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看着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心里非常高兴。——周永明
“晚饭就来一碗锅盖面吧。”5月20日晚9点,江苏发展大会嘉宾、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周永明匆匆从南京赶回家乡镇江,饿着肚子的他婉言谢绝了我市相关接待部门的邀请,只点了一份镇江锅盖面。“回到家乡怎能不吃锅盖面?”周永明笑着说。
从美国赶到中国,从南京赶到镇江,尽管一路上马不停蹄,连时差都没时间倒过来,但周永明却神采奕奕,一身笔挺的西装衬得他越发儒雅(见图 古瑾 摄)。
以发现独特研究视角著称
周永明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获得终身教授称号的华裔人类学家之一,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获得杜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博士学位,后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任教。在海内外学术界,周永明以发现独特研究视角和开辟新兴研究领域著称,曾任美国著名智库威尔逊国际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9年,周永明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二十世纪中国的禁毒运动:历史,民族主义和国家建构》,着重讨论了毒品(尤其是鸦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和中国近代史及民族主义思潮密不可分。在这一语境下,禁毒运动是如何被不同的统治者用来服务于国家建构的目的。此书是最早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毒品问题的英文专著。
2005年底,史坦福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专著《历史语境中的网络政治:电报,互联网和中国的政治参与》。这本著作独辟蹊径,通过探讨电报这一新技术在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后,当时的社会精英是如何运用“通电”这一特殊文体来进行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溯古思今,帮助人们从历史深度观察理解互联网对当今政治参与的影响。
近年来,周永明主要从事其开辟的“全球代中国”与“路学”研究,并主编《中国人类学》辑刊。
当年恩师对自己影响至深
进了房间放下行李,周永明第一时间便掏出手机给在镇江的妈妈打电话,“妈妈,我马上回家看您。”
此次镇江之行,周永明可谓争分夺秒,“时间太紧,明天中午我就走了,只能晚上抽空去看看妈妈。”对于家乡镇江,在美国工作生活了28年的周永明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
周永明虽出生在南京,但整个学生生涯都是在镇江度过的。“小学上的红旗小学,初中先在当时的镇江师范附中上,后来初三时转到一中,在一中一直上到高中毕业。”谈及自己在镇江的求学生涯,周永明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我特别感激高三时的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两位老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给我‘开小灶’,给予我很多帮助。”周永明说,如今自己也是从事教育工作,当年老师们这种无私奉献的师德对自己影响至深。周永明认为,在当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不求回报、一心为人的精神尤其值得弘扬和提倡。
愿家乡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在外多年,每每说起家乡镇江,周永明都会提到这么一个词——宜居。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家乡的发展很着急,但这些年,我的观感发生了变化。”周永明说,“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回镇江,那时候觉得镇江与苏锡常的差距很大,发展比较滞后,很是忧心。但随着其他发展迅速城市‘大城市病’不断凸显,我渐渐觉得,发展得慢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所追求的高GDP,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些年,看着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心里非常高兴。”
周永明认为,江苏发展大会集中展示了江苏发展的最新成果,让海内外江苏乡贤对江苏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发展大会不仅是一次展示、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次动员,把海内外江苏乡贤的资源、人脉和为家乡做事的意愿动员起来,对江苏未来发展大有好处。”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为人服务。”对于家乡的发展,周永明也表达了祝愿——“我希望镇江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追求精细,将镇江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清水秀、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