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武:无锡应向世界展示厚度与深度

2017年04月28日 11:20:37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是中国日报社所在地,4月24日下午2时,听说家乡来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到了报社门口,孙尚武先生特地到了楼下迎接。他是该社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无锡媒体远赴北京采访乡贤,这样的会面场景显得格外亲切。

  也许是常年奋战在媒体工作一线的缘故,1969年出生孙尚武已经早生华发,不过他整个人显得亲和、干练而精力充沛,聊起家乡的人和事,他眼神中闪烁着许多美好与回忆。无锡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让他魂牵梦绕。

  1988年,从江南水乡走出的孙尚武来到了北京就读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新闻专业。此后20多年直至今日,他的人生轨迹再未与新闻分离:毕业后进入《中国日报》,从新闻记者一直做到副总编辑的管理岗位,他深感新闻从业者责任在肩。

   难忘少时,最深不过桑梓情

  “我的初中在东林书院的旁边原来叫‘十一中’,现在叫无锡第一女子中学,高中是‘二中’,现在的辅仁中学。我的老师常常为我们讲起东林书院的故事,东林党人的精神,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孙尚武出生在无锡,十岁以前跟随父母去了苏北生活,十岁后又回到了无锡。从小学到高中,孙尚武一直在无锡学习。他对于无锡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校园生活,伴随着老师们口口相传的东林书院的故事,幼小的孙尚武对无锡的历史文化有了许多的了解。到了高中,学校的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让孙尚武虽然学习生活十分忙碌但收获颇多。

(孙尚武1987年在无锡二中读高中时的照片)

  孙尚武回忆起高二时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高二那年,华东六省一市共同举办了一个作文大赛,当时的孙尚武刚好旅游归来,写了一篇游记,他写的是黄山道上的挑担夫,挑夫每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工作,为往来的游客服务,山路陡峭难行,但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奋力前行,文章写得深动感人。小小的年纪便能观察到社会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这篇作文被他的语文老师所看好,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孙尚武以这篇作文参加了这次作文大赛的评选,让他意外的是,这篇作文最后一举摘得桂冠。这件事情对孙尚武的影响很大,给了他很多自信。坚定了他走写作这条路的信念。

  从那时候开始一种新闻人所必备的人文情怀在他心中根植。

(孙尚武1996年在夏威夷大学学习时的照片)

  高中时光对孙尚武来说记忆尤深,他还清晰的记得高三班主任的名字叫华蓓蓓,谈起高中的时光,孙尚武先生倍感怀念。 高中毕业时,孙尚武提前录取到了北京的国际关系学院。

  孙尚武成长的道路上,除了自身天赋、老师的引导,也与父母的熏陶有莫大关系。孙尚武的父亲是工程师,喜欢读书,时常给无锡日报等媒体投稿,精彩的文章常常发表。孙尚武的母亲是梨花庄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可以说成长在书香门第。那个时候,孙尚武的父母作为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孙尚武学习了许多宝贵的做人品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时候家里的生活并不是很宽裕,但父母亲有种乐善好施的情怀,在苏北下乡的那段时间,父母还将家里少有的电器半导体收音机赠给了当地人。”孙尚武说,父母的乐于助人、热爱读书以及与周围邻居相处时的融洽和睦,都让幼小的孙尚武受益匪浅。

  来到北京学习后,孙尚武对家乡产生了特别的情感,他说,离开家乡越久,对家乡的感情就越是深刻。没有离开过无锡的人,也许也会觉得无锡很好,但一旦离开后,那种好就不一样了。身在家乡,看着家乡的小桥流水,一旦离开家乡,这份美好就会化作更为深刻的印痕,深深的烙印在远方游子的心上。

  回顾工作,让世界了解中国

  孙尚武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来到了中国日报社工作。他很快获得了美国夏威夷大学公派学习一年资格。在那里的一年进修,对孙尚武的帮助很大,这是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社会的机会。

  “我们做新闻工作的,就是要及时了解受众的想法。那时我想,既然我要向全世界报道我们的祖国,我就要了解外国人是怎么想的。”孙尚武说。

  在那个年代,走出国门了解海外是件开眼界的。走出国门后的孙尚武发现,国外报刊对中国的报道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知名报刊,翻很久都见不到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就算偶尔有也是关于自然灾害等新闻。那时的孙尚武感受到了肩上的担子很重,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件迫在眉睫的事。

(2004年孙尚武采访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时的照片)

