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边煮锅盖。”提起镇江“三怪”,镇江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镇江香醋远近驰名,肴肉也司空见惯,唯独对“第三怪”的“面锅里边煮锅盖”是何意义,外地人能理解的并不多。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口大锅里漂着一个小锅盖,面条就放在木锅盖上煮,顾而得名为锅盖面。因四周透气,开水沸腾后水沫不外溢,面条在木锅盖上被沸腾的开水冲来冲去,面条之间始终不粘连,也不粘锅,一根根一条条,束而不乱。
历史典故:关于锅盖面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传说。而《乾隆和张嫂子伙面店的故事》最为生动。说的是有一年,第一次下江南的乾隆换了一身便服,带了一名随从太监,一路寻到镇江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要吃镇江伙面。不知是因为乾隆来得早,还是张嫂子起得迟,待吩咐下去后,张嫂子一边催丈夫切面,自己又一边往灶里添柴。很快,锅里的水开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这时,张嫂子心也急,手也快,抓起一把面往锅里撂,边回话边赶快盖锅盖。忙乱之中,错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还没等张嫂子放好作料,锅里的水又滚开了,直往上翻,快要溢出锅外,张嫂子一见,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面锅里又平静下来。水再一开,张嫂子就用小竹笼子、长筷子将面条捞进碗里,立即送到客人的手上。之后,就听吃面的人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张嫂子正要再向锅里下面,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进来,乾隆见到情景一声惊叫:“呀,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这一叫,张嫂子才发现由于自己手忙脚乱,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连锅盖撂到面锅里还不知道------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
散步在古城镇江,无论是繁华的闹市,还是幽深的古巷,都有锅盖面的摊点。远远地便可看见一口口大锅在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沸腾的面汤之中漂浮着一个木制的圆锅盖,厚实诱人的面香和轻盈配料的香气随风飘荡,这就是镇江极具特色的“锅盖面”。
锅盖面的特点是:面条软硬适口、浇头品种多样,汤清面香、柔韧筋道、醇厚鲜美、鲜嫩合口,立等可食、价廉物美、老少皆宜。
其实,“锅盖面”的奥秘,全在于提高汤水的煮沸温度。“锅盖面”是在面汤沸腾的时候,由于锅盖压在最沸腾的地方,不会产生溢锅扑汤的现象,面汤始终处于高温,面条始终处于强力煮的过程中,因此,面条爽滑筋道,口感又好。还有,这面条锅里煮锅盖,讲究的是大锅小盖。这样的做法,水气圆,面汤还不会溢出,正因为如此煮熟的面条不黏不硬,不散不乱,还易于成熟入味。
观看它的制作工艺也是一种享受。下面的大铁锅直径足足有近1米,先在大锅里烫浇头:猪肝、腰花、猪肚、肥肠、长鱼一一入漏勺,再浸入大锅熬烫,烫时全凭下面师的感觉,各料各时。边上的助手则在层层叠叠的大碗中,放好店家秘方酱油料及香干蔬菜。浇头烫好,各料各碗。料放好,下面,随着一大把的面入锅,那只著名的小锅盖也被抛进混汤中,大锅中漂浮着小锅盖,盖下面流水蒸腾,小锅盖随波逐流,煞是好看,此情此景,别处没有。
正宗的锅盖面,面一定是手工制作的,手擀的面条绝非机器的可媲美。首先,要选用加了碱的手擀面,最关键的是这种面不是被揉而是被“跳”出来的。“跳”面时,面团被置于案上,其上有一根粗而长的竹杠,竹杠的端头坐着一位师傅,他要上下跳,利用竹杠将面反复挤压成极薄并极筋道的面皮,这面皮再根据吃客们的需要被切成或粗或细的面条。跳面需要反复五至六次,这一过程需要斤大半个小时,动作看上去简单,但需要的却是体力与耐力的坚持。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也因为这个过程面条才更美味。
锅盖面的讲究其次体现在佐料上,镇江锅盖面的汤料熬制与众不同。首先,选用的是镇江恒顺黄豆酱油,再加入桂皮、地皮、八角、香草、野山菇、鸡骨等慢火熬制数小时后,如此炖出来的高汤鲜美无比,再加入适量的精盐、蔗糖、葱、姜、白胡椒粉,冷却后加入锅盖面中,即可食用。总之,各家有各家的配方,视为秘籍。
如果你来镇江一定要来碗锅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