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犹记得,1999年12月13日,在过完57岁生日之后,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他重返母校,受命担任北大校长,九年时间里他兢兢业业,致力通过各项改革让北大更上一层楼。满头华发、气质儒雅、亲切和蔼的“许爷爷”转过身又是一个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人。
与严复、蔡元培、蒋梦麟等排在一起,作为北大校长的那一刻起,许智宏不再仅仅是一位院士、教师或者一位无锡籍学人,他的肩上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带领中国的高等学府,为民族的未来上下求索。
在故乡的山水中找到人生乐趣
“一大清早吃饭的时候,很惊喜,喜欢吃的都有。”
许智宏喜欢吃无锡的小笼包、油面筋、青团子、春卷、葱油大饼……他透露自己是个喜爱做饭的人,这些年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时常会下厨房一展身手。而油面筋便是他的拿手好菜。
在北大执教期间他经常带着学生到家里吃饭,学生们吃到油面筋时纷纷感到惊奇,忙问:许校长,这馅是怎么包进去的。
和许多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人一样,许智宏的家位于原北塘区,家门口就是运河,出门便是老街。四面八方的货物都汇聚到他家附近的集市上。
童年的许智宏做得最多的事是爬山、游泳、捕鱼摸虾,从运河边到太湖边,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许智宏小学到中学的全部学习都是在无锡读完的。
自1959年夏从无锡市二中(现辅仁中学)高中毕业离开故乡北上求学,至今整整58年了。
许智宏小学就读于私立荆川小学(解放后学校调整时与尚志小学合并改名为长安桥小学),校舍是当地钱家的祠堂,有的教室里一侧还供着钱家先人的牌位,学校除了一块不大的天井可供学生课间活动外,也没有正规的操场。
记得有时同一教室里还得坐着两个年级的学生,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同学上半节课,布置好作业后再给另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对于当时的小学学习,许智宏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压力。小学毕业后,他进了当时的积余初级中学读初中。
初中三年仍是在自由自在中度过的,但对生物学的真正兴趣开始在当时的动物学和植物学课程上萌发。参加过不少生物课外活动,任课老师顾培庸老师给许智宏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他办公室的解剖镜下观察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做种子发芽试验……所有这些,培养着他对大自然的爱,在小小的心灵上滋生着一种探索生命的冲动。
考入二中后的高中学习阶段,除了一学期的生理卫生课程外,已没有其他生物学的教育内容。学生中当时的流行语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许智宏觉得自己的天性好像就不适于学习文科,不喜欢背课文,不善于记历史年代,但数理化还算不错,所以就没有选择文科。
“当时无锡市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我经常到东林书院去,还记得书院里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怀,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踏上求学求知、报效祖国的道路。”许智宏动情地说。
考上北大并不觉得十分惊奇
许智宏总结自己的学习生涯,考上北大生物系完全是“玩出来”的。
“现在想想,真是要感谢当时的母校营造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我无需像今天的高中生那样,成天疲于各种学习辅导,也不会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我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到市图书馆去借阅我有兴趣的书籍,我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虽然只是一知半解。我也钦佩美国的布尔班克和苏联的米丘林,他们培育了一大批优良的园艺植物品种,这也萌发了我对园艺学的兴趣。读过不少园艺学和果树学的书,我梦想成为一个园艺学家,也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想着有朝一日驾驶着拖拉机在广阔的原野上的浪漫。”许智宏说。
那时高考分三类:理工、医农(包括生物学)、文科,三类的考试科目不同,每位考生可以填写十个志愿。按照高中的成绩,许智宏考理工科也许更合适,当时的班主任潘承筠老师也曾建议过他考虑读数学或化学,但他太喜欢生物学和农学了,于是报考了医农类,并只填报了五个志愿: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生物系,第二、三志愿是当时的北京农大的园艺和蔬菜,第四、五志愿是复旦大学的遗传学和微生物学。
报考北京大学除了兴趣爱好,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的许智宏很想到离家远的地方去看看。高中毕业前他去过最远的城市是苏州,所以报考大学志愿,他首先选择了北京。填报志愿之前也没有和家里人商量,完全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
最后许智宏被北大录取。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家中才知道他要到北京去了,母亲只说了一句:考得这么远!当时大家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紧张和焦虑。全家人中只有在纺织厂担任工程师的祖父特地买了小笼包,以奖励许智宏考上名校。
随着奔驰的火车,许智宏离开家人从此走上了学习生命科学的旅程。北大老师们的风格不同,但他们做学问和教书的认真态度,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使学生们深为感动。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使许智宏在燕园这块沃土上健康成长。
年轻人应懂得把握住自己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生活的广度决定一个人的优秀程度,身临其境的旅行,便是一个人更为高级的成长方式。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许智宏经常引用这个观点,一直鼓励年轻人多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
担任北大校长的九年,每年暑假开学与新生座谈,许智宏总是感慨于同学们在应试教育中迷失了自己,他希望学生们到了北大能够充分利用自由的环境提升自己,不再迷失。许多学生一心想学习管理、学习金融。他们学习这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毕业了能够找到好工作,能赚大钱。在许智宏看来,这些都是误区,学习这些专业并不就一定能成为企业家或赚大钱,不少企业家在学校学的也并不一定是热门的专业,比如俞敏洪学习的是外语,李彦宏大学学习的是信息管理。一个人学习什么,应该取决于自己的兴趣。
“普遍而言,今天的同学们多数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比我们这一代的童年时候好得多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们承受的各种精神压力太大了,各种考试、辅导、竞赛,使同学们成了‘考试机器’,这违背了教育的本意。”
具体而言,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教育经验,许智宏认为年轻人应该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现代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直接决定了他的幸福程度;年轻人应该充分去了解和认识社会,用心去体会社会的复杂性;年轻人还应该了解大自然,懂得人类不过是大自然的一员;最后年轻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眼光,懂得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可能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应是一门必修课。当眼里看到的世界大了,一个人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
许智宏一直呼吁,在全社会都在关心教育的今天,政府、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要来思考一下如何让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和体魄,如何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中小学生,让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中国的未来依靠他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依靠他们。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开发他们的潜能,才有可能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英才。
希望家乡的发展环境更美、更优
“这些年,无锡生态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需要重视,将保护生态的工作一直持续下去。无锡这片锦绣江南最美的一方水土,绝不能因为水污染而失去明天。”许智宏说。
许智宏介绍,他小时候,无锡河流、太湖周围的农田,每年都要靠河底、湖底挖出的淤泥作为肥料,当时的发展是一种循环的模式,后来工业不断发展,化肥、农药替代了传统的河底淤泥,农业面源污染成了生态环境沉重的负担。
许智宏认为,如今治理污染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其中,湿地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保护生态的方式,湿地可以促进一个区域的生态平衡,湿地中的芦苇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多余养分,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关键需要有长效机制,长期坚持。
除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许智宏也很关心家乡的教育问题。追溯现代城市发展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学在现代城市文化体系构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虽然大学会保持相对独立的个性,但大学与城市发展呈现很强的“共生性”,大学总是自然而然地镶嵌于城市之中,并赋予城市某些独有品格。许智宏认为,大学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带动是全方位的,不仅能增强城市的活动,还能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吸引优秀人才。
无锡是一个教育氛围浓厚的城市。许智宏大致估算,自解放后从无锡走出去出任各级学校领导职务的就有三百余人。这无疑是无锡教育文化底蕴深厚的有力佐证。“无锡具备培育一流大学的各种有利条件,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衷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许智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