  回国后的孙尚武,做过一线时政记者,一路上担任过国内新闻部的副主任、国际新闻部的副主任、总编室主任……这些岗位都使他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他现在的中国日报社副总编的岗位打下了基础。

  和孙尚武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中国的国家实力。孙尚武说:“报社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的变化。”诚然,从一份主要是为来华外国人出版的日报,变成了如今关注度越来越高、能代表国家向全世界传递声音的大报刊,这些年中国日报的变化正是国家国力增强的写照。

  “现在的中国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了,世界对我们的关注度很高,打造一个同样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媒体,是我们的目标。”孙尚武说,“中国日报在对中国的对外传播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的崛起,舆论传播战也越来越激烈,我们就要好好思索如何在新闻上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利益,好好思索怎么在第一时间把中国声音传递给世界听。”

(2006年全国两会孙尚武在采访)

  由于长期从事国际报道,孙尚武经常进行外事采访,见证了许多历史性事件,也领略了不少领导人的风采。1999年,朱镕基总理访美,他在白宫南草坪的脱稿演讲幽默睿智而充满说服力,显示了中国领导人的自信,深深吸引并打动了美国民众。当时就在现场进行采访的孙尚武不禁赞叹朱镕基的个人魅力与领导风范。

  做新闻很累,特别是国际报道还要考虑时差。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时,一天要出版国内、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共三个报纸版面。去年的G20峰会,中国日报承担了官方英文会刊的出版,这个会刊会在峰会期间在包括元首下榻的酒店在内的所有与会议相关的地点里全覆盖。在接下任务时,孙尚武就感受到了这份任务的重要,因此,既要不出错又必须要出彩。在很多天的辛勤努力后,孙尚武带领的团队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做到了一方面把中国的主张传递出去,另一方面讲好了杭州故事。辛苦的同时,孙尚武又感到很有成就感。

  中国日报为了保证报道的语法正确且原汁原味,聘请了许多外籍人员,他们有的参与选题策划,有的从事文字编辑,都对中国日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因为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为此孙尚武花了很多功夫通过与外籍员工的沟通来提高报社报道的品质和效率。

(2009年孙尚武采访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对外报道要考虑受众需求,从‘宣传’转变为‘传播’。”孙尚武说,“西方人喜欢讲故事,因此我们要调整写作风格。比如,以往的‘会议体’报道常用‘大家一致认为’,但外国人觉得通过直接或间接引语来表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才可信。”

  孙尚武认为做新闻要围绕热点、突出人情。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时,曾去马斯克廷小镇看望他27年前率河北代表团访美时结识的老朋友。得知这一情况,《中国日报》记者直奔小镇,请小镇居民回忆当年与习近平交谈的情景。这篇报道读起来十分亲切,起到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如今,在对外传播领域,孙尚武绝对是专家。他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多项全国性新闻奖项,2008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9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丰富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与过硬的语言功底,使他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畅想未来,为故乡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4年9月12日中国日报发表的“GO WUXI”专版,用16个版多角度、全方位集中报道无锡,并随中国日报旗舰版、欧洲版、香港版、美国版覆盖全球发行,全球发行量在180万份以上。这不仅在无锡对外宣传工作中尚属首次,也是中国日报首次以如此大的篇幅在全球范围传播一座城市的形象。

  “GO WUXI”专版报道围绕“无锡与世界”(Wuxi and the World)主题,从美丽、创新、创业、幸福,一座感受“中国梦”的城市的角度来详细展示无锡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的成绩、在打造魅力城市进程中的探索,对无锡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文化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深度解读。

  魅力无锡,通过《中国日报》英文版,向世界打开一扇窗,以16个版,图文并茂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厚度”与“深度”,收到极好的外宣效果。

  孙尚武在工作中,时常借助中国日报的平台与家乡互动。他觉得,家乡有许多值得讲、值得让所有人知道的故事。

(孙尚武为“江苏发展大会·约在无锡”题词,并向无锡人民问好。)

  孙尚武看好家乡的发展,他认为经济上,无锡的产业已经开始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实体经济又有比较好的沉淀;人才储备上,无锡的历任领导对无锡的人才引进都十分看重,加上有江南大学等高校的人才储备,且无锡临近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确实能把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留下来。有了人才,就有了发展的空间。“来到过我的家乡的同事、朋友,都对无锡有很高的赞扬,无锡有很多可讲的故事,下一步应该是提高我们无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在海外的平台上。” 孙尚武说,

  孙尚武认为,无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许多发展迅猛的产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无锡都有着足够的支撑来大幅度提高海内外的知名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