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家乡更美好的明天

2017年05月22日 15:19:31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太湖之滨,耳边乡音萦绕;群英荟萃,心中乡情激荡。昨天是“小满”节气,“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预兆着夏熟景象。在这美好时节举行的江苏发展大会无锡乡贤恳谈会,构筑起了全球范围内最强的无锡“朋友圈”,也为无锡的发展播撒了希望的种子,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起见证丰收的喜悦。

  情系桑梓,心系家乡。“希望无锡发展越来越好”“今后将为家乡贡献更多力量”……乡贤恳谈会上,9位发言嘉宾说得最多的词是“家乡”,道得最多的肺腑之言是“愿为家乡发展效力”。两个半小时的发言中,大家倾诉着对家乡或是第二故乡的一片深情,谋划着让家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妙计良策。 

  共叙乡情,同筑梦想,携手同心,砥砺同行,一切为了家乡更美好的明天! 

  唐英年 

  唐家子孙 走到哪里都会心系无锡 

  ■全国政协常委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 

  回到我的故乡——无锡,所见所闻,所听所感,都感到万分亲切。在这里,我不仅仅是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会长,也不仅仅是江苏人,更重要的是,我是无锡人。 

  唐家与许多无锡其他的家族一样,来自无锡,从无锡走出去。一代一代的唐家人,现在遍布在世界各地,在传承祖辈优秀传统的同时,对自己的事业都有新的发展和新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成功的同时,都不会忘记自己是无锡唐家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无锡。 

  唐家家训里有“兴办教育,培育人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条。我的父亲依照家训成立了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专项教育基金一直以爱国重教、培育英才为宗旨,自1997年成立至今,唐氏家族通过基金会投入无锡教育的资金已近亿元,足以证明唐氏家族心系无锡教育和发展。 

  回到家乡,文化发展一直是关心的话题。无锡的吴文化底蕴深厚,在诗、画、书法、陶瓷等方面都有出名的人物和作品。上午参观时,通过三年建设完成的拈花湾小镇引起了我的关注,这个小镇以唐宋文化为底蕴,既有唐宋文化的建筑,又凸显唐宋文化的元素,特色十分鲜明。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载体,将无锡的文化资源发挥出来,把无锡文化向世界推介。 

  我是无锡人,一定会尽己所能支持无锡的建设与发展,也会呼吁海内外的无锡人利用自身的平台和人脉,最大化地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作出贡献。此外,作为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会长,我将带领所有在香港的江苏乡贤承诺,一如既往支持推进无锡与香港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为无锡实现现代化作出努力。 

  荣智健 

  基础设施 要发挥大无锡优势 

  ■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非常高兴利用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机会回到无锡,在此我对家乡的发展提几点建议。我认为对于无锡来说,要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并实行区域联动,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 

  无锡地处长三角非常有利的位置,离上海很近,这是无锡的区位优势。上海在发展经济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无锡可以借鉴,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的桥梁、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方面很有特色,不仅促进了本地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我认为,无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实行大区域联动,通过修建更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加强航空交通建设,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密切和周边城市的联系。同时加强与江阴、宜兴的交通联系,深挖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潜力,充分发挥大无锡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 

  无锡的工业基础不错,优势产业包括电子、服装、机械制造等。我认为,无锡的优势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除了提升技术含量外,还要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江阴有不少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本地可供应,要大力发展这样的工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自然会提升竞争力。 

  食品工业也是无锡的优势产业,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全国有名,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食品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后食品工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锡要利用江南大学的技术优势,形成更多健康食品制造门类,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发展。 

  许智宏 

  无锡要建一流大学 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学原校长 

  回到家乡参加乡贤恳谈会十分感动!从事多年教育,还是想谈谈教育。 

  无锡是培养教育大师的地方,就北京大学而言,就有三位校长出自无锡,从无锡走出去的两院院士有50多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担任校长、副校长的有300多人,这足以说明无锡是个重视教育、崇尚教育的地方,也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教育方面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需要科学技术和创新。这三个方面,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现在有种现象:一方面是缺乏人才,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的学生又找不到工作,那说明我们的教育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应试教育的局面到目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如何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我们的老师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老师讲课不仅仅要讲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就大学而言,我们的老师是否考虑过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的很多老师还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却忽略了引导启迪才是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们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 

