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考古专家考证,华山村为吴文化时期部落的古村,从新石器时代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一直延续至商周时期的文物均有发现,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华山村的华山畿是《梁祝》的雏形。
华山畿(jī),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南朝民歌《华山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曲令人情灵摇荡的民歌就是《梁祝》最早的原型。
《华山畿》诗中的华山不是指五岳中的华山,而是指江苏镇江华山村。华山村曾经被中国考古界赞誉为:江南第一古村。为六朝时期就很繁华热闹的古村落。华山村于2013年被江苏省政府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现有3处镇江市优秀历史建筑,28处历史建筑和5条历史街巷。
华山村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华山畿》作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原型。
相传南朝时,南徐(今镇江)的一个读书人,从华山畿(今丹徒)往云阳(今丹阳),偶然见到了一位女子,很喜欢,从此相思成疾。士子终于缠绵病死,遗言要葬在华山旁,他初见那女子的地方。于是素车白马,迤逦而行,到得山脚下,突然拉车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来,见了士子的棺木,没有悲伤,没有惊愕,很平静地说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唱着这一阙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而入,不再出来。
这故事其实是梁祝的最早版本,很简略,却传神。最喜欢的,是那女子盛装沐浴的从容,她知他死了,为己而死,百般哀哭俱无用处。只是作歌:你葬于华山之脚下,你是为我而死,我一个人活着又为了什么呢?倘若你可怜我的处境,请将棺木为我敞开,让我随你而去。
《华山畿》里的痴情男女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跳入棺中合葬也就合葬了,家人还为两人主持了冥婚。人们只有怜惜,而无异议。据说至今丹徒石桥华山村每年春天,清明前后,青年男女至玉女墩旁供香、烧纸,祈求保佑婚姻幸福、美满的古风仍存。
华山男女的相爱,更像是两人之间萌动了一场禅机。没有预料的开始,没有准确的结束。缘生缘灭在一念间。而后来的《梁祝》则渐渐有了种种人世烟火气息,相识、许婚、重见、另配、生离,死聚。故事开始沿袭世俗人情规则约束演进,成为哀戚的爱情故事,而不是爱情。
爱情是无形无相的,而爱情故事是有的。至今丹徒当地老百姓仍称《华山畿》为“小梁祝”,小,并非是指故事长短,而可以理解为初具雏形的意思。
华山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地上地下历史遗迹众多,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古风、古韵、古朴、古貌。
华山村有着一棵千年古银杏,树龄在1500年以上,这也是华东地区最为古老的一株银杏树。这棵树位于华山村最高点张王庙前面,树高约33.8米,胸径约1.94米,四五个人都合抱不拢,是一棵光开花不结果的“树爷爷”。据山东农业大学梁立兴教授在《中国银杏》专著中介绍,此树为在长江以南最大最古老的银杏树,种植的时间大约在东汉至三国时期。那就说明了它很有可能见证了华山畿的凄美爱情故事。
据说,此树系张天师亲手所植,与张王庙同龄,故称其为银杏王。据称以往每年春天开花时节,苏北泰州一带都有人专程前来采集花粉,用以繁殖当地的银杏树。此树已被列为镇江市文保单位。
爱情悲歌、悠悠传唱,
千年银杏、葱茏向天,
烂漫田野、古屋旧祠,
古道遗痕今犹在,千年繁华烟消去;
说不完的老故事,品不尽的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