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自江苏卫视《新闻眼》【搭平台建园区 共筑利益共同体】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江苏人用务实的行动,书写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合唱中最欢快的音符。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距离柬埔寨首都金边有四个小时的车程。放眼望去,厂房林立。迄今为止已经有109家企业入驻,其中中国企业就有94家,中国企业的到来,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就业机会。
记者来到西哈努克省的时候,恰逢柬历新年的前两天,身着节日盛装的老人和孩子成群结队地到寺庙祈福。西港特区的车间里, 满速莉和她的工友们正忙着做最后一批货,忙完今天,工厂就要放假了。今年丰厚的收入,将让他们的传统新年大餐更加丰盛。
柬埔寨红豆国际制衣有限公司整体车间组长满速莉说,忙完今天,我就要回家准备过年了。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农民,靠放牛种地生活,我算是壮劳力了,一个月的收入170多美元。后来有了西港特区,我们才知道还有工人这个职业,当上工人每个月能赚300到400美元。
带来这些改变的,是来自中国的朋友。在西港11.13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来自江苏的红豆集团,联合四家民营企业,打造了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西港特区。
从最初的几家工厂,到目前聚集一堂的物流基地、政务中心、商场超市、住宅学校,西港特区已俨然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长润明说,这十年来,工人、导游都是西港新增的职业,本地的很多农民,都直接到了工厂里面变成了工人,还吸引了大量外地外省的工人在西港特区周边工作。西港特区这几年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是务实合作的样板。
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说,西港特区也代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三个阶段,从最早的兄弟企业横向抱团走出去;到形成产业链,大家能够纵向的来一起走出去。现在第三阶段,是产城融合,不仅仅是一个园区的一个开发商,而是一个城市的运营商;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的概念,而是产城融合一体,一个新城市。
而随着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来到这里开工厂,找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来自内蒙古的张金明,在工作时认识了现在的柬埔寨妻子。他经常给老婆炒中国菜,全家人最爱吃的一道中国菜就是辣椒炒肉。
三年前,记者在金边采访了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宋金达,当时,这位醉心于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中国通告诉我们:首相洪森希望把西港特区建设成柬埔寨的深圳。
今天,西港特区引进的企业已达109家,解决了当地1.6万人的就业,得到中柬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肯定。习近平主席2016年10月访柬期间,在署名文章中高度评价"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
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宋金达说,江苏省是一个发展得非常成功的省份,江苏的投资者们带来了资金,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带来了专业技术,用经验帮助柬埔寨少走了很多弯路。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江苏的西港特区以完善的产业链条、健全的配套服务、成熟的团队组织协调,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个成熟的样板园区,不仅为江苏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平台,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合作提供了示范。
【埃塞俄比亚管理输出 江苏经验助力园区建设】
在有着非洲屋脊之称的国家——埃塞俄比亚,11个由埃塞政府出资建设的工业园,全部交托江苏管理。这种信任,来源于双方在埃塞——张家港东方工业园的成功合作。
2013年以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只有20多家,而2013年至今,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70家。
阿杜那是张家港东方工业园在埃塞当地的经理人,两家埃塞本土企业通过他的介绍入驻园区,目前正在通过园区办理生产经营手续,园区还为这两家企业提供了原料和销售渠道。
东方工业园埃塞俄比亚经理阿杜那说,照明、水源、道路,都是本土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东方工业园里可以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工业园不仅为我们本土企业提供生产技术,还帮企业联系销售,企业只要一心一意忙生产就行。
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16年埃塞东方工业园用工12000人,创造了1.76亿美元产值,人均14666美元,是埃塞人均GDP613美元的24倍。
这一数据让埃塞人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捷径——学中国,建园区。2016年11月,8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取经人"在昆山开发区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培训,,零距离感受昆山综保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管理运行。
埃塞俄比亚工业部部长米布拉图说,我们是经济飞速增长的国家,像中国一样,这都是源于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江苏,在中国是经济发展前列的省份,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埃塞政府将11个工业园,交给江苏来管理,我们也是一种管理经验的交流,这样我们能学得更快。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踏实勤恳的江苏人毫无保留地将发展经验与沿线各地的合作伙伴共享:从建工业园到运营城市,从输出优势产业到传递先进技术,从交流管理经验到提供亲商服务,江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务实行动,吸引了众多国家与地区的"合伙人"。
【哈萨克斯坦东门特区 抢抓战略对接新机遇】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江苏西出国门的第一站,这里是哈萨克斯坦的最东边,距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不过15公里,哈萨克斯坦在这里建立东方之门经济特区,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打通走向世界的黄金通道。
作为东门特区里最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年底,连云港港口集团将参股无水港。届时,中哈两国的铁路数据信息将全面共享,从连云港发出的中亚、中欧班列,可以在这里完成集装箱换装,换装时间从原来的11天缩短到5天。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勇说,通过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和无水港项目,实现物流与运输方面的无缝对接,江苏乃至中国和东南亚的商品,将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流向中亚以及欧洲市场。
哈国铁股份公司"Khorgos Gateway"总经理佳斯朗哈木金说,中方将购买49%的股权,会给无水港带来更多货运的量,带来彼此共赢的结果。目前无水港是实现哈国光明之路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一个尝试,我们之前和连云港建设的,在中国境内的中哈物流基地已经成了哈国的出海港。
通过无水港项目,中国将打通迈向欧亚大陆的快速通道。而在三年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在距离东方之门4600公里之外的连云港,首先为哈萨克斯坦开放了一个出海口。
90后的丹尼亚尔是哈国派驻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的国际部经理,在连云港生活两年多,从葡萄酒到老白干,从牛羊肉到小海鲜,已经把连云港当成了第二故乡。而他的工作量也比两年前翻了三四倍。
连云港中哈物流有限公司国际部经理丹尼亚尔说,现在我们可以把哈国的货,经连云港直接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日本和韩国等,而且可以去荷兰和美国。我们还可以把那边的货直接运去哈萨克斯坦,欧洲、俄罗斯等国家。
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的成功运作与无水港项目的稳步推进,打通了中亚五国的交通要道,也为中亚五国共同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正是看中了"一带一路"建设蕴藏的巨大发展机遇,三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包括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战略、欧盟的"容克计划"、非洲国家的工业化战略等等。截至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了50多份合作协议,2017年江苏也将在沿线重点国家布局建设十个境 外产业集聚区。
乌兹别克斯坦工商联副主席达达汗诺娃说,今年计划开四个工业区,想要邀请世界各国在这里开工厂,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今年还将给中国商人提供贷款,吸引他们来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开厂。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从未向任何国家提过任何条件,包括白俄罗斯,"一带一路"不是任何形式的贸易扩张,也不是中国将自身利益强加于他国的借口,在此过程中,中国是很友好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贷款、投资和最先进的技术,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记者:韦伊 龚俊杰 吕莹莹 姜晨光 刘康 李栋 王尧 杨时盛)
"一带一路",
不仅凝聚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命运,
也传递出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渴望!
详细报道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