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195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
他是学者型作家,更是一位资深的美食家,随笔主题通常绕不开“美食文化”。谈起读书,他觉得:阅读就是生活本身。
“我是个地道的老农民”
十六岁那年,丁帆下乡插队后开始尝试写作。由于婶婶当时是出版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很自然就成了他的文学引路人。丁帆当时喜欢写诗,后来开始写小说。
1978年到1979年作为进修教师,丁帆在南大中文系每天花去十四个小时玩命学习。“当时写了一篇稿子被《文学评论》录用了,我拿到的时候手都在抖,因为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也很受鼓舞,就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以后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写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上。”
丁帆还长期从事着乡土小说理论和中国乡土小说史的研究。他曾坦言,“我是个地道的老农民、老三届,1968年插队在宝应,做了六年农民,对土地有着非同常人的眷恋。中国的学者不了解中国的农村,是耻辱的,所以我选择了乡土文学的研究。”
“读书本身应该是趣味阅读”
丁帆从22岁开始,给自己的生活定下了严格的标准,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力争多一些时间来看书。
“每天晚上都是一点睡觉,第二天6点多钟就准时起床。”这个习惯一直被他沿用到今天,工作再辛苦,不到一点睡不着,睡前一定要看书,不然总感觉这一天少了点什么。
丁帆认为,读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感性阅读,一种是理性阅读。
“我研究文学史,比如我要写论文,我就是理性的去阅读,当然,在理性的阅读过程当中,也是要有激情的。当我去找一个论据,我找到这个论据的时候,我就很激动。还有一种阅读就是我看文学作品,要搞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这本书,不管我是看得悲也好、哀也好、恨也好,我看了这本书有了激情,我才能去批判它、评论它。所以读书本身应该是趣味阅读。”
一个绕不开的写作主题——“美食”
丁帆写作中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美食”。
他写过很多品尝美食的文章,“主要是品尝美食背后的文化。”如在2014年《风雨乱入楼》的随笔中,他开篇便迅即化身为一枚吃货,“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吃鸡鸣寺里的麻油素菜包子,曾经二上鸡鸣寺。若不是赶上香会,那里倒是个清净的去处,拾级登临此寺最高处,便是豁蒙楼和景阳楼,许多大中学生和文人墨客叫上一壶茶,就着素面点心,在这里读上一天书,不可不谓最惬意的事。”
早在1996年,丁帆便看出了汪曾祺美食散文的价值,编了一本《五味集》。他在书前的“代序”中称赞说:汪曾祺谈吃的散文“都浸润着汪氏对烹调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卓越的审美情趣……都是从平淡中见出奇妙之味,从大俗中体味出儒雅之风。”
丁帆美食家的名声也蜚声校内。
南大同事曾爆料说:“丁帆老师是美食家,有理论有实践。不光会吃,也会做。有次请我们办公室同事吃饭,在家里,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是在外面吃饭,考验的是别人的功夫,丁老师就以说为主了,在哪个饭店,哪个饭店的菜肴就要被批评,往往厨师长还会被找来接受质问。”
谈到今年的小目标,丁帆依然是围绕着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展开:“今年可能有七八本自选文集要出版。写作计划里除了写一些批评文章外,还会继续写一些关于美食方面的散文。”
对许多人来说,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锤炼。但对于丁帆而言,阅读就是生活本身。无论是一首诗,一个故事,还是一段散文,一篇小说都好,把自己融进书的情节和意境中,让心随着文字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