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1年,才住进楼房的我……

2017年05月10日 16:22:56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联合国住宅建设考察组专家参观花园新村(右一为吴继周)

  “那时离我小学毕业,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1981年5月31日,我从市中心的马园巷(现在的南大街云庭附近),搬到了花园新村38幢,第一次住进楼房,第一次使用抽水马桶,第一次站在阳台上俯瞰……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也都让人感到些许紧张与不安。第二天儿童节,一早,赶5路公交,坐到怀德桥、步行到表场,再坐一站3路车,到西瀛里下,再步行5分钟,到马园巷小学,花了近一个小时。而在此之前,每天从家到学校只要2分钟(我家是小马园巷35号,学校是31号)。”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个花园新村,居然有一个全中国“首例”的称号——国内建筑行业综合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居民小区”。——编者

  A 曾是国内首批建筑工业化试点成果,也是全国样板

  1978年,常州市与广西南宁市、河北唐山市一起,被国家建委选中,成为全国建筑工业化三年试点的首批试点城市。

  1980年秋天,国家建委、建设部在常州召开现场会,肯定了常州的建筑工业化试点成功经验。作为对试点成功的检阅,就是参观即将竣工交付的花园新村小区,它是全国第一个用工业化的方法,综合建设的居民住宅小区的样板。

  1982年4月8~12日,国家城建总局又专门在常州召开“城市住宅区建设和管理经验交流会”,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建委、城建局和130多个城市的房管局、住宅办负责人、科技人员共310余人参加。而这时常州推出的综合建设的居民小区,就不仅是一个花园新村了,清潭新村、红梅新村等也出现了。

  现年78岁的吴继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担任市建工局技术科副科长、市建筑工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曾亲自参与和见证了花园新村的建设。吴继周告诉《档案柜》记者,在建筑行业忙忙碌碌近60年,让他最荣幸也最难忘的,是直接参与了“花园新村小区”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此之前,即使是像吴继周这样资深的建筑专业人士,也只是偶尔有机会出差到香港和国外时,参观那些像公园一样的居民住宅区,才将书上的专业名词与现实里的居住区联系到了一起。

  花园新村现貌 网络图片

  B 此前,分散建设时,一个劳动新村建了17年

  花园新村建筑群是常州市也是全国第一个综合开发、统一建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在它建成以前,常州城里的居民住宅,都是分散建设。

  记者从市城建档案馆了解到,解放后最早的居民住宅,是建于1952年的工人宿舍。当时,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由苏南行政公署拨款55万多元,由市政府在常州南门外的青龙桥(现工人新村旧址)征用农田、墓基地共45亩,以招标方式承包给泥瓦匠、木匠“作头”建造居民住宅。当年年底竣工,共建成平房462间、9850平方米,当时定名为工人宿舍。

  此后,市区又相继建成和平新村、东头村住宅、商业宿舍、电业宿舍、教工宿舍、清凉新村、朝阳新村等等居民住宅群。这些宿舍区或新村均由各单位自己分散建设,规模不大,一般在5万平方米以下,建设周期却很长,今天说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机械一村从1971年开始建造,5万平方米,共建设了9年;劳动新村从1964年开始建造,22万平方米,共建设了17年才完工。

  C 综合开发的花园新村,给了市民全新的居住体验

  1979年6月,当时的常州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西南部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环境良好的住宅新村,这就是花园新村。

  1980年1月,花园新村举行了开工典礼。它的建设是在建筑工业化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规划、征地、设计、投资、施工、分配和管理;从当时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到建工、物资、建材、供电、机械、轻工、无线电、农办等等,全部实现跨系统、跨行业的统一协调,避免了分散建设时重复和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而如果按照以前的分散建设模式,公共配套设施得建好一个才能接着再建设一个。

  建成的花园新村小区,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其中住宅49栋,住房共计1600多套,可住7000余人;公建配套设施有13栋:幼儿园、小学、初中、商店、管修站、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文化站、菜场、粮店、副食品店、煤球店、自行车棚等。记得在新村最东边的粮店、煤球店对面,是五星乡唐家村的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而在新村最西边的38幢、39幢、40幢的马路边,就是村民们一畦畦的菜地了。

  今年85岁的朱茂林大爷是最早一批搬进花园新村的居民。他告诉《档案柜》记者,当时他和妻子还有点担心,从城里搬到“乡下”,生活会不会很不方便?结果搬家后才发现,虽然花园新村的规划区在常州城外,但同步配套非常到位,1981年1月14日,花园新村竣工剪彩,同日,公共汽车就通进了新村,商店开门营业,就连学校和幼儿园等各项配套设施也顺利交付使用。朱茂林当时分配到的是位于4楼的一户773型的条式楼住宅,60多平方米,进门是客厅兼餐厅,一厨一卫,两个朝南的大卧室,一个大阳台,还有一间朝北的小客房,舒适实用。“那时这‘两室半’就算是大户了,还有中户和小户两种户型。印象中花园新村的楼型有四种:773型、792型、79B型和大板建筑。刚搬来那两年,亲戚朋友来得很多,先参观我家,再参观小区,问的大都是楼型和户型,面积似乎关心的人不多。”

  当时花园新村28幢好像是公交公司的房子,因为住房紧张,有一批公交职工住的都是“劈户”。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劈户”,就是两户人家住一起,各用一个大房间,共用一个客厅、卫生间和厨房间。

  D 一位联合国专家的建议,在当时看来,很好笑

  当时,花园新村不仅是国内同行参观学习的榜样,也成为了国外建筑专家来考察的研究对象。

  吴继周告诉《档案柜》记者,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有一次,在接待联合国住宅建设考察组时,一位欧洲专家在热情肯定了建筑工业化的成果后,又不无遗憾地表示,他想给中国同行提两条意见:一条是,进户电线的线径小了点,要给以后大量使用家用电器创造条件;另一条是,你们的公共配套想得很周到,但是为什么没有看到家庭汽车库呢?

  当时,负责接待的外事办的同志笑着解释:哈哈,我们现在是自行车和公交车代步,私家小汽车?没一户人家有!

  当年的建设者都没有预料到,中国的发展会这么快,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而且私人小汽车人均占有量的增长,真的比建房子还要快,现在的花园新村,一到晚上,很多私家车就只能停在小区的马路边过夜。 李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