欣赏和对文本理解的一种空间。”葛亮说。
推荐书单
《北鸢》
这本小说的主题意象“鸢”指的是风筝,我想也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种向上的力量,既连接着祖辈的过往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同时又可辐射于当下,深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肌理。这或许是与我的读者在心灵上达成的共鸣之处。——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