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玲:互联网阅读带来的不仅仅是冲击

2017年06月13日 08:58:28 | 来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朱燕玲:江苏南京人,《花城》杂志主编。编辑过大量当代作家的重要作品,多次获奖。荣获“2014凤凰传媒·中国好编辑”奖。策划、编辑王蒙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4年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策划、编辑“蓝色东欧”大型译丛,进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

  1985年,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朱燕玲来到了花城广州,来到了心向往之的文学名刊——广州《花城》杂志社,至今已坚守初心三十余年。作为纯文学纸质杂志主编, 谈起阅读,她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1-

  除了睡觉,我都是在看作者稿件。上班看下班看,休息日也在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但该来的都要来到,年轻一代的习惯就是互联网阅读,必须正视这一现象。但我们同时发现,互联网也使我们站到了同一起跑点,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冲击。比如有读者老抱怨订阅不到《花城》杂志,有了微信后这个问题好办了,大家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我们。这也成为我们宣传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2-

  我打小就对文学有天然的亲近感。中学时,开始发表文章,那时候唯一的理想就是当作家。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南京大学中文系——误以为中文系就是培养作家的基地。

  1985年毕业后,一开始被分配到了江苏省社科院,但我心里对文学一直念兹在兹,我不想去做研究。我想去文学杂志社工作,当时最想去的就是花城。我给《花城》去信,寄了点自己的作品,希望去那里工作。

  颇费一番周折后,我最终如愿来到广州。当时《花城》杂志社的领导看到我的“求职信”后,还在编辑部大声朗读了我的作品,觉得我写得还不错。

  时代变了,很多东西都在变,比如文学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中。我们的读者群也在不断变化,90后、00后起来了,他们和50后、60后的写作者的写作方式不同,审美倾向不同,我们作为一个办刊人要照顾到他们的审美取向。

  朱燕玲主编的蓝色东欧文学丛书

  我国第一套直接以“蓝色东欧”命名的大型引进版文学丛书

  囊括东欧近百部经典文学作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