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花成为一种民俗
在沛县安国、河口等镇,“揉花”表演早已成为了这里的民俗,民间艺术家们个个技艺超群,经验丰富,他们共同配合,在偌大的空地上,给围观的群众带来一次次震撼的表演和视觉冲击,赢得了掌声一片,欢呼不断……
揉花艺术在沛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观看到一场璀璨的传统揉花表演,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民俗。
揉花年年有,规模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大,数量上也从过去的2-3篮增加到4篮,时间上也从过去的一晚上增加到三个晚上。
每当听说有揉花表演,十里八村的人们早早地赶到表演地点,在皎洁的月光下,翘首以盼。
揉花表演,精彩!
为了保证达到最佳效果,街道上的路灯已经关闭。晚上7时,揉花队闪亮登场,他们都是身强力壮的中青年汉子。随着一阵阵响声,一串串焰火升空,夜空顿时被装扮得五彩缤纷,这也预示着揉花表演即将开始。
揉花队将捣碎的废铁锅的碎片、铜条、铅条以及硫磺火药分门别类的包装好,然后一层层地按顺序码放在一个自制的铁笼中,笼子里放些易燃的木炭、稻草,铁笼一端拴上绳子,绳子的一端连接手腕粗的木棒上端,木棍的下端放在一个石臼中。木炭、稻草被点燃后,先由3-4人摇动木棍带动铁笼旋转,火借风势,渐渐地把铁笼烧的通红,逐渐有数量不等的火花出现,散落在地面上。这时需要增加人手,身手矫健的小伙借着铁笼旋转的空档,弯腰快速进入,伸出一只胳膊,按照节奏进行摇动。大约经过10钟的预热,铁笼变成了红通通的火团,并有溶化的金属液体流出。对揉花比较内行的一青年人说,那蓝色的花串是甩出铜条溶化的,白色的是铝条形成的,红的花串是旧锅铁形成的。几种颜色交相辉映,呈现壮观的五彩斑斓的色彩。
随着队长的一声口令,继之而来的是观众的助威呐喊,旋转的速度突然间变得飞快,铁笼的高度也从开始的贴近地面升高到2米左右,这时,铁笼中神奇般地甩出一道道成排的花串。观众如同退潮般地向后退去,飞出的花串撞击在树枝上,地面上,甚至一些准备上前的队员的脚上,瞬间迸发成一簇簇花朵,耀眼夺目,气势磅礴,景象之美之壮观,令人惊叹。
揉花影响扩大
岁月如流水,揉花更空前。沛县依据丰厚的汉文化资源,又将传统的揉花艺术融入其中,这项最接地气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受到群众欢迎,并逐渐向各地发展。
每年沛县的揉花活动,不只让沛县的人们一饱眼福,就连山东济宁、枣庄的群众也慕名赶过来观看。
从山东鱼台老寨赶来看揉花的赵德财老人说:
我已经是连续四年来沛县看揉花了。每次看揉花,都能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看到的揉花,虽然时间和场合变了,但揉花的手法和艺术越来越精彩!
银花伴笑声,散作满天星;美好在瞬间,精彩却永恒。沛县的揉花表演真是异彩纷呈啊~民俗的,最好,民间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