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宿迁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目标,突出“生态、高效”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了以优质粮食为基础,高效水产、生态畜禽、绿色果蔬、精品花木为突破的“1+4”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概况起来有四大优势:
生态资源优势:气候宜人。宿迁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雨热同季。常年平均降雨量91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气温14.2℃,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米,非常适宜动植物生长。土壤肥沃。宿迁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貌类型为丘陵、岗地与平原三类,多为黄泛冲积平原。境内土壤大部分为潮土,有效层深度平均在1米以上,土壤通气性好,pH值6.5-8,土壤含盐量(土层0-20厘米)1.5‰以下,无次生盐渍化现象,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农作物种植。资源丰富。宿迁森林资源丰富,人工植被分布较广,以杨树为主,经济林以苗木、水果为主。宿迁以全省1/12的国土,营建了全省1/8的森林,生产了全省1/6的木材。成片林面积达29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6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12%。宿迁水系发达,水域面积达350余万亩,境内河湖交错,拥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淡水湖,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等10 条大河穿境而过,盛产50余种经济类水产品,是重要渔业产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基础优势:规模总量雄厚。全市耕地面积684.2万亩,年产粮食380万吨,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均获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市蔬菜年复种面积172万亩,产量465万吨;西甜瓜年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62.7万吨;果树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17万吨;食用菌种植面积4276万平方米,年产40万吨,居全省首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超过9000家,年出栏肉鸡2.04亿羽,排名全省第2位;存栏奶牛4.2万头,排名全省首位;年出栏生猪569万头,排名全省第3位,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75.15%,位居全省首位,沭阳县、泗洪县被认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泗阳县、宿豫区被认定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居全省第三位;水产品年产量达27万吨,其中河蟹产量达5万吨,居全省2位。产业布局集中。粮食产业形成了3个优质水稻种植区和2个专用小麦种植区。水产业集中在洪泽湖、骆马湖沿湖乡镇。畜禽产业形成“沭阳水禽”、“泗阳生猪、肉羊”、“泗洪奶牛”、“宿豫肉鸡”五大特色板块。蔬菜产业形成以沭阳汤涧等8个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果品产业形成了沭阳西瓜、草莓种植区、宿城西瓜种植区、泗洪西南岗设施瓜果区、泗阳优质桃种植区等4个优质果品种植区。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以沭阳县北丁集和泗阳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的2个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聚区。花木产业形成了沭阳县西北片、245省道、205国道沿线,泗阳县城南花卉产业园等花木产区。区域特色鲜明。沭阳县花木种植面积近48万亩,居全国首位,建有国内最大的干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榉树种植基地和苏北最大观赏海棠繁育基地,是著名的“花木之乡”。泗阳县沿245省道、330省道建成3.5万亩桃果产业带,桃果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沿成子湖区域建成2万亩青虾养殖基地,获批“中国洪泽湖•青虾之乡”。泗洪县是全国首批水产百强县、中国螃蟹之乡、中国休闲垂钓之乡,全县河蟹养殖面积达28万亩,年产量3.5万吨,出口量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宿豫区是全省唯一肉鸡生产基地县,年产肉鸡1.2亿羽,位列全省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第3名、肉鸡产业第一名。宿城区初步形成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区农作物良种繁育面积3.8万亩,年可生产良种15000吨,良种覆盖率达100%。产品生态优质。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前列;累计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971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7个,“三品”产地面积比重居全省首位。宿豫区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禽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泗洪县被评为“中国有机蟹养殖示范县”,建成国家级出口河蟹质量安全示范区,在2016年江苏省首届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和江苏好杂粮十大品牌评选中,我市天岗湖蟹园牌大米和荣牌石磨面均获第一名。
新型主体优势: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6561家,居全省首位,经营耕地面积135.8万亩、水面9.8万亩,占比分别达23.7%和9.2%。按照“产业集聚、农场集群、服务集中、发展集约”的基本思路,首创家庭农场集群发展模式,不断探索“一社一群一中心”发展创新,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以完善家庭农场培育机制为重点,以生产经营大联盟、合作社等形式实现集群发展;以集群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实现集群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提升区域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全市累计建设家庭农场集群和集群综合服务中心41个,全市家庭农场集群累计经营面积达29.1万亩,引进培育家庭农场925个。
农村电商优势:宿迁在全国独创“一村”培育“一品”、“一品”做响“一店”、“一店”致富“一片”的“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全市县、区级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基本建成,114个乡镇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条街),1392个行政村实现村级网店建设全覆盖,“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占比达到61.6%。全市正常经营网店达4.7万多家,“触网”农产品4000余种,2016年农产品线上销售达到77.3亿元。全市获评“中国淘宝镇”6个,“中国淘宝村”50个,初步形成了全省“淘宝村”在苏北、苏北“淘宝村”看宿迁的发展格局。沭阳县创成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宿豫区被授予全国供销系统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和首个“京东农村电商全国示范县(区)”。“一村一品一店”作为宿迁模式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总结推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在重要(时段)位置报道了“一村一品一店”的宿迁模式。
二、优惠政策
我市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设立了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同时坚持下放项目立项审批权限,将资金切块到县区,由各地自主审批立项,同时区分项目类型实行差异化管理。要求各县区根据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基础和项目载体情况,综合制定当地项目操作办法,实行阳光操作。
沭阳县政府出台《沭阳县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奖励办法》(沭政发〔2015〕35号)文件,对规模园艺项目、食用菌标准化示范项目、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建设项目进行奖补。其中,对投资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补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同时,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沭发〔2017〕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新建成的2000亩以上成方连片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给予建设主体每亩800元补助;新建成的连片规模200亩以上花卉新品种示范基地,给予建设主体每亩1500元补助。
泗阳县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约5000万元,用于支持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出台扶持政策,对定点区域落户的农业项目,计划整合涉农资金5000万元用于优先扶持基础设施建设。
泗洪县政府出台《泗洪县特色农业(渔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文件,县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特色渔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扶持推动特色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宿豫区政府设立5000万元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全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先支持“双10”特色农业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优先支持“一镇一特、一村一品”,重点打造324、325、268省道围合区域,通过专家评审、列入项目库的产业基地。优先支持提供市委工作会议观摩点的特色农业项目。优先支持2016年新增的、符合《宿豫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宿豫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及《宿豫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集中连片且列入乡镇、街道年度特色产业规划的建设项目。
宿城区政府在设施蔬果、精品渔业、休闲创意农业、农业龙头企业、产品研发、种子种苗工程、农产品品牌及营销宣传等方面均出台了具体的奖补优惠政策。
湖滨新区优先支持进驻骆马湖农业大世界企业和进驻宿迁市黄墩现代渔业产业园的养殖户和水产品深加工企业,采取大事项一事一议的原则予以优惠政策。
洋河新区拟对特色农业、规模温室项目及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制定出台奖补办法,对区级及区级以上的重大农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