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蓝藻治理办获悉,截至目前,已累计打捞藻水80.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3.5倍。不少市民更关心的是,这些浮在水面既刺鼻又有碍观瞻的“不速之客”被打捞起来之后究竟去哪儿了?近日,记者参观了位于梅梁湖湾的杨湾藻水分离站,见证了太湖蓝藻从打捞起来,到最终后继化处理化废为宝的“奇幻旅行”。
藻浆“瘦身”变藻泥
无锡共建有14座藻水分离站,杨湾藻水分离站于2009年建成。每年蓝藻集中发生期间,杨湾及其周边水域是全市蓝藻最易集聚的地区之一,而这里也是目前全市唯一一个集工程运行、蓝藻处理、科普宣传、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藻水分离处理能力达到了3900吨/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化治理蓝藻并为蓝藻暴发应急处置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无锡德林海公司发明了藻水分离集成技术,并负责对黄泥田港、锦园、渔港、杨湾4个藻水分离站的运营管理,该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
透过分离站内蓝藻处理车间大大的落地玻璃看到,在车间里的两个大池子里,打捞起的蓝藻正通过管道输运送到这里。在右边的池子,只见蓝藻地一块块聚集在一起,悬浮于水中。德林海环保公司运行部部长胡航宇介绍,这是藻水分离二代技术,用的是气浮原理。当浮在水面上的蓝藻达到一定厚度时,一个移动的刮渣机便将上浮的蓝藻刮走。”很快,分离出来的藻渣再通过高速旋转运动“甩干脱水”,变成了黑黑的藻泥。
主要用于沼气发电
来到科普天地,记者在样品展示区看到,三个烧杯里分别装有藻浆、藻渣、藻泥。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蓝藻经历的三个阶段。最初打捞上的蓝藻原形是藻浆,含水率超过99%,杯子里就像覆盖了一层“绿色油漆”。经过藻水分离过程后,藻浆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形成了更为黏稠的深绿色藻渣。再经过脱水后,藻渣的体积缩小30倍,变成很黑乎乎的藻泥。
胡航宇介绍,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后,蓝藻就有了新的使命,可以送到沼气发电厂用于发电,可以加工成沼气作为燃料,还有的加工成有机肥料,而分离出的尾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了排放标准,再送回到太湖中。目前,分离站产出的藻泥大多被送往南洋农畜业有限公司,主要贡献给沼气发电。据测算,每吨藻泥可产生沼气23立方米,而每立方沼气可产生1.7度电。眼下,杨湾藻水分离站每天满负荷运转可产生200吨藻泥,算下来一天可发电7820度,一年可节约电费达50多万元。
从2015年开始,蓝藻资源化利用又走出一条新路。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出的将藻泥制成含水率10%以下的藻粉技术。一家专门生产生物塑料的美国公司联系到了他们,以每吨500美元的价格订购了1400吨藻粉,用作生产生物塑料的原料。“其实,美国并不缺蓝藻,只是美国当地的许多蓝藻不能用作生物塑料的原料。”胡航宇说,藻粉出口后,被制成生物粒子,用来生产可降解的塑料托盘、鞋垫、3D打印耗材等产品。不过,由于生产蓝藻生物塑料制品的技术还在摸索中,目前还未能实现本土的规模化生产。此外,藻泥还可做生物柴油的原料,已经在实验室取得成功,未来藻泥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