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故乡情 眷眷赤子心——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侧记

2017年05月22日 10:56:35 |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五月的镇江山更青,天更蓝。昨天,美丽的镇江敞开她温暖的怀抱,欢迎来自天南海北的返乡儿女们。近40位参加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的镇江籍嘉宾欢聚一堂,感受家乡之美,畅叙思乡之情,共话未来发展。“悠悠游子心,浓浓故乡亲,天涯万里不变的是故乡情!”嘉宾们情不自禁地感叹,“家乡变化大!我们愿与家乡人携手共建新镇江。”

  古街流畅故乡情

  西津渡,英国领事馆……一条路串起历史,一幢建筑是一段记忆。这些老镇江的符号,那是乡愁的滋味,是远方游子对家乡眷恋之情的归依。昨天,嘉宾们来到了西津渡,兴趣盎然地参观了镇江博物馆和西津渡古街。

  看着博物馆展厅唐朝的古瓷器,上海仁济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理伟说,自己曾在镇江医学院学习,近年来也曾多次回镇江,这几年镇江变化很大,但她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历史风貌,南山北水,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漫步在西津渡古街,一石一树都让国家发改委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感到亲切。他回忆道,小时候常常爬过五十三坡去金山公园游玩,有时还会去伯先公园,记得那时这里有个动物园。

  看着昭关石塔在古街屹立,沈迟进入了深思,他说:“镇江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不仅看到这个塔,还要看到这个塔背后的文化,只有看到镇江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才会更加尊重城市历史。近年来镇江变化很大,西津渡已经成形,金山湖一带风貌显现,无论是从文化认同还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我们都需要做好文化传承,只有做好文化传承,我们城市的未来之路才会看得更清楚。”

  镇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令参加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的嘉宾们深感自豪。在镇江博物馆和西津渡,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卞祖善和夫人在一件件历史文物和一个个历史遗迹前驻足观赏,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看到镇江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保存完好,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很是兴奋。他向有关管理单位负责人建议好好保护利用。

  家乡之变令人喜

  时隔多年,再回故里,凤凰卫视法国首席记者柳怡再次登上五十三坡,搜寻着童年的记忆。柳怡说,这是一个惊喜,这里保护和开发得比想象中还要好。这些年,城市在快速发展,可是镇江在快速发展同时,又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城市的文脉,这是镇江的特色和味道。

  而说起家乡的变化,这些年总会回家看看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沙晨则深有感触。他说,以往提到镇江,大家脑海里常常是几个零星的景点。这些年,城市发展概念有了明显变化,城市生态往一体化发展,很多孤立的景点连成了片,镇江地方特色也越来越明显。他不久前还走了南山绿道,发现那儿环境优美、游人众多,让人非常有幸福感。

  “每次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很自豪地说,我来自一座江南小城——镇江。”沙晨认为我们镇江人无需隐晦一点——镇江是一座小城。因为我们无须去和别人比“大”。“一座城市最重要的不是它发展有多快,硬件有多好,它要能给人生活的愉悦感。”沙晨说,城市名声很大,可如果它不让你感到生活愉悦,那它再大也没意义。他这几年回来,感觉镇江确实变了,越来越向适宜人居的方向发展着。沙晨居住在北京,一度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但父母不愿离乡,因为他们觉得镇江环境好、空气好。

  归雁情深报桑梓

  说起镇江的变化,嘉宾们都说与他们生长的时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嘉宾们也表示,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还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对镇江未来的发展,他们也都积极建言献策。

  沈迟希望镇江在城市建设上进一步加强规划,并表示愿意在城市建设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建议建立镇江的人才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镇江创新创业。

  陈履生等认为,镇江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柳怡说,“镇江行”的嘉宾们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但始终关注家乡发展。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让我们这些在外游子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可以了解家乡的变化和需求,可以在一起交流沟通,同时整合资源,尽自己的能力,集思广益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感受家乡之变,体味家乡之情。沈迟这句“镇江人爱镇江,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的肺腑之言,更是道出了“镇江行”嘉宾们共同的心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