    无锡作为江苏发达的地区,应该做得更好。无锡有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把江南大学发展得更好,把无锡的大学建成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食品发酵专业是江南大学的强项,我们培养出了这么多的人才,但留在无锡的并不多。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江南大学要把食品专业的优势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无锡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一所好的大学是凝聚人才的中心,极大影响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将无锡的大学发展得更好。 

  徐滇庆 

  “一带一路”目标 可关注进军东欧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 

  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 

  我是无锡人,回到家乡参加乡贤恳谈会,倍感振奋。 

  中央最近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走出去”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但是怎么走?走到哪里去?这是关键。我认为,“一带一路”不能从传统的意义上去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要往“要先富先修路”上去思考,为什么要“修路”呢?目的是要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走出去”要研究市场的规模和潜在的发展能力。数据表示,整个中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东南亚的市场空间也已不够大。那世界的市场在哪里呢?答案是在北美,在欧洲。但是中国企业走到北美和欧洲又受到了很多的制约。当前,我们可以借欧盟东扩的机会,走到东欧去建立生产基地,到东欧与当地的制造业企业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产业优势。其次,产业转移一定是向发展慢半拍的地方转移。再次,无锡的企业应该抱团“走出去”。企业“走出去”的困难在于与当地的环境不合,语言不通。企业抱团“走出去”可以一起立足,共同打造一个适合中国企业生存的环境,无须再单兵作战,融合之后,企业家们自然而然会寻找发展方向,找到合作机会。 

  除此之外,在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进步是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明白,在基础研究上,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缩短差距的方法就是快速找到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信息源。譬如美国专利局每年都有很多到期的专利产品,我们可以由政府出面获取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通过改进运用到企业生产和发展中,这对我们产业升级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冯冠平 

  希望无锡创办出 更多创新型企业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原院长 

  考上大学后,我离开家乡已有四十多年,对故土感情深厚。18岁之前,我在离阳山不太远的一个小镇上长大,后来进了清华园,从此,在北京、海外、深圳闯荡了近五十年。 

  20年前,我从海外归国,恰逢清华大学要在深圳建一个研究院,我主动请缨,从清华带领一小支人马南下,创办了深圳清华研究院,也是中国首个“孵化器”。十年前,江苏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找到了我,希望能在江苏也建一个高科技产业园。 

  怀着回报家乡的心愿,我带着资金和人才回到无锡,在惠山区创办了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当年人烟稀少的惠山区堰桥,如今已是高楼遍地,俨然成了一座小城。我认为,江苏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批人才可以也应该回来为家乡做贡献。同时,江苏要建立一个能够供多方面人才施展的舞台,来吸引全世界人才。 

  我被称为“中国石墨烯之父”,愧不敢当。不过,我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千亿元级别的世界级产业。2010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发现石墨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引起世界轰动。之前的2009年,我从美国、台湾等地引进团队,开始研究石墨烯的产业化。2014年,我向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习总书记提出,要研究院研发军民两用的石墨烯产品,这成了我之后的研发方向。前年,我在惠山又新办了一个企业,开发生产石墨烯应用在民用领域的各种产品,去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我认为,石墨烯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发现,可以开发出无数创新性应用产品,希望无锡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创办出更多创新型企业。 

  陈志列 

  推动港深锡 三方战略合作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借江苏发展大会的机会,再次回到无锡,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父老对我们远离家乡游子的热情、体贴和关照,也听到很多关于家乡建设令人振奋的消息,真实感受到了家乡一日千里的变化。 

  无锡自古是鱼米之乡,人杰地灵,不仅风光秀美,人民聪明勤劳,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的繁华、无锡实业的扎实,无锡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先进性,我觉得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前年我担任了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常务副会长,很荣幸可以为家乡、为江苏做一点事情。今年很荣幸被组织提名、大家选举我担任了深圳工商联主席和总商会会长。我非常乐意、也有机会为家乡多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在此,我提议,深圳工商联与无锡工商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边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可以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同时建议港、深、锡可以做一些三方战略合作的安排,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推动和双方定期的制度化往来。 

