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有着长达130余年的煤炭开采史,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后来成为全国最大的采煤塌陷荒废地。老工业基地怎样实现成功转型,同时还要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5月9号下午,“聚焦富民”环省行第三组在贾汪墨上集民俗文化园和茱萸养生谷找到了答案。
记者徐仁飞进行网络直播
在贾汪区凤鸣海景区东部,有这样一个民俗文化园——墨上集。墨上集小镇致力打造集民俗观赏、特色美食、手工作坊、怀旧穿越、趣味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如今平均一天游客近万人。墨上集的旧址是闫家村,2013年,政府对闫村片区884户范围的房屋及附属物进行征收,而如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不仅可以定期收到租金,还纷纷进入园区工作,平均每年增收10000多。
赵立孟采访商户
在这里卖豆腐脑的闫建峰母子,家里四亩农田被流转变成文化村后,每月能收到900元的租金,同时,他们一家借着祖传的豆腐脑制作手艺开始创业,如今平常每天能赚上三四百,赶上节假日,游客更是爆满,设计容纳30个客人的豆腐脑店铺,经常会挤进一百多人,一天就能赚上一千多。
卖豆腐脑的闫建峰母子
说起以后的打算,闫建峰信心满满地说,等三期工程完工,他家的生意一个月两三万肯定没问题,家门口逐渐兴旺的旅游业破解了乡亲们的致富密码,环境也越来越好,再也不要出去打工了。墨上集民俗文化园执行董事祁励说,这个项目是贾汪政府出土地,他们来投资、出技术,前两期已投资了6000多万,三期准备做新媒体影视基地,目前已和多家影视公司达成了协议。从2016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包括保洁、保安、商户和商户用工一共解决闫村将近300人的就业问题,等明年三期工程建好以后,将吸纳周边1000人以上的务工人员。另外祁励说,文化园很多特色商品的原材料就来自周边的农产品和加工品,比如这里的“水果酒坊”所用的梨、苹果、桃等等就是由贾汪的果农来供应,这也对周边的农业效益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随后记者组一行又来到坐落在大洞山风景区内的茱萸养生谷,茱萸养生谷是贾汪区搞的第一个现代农业园,占地1000余亩,项目区现已种植茱萸400亩,种植桃树、梨树、核桃树、枇杷树等百果树300亩,整个园区分为生态科技区、休闲娱乐区、餐饮住宿区及农产品开发区四个功能区。对于久居高楼大厦的都市人来说,茱萸养生谷俨然是世外桃源。 而作为每年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田音乐灯光节去年5月1号在茱萸养生谷闪亮启幕。用5000万LED灯,将现代光影科技与城市建筑、园林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800亩绚丽璀璨的灯光海洋,美轮美奂,更加激活了贾汪夜晚的旅游市场。
茱萸养生谷航拍图
茱萸养生谷运营总监贾非介绍,茱萸养生谷每年游客总量达到500000。如此大的客流量用工需求也比较大,目前他们光零用工一天就得40多人,旅游旺季的时候要达100多人,而务工人员大多是土地流转的农民。另外,为了供应他们的特色药膳“茱萸炖鸡”以及下一步要开设的50家茱萸炖鸡汤连锁店的需求,他们不仅现在自己养了10000多只鸡,还应用了“公司 农户”模式,带动当地100户家庭农场,提供技术、规定标准,平均一户养10000只鸡,一年以后进行回收。如此以来,产出的鸡蛋可以为农户带来收入,另外回收鸡的价格也高于市场价,为农户增收致富又提供了一条途径。下一步,“茱萸鸡”特色产品还将成立自己的屠宰加工厂,连锁模式形成以后,将向上海、北京乃至全国辐射,成为茱萸养生谷名牌配套产业。
记者李春艳采访茱萸养生谷运营总监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