  目前,研祥集团正在和新吴区江溪街道合作,一起申请国家级科创综合体项目、创新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同时希望自己能够推动无锡市陈姓族谱的编纂。如果成功,一定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陈姓人士多回家乡看看。 

  此外,我建议无锡市每年组织无锡的企业家和在外地的无锡籍企业家和乡贤,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些考察、招商、人才引进的洽谈工作,相信全球的无锡乡贤们多多见面和交流,对于无锡的发展、对于乡贤们报恩之心的释放,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顾宜凡 

  讲好“无锡故事” 要把“人”放在重要位置 

  ■蓝海电视台董事长 

  我30多年前就去了美国,自小从祖父顾毓大大量关于家乡的诗篇中积累起对无锡的向往,向往无锡的秀美风光,向往无锡的人文传统。我家族里带着无锡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基因,祖父年幼丧父,在母亲的抚养下与六个兄弟姐妹刻苦求学,这样一个艰难的家庭最终却出了“一门五博士”。每次回到无锡,我都会感慨,有这样丰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无锡应该拥有更多更好的大学。我在此号召嘉宾们一起许下大愿,希望无锡的教育未来发展得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影响更深远。 

  2008年,我创办了全球首个面向世界的中国非官方电视台,如今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全面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传播中国内容的24小时民营英文全媒体。不过,在西方的传媒核心中,眼下中国媒体谈论“国际话语权”仍不现实,还得付出巨大努力。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下,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占了上风,如何讲好“无锡故事”?我的答案是——要把无锡“人”放在重要位置。长篇巨制的宏大叙事中如果缺少了对人、对精神的关照,就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搞传播,最佳的效果和最终的追求是直达人心,而要直达人心,传播者就一定要心中有“人”。 

  自2013年起,蓝海电视开始向全媒体方向转型,如今的重心已经移到云平台建设上,这一平台提供集制作、传播于一体的融媒体,聚集了来自全球的上千名制作人,通过这一平台协同制作出一个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故事,其中有数万个以中国为内容的视频。希望无锡的故事也能通过这一平台引起全球数亿人的关注。 

  杜江峰 

  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重振院士之乡雄风 

  ■中科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执行院长 

  无锡应进一步营造适合人才聚集的环境,依托教育与科技,在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时,率先实现无锡产业强市,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无锡在发展制造业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只是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正在向着制造业强国这一目标努力。虽然现在家电、汽车等已经实现自己研发和生产,国产高铁造出来了,大飞机也起飞了,但是在科教、医疗等行业运用的尖端仪器,我国仍然不能自主研发,基本依赖进口,需下大功夫攻克相关技术难关,这恰恰给无锡企业带来了机遇。 

  我是无锡人,对家乡的一山一水都饱含感情。实现产业强市,离不开教育、科技对产业的有力支撑。希望无锡的大学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重振院士之乡的雄风。做好产学研结合,首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潜心去做科学研究。教育和科研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希望通过厚积薄发,在不久的将来,无锡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形成更大规模,并拥有更多的在国际上拥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 

  我以前接触到的无锡优秀人才主要在教育、科技界。这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我又接触到了艺术、人文等各个领域的无锡籍人才。这次大会召开,诸多优秀人才回乡建言献策,能为家乡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发展高端制造业,拥有一流的人才固然重要,同时也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出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我对无锡的产业强市充满了信心,今后将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田隆一郎 

  无论何时 我一直热爱着无锡 

  ■无锡荣誉市民 

  中日文化经济交流友好协会会长 

  作为无锡的荣誉市民,我非常荣幸能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无锡乡贤恳谈会。爱家乡之人必定爱国,爱国之人必定爱家乡。 

  我的故乡是日本京都,京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好的教育资源,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和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优秀的环保技术。我的第二故乡是无锡,过去的8年间,我已经来访无锡158次,无锡是一个风景秀美、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这次,我为无锡带来一个小建议。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下一步,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我觉得像无锡这样的城市,在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让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综合发展,相互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许多处于高速发展的国家与无锡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破坏、大气污染和老龄化,还有相对贫困人口增多的问题。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注意解决环境污染和相对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一句话,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将一直把无锡作为第二故乡,一直热爱着无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