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创新先锋 | 任洪强,厌氧研究的坚守者

2017年06月13日 15:29:22 | 来源:凤凰江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厌氧工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自然离不开那些对厌氧研究充满热爱之情,勇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研人员。

  《环保产业》杂志曾“汇聚了诸位厌氧领域著名专家对厌氧的独特思考和见解”,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洪强位列其中。他说:“做厌氧的人对厌氧都有一种情结……”

  任洪强只要穿上工作服走进研究室,他就是最快乐的。在这个领域,他一干就是32年。

  用国学大师钱穆之女、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女士的话说,他是厌氧技术的“坚守者”。

  “太古板”的老先生带出来的博士

  任洪强1964年出生于河北涿州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兄妹中排行老幺。1990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今河北科技大学),1997年考入华北电力大学学习热能动力学,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紧接着,2000年,到无锡轻工大学研究工业发酵学,攻读博士,2001年至2002年进入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从化工到环境工程到工业发酵,专业跨度很大。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任洪强只能选择一宿一宿地熬夜,白天上班夜里看书。“我每考一次学,就高烧入院一次,急救一次。”

  这“三级跨”并没有难倒任洪强。任洪强合上办公桌上的书,告诉凤凰网江苏:“我读哪所学校,就希望读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

  多学科的交叉,给任洪强未来做环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为任洪强指明科研方向的,是他的恩师、我国发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伦世仪先生。

  任洪强的青春岁月,幸运地与伦世仪先生共度。

  任洪强本以为轻松走完程序就能完成博士论文开题,却被伦世仪先生当头一棒——做了15次开题报告才获通过。

  “这个老先生太古板,太较真。”任洪强笑言,“老先生每看完一遍论文,他会让你带着原稿过来,和他讨论完了再改。”

  就这样,任洪强花了一年的时间修改论文。“那时候打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甚至还要手抄”。

  在这一年的煎熬中,任洪强的抱怨声越来越小,敬佩之情日益增长。经过整个过程,任洪强学会表达,学会严谨,学会逻辑,同时,对课题的认知、文献的把握有了新的了解与突破:“当时觉得太狠,现在觉得受益终身。”

  伦世仪先生严谨治学、尊重人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任洪强的心灵。多年以后,即便任洪强成为著名教授,在科研道路上,他依然承接着导师的风范。

  一路走来,任洪强用三句话概括:“河北轻化工学院给了我机会,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也没有这个空间;伦世仪老师在科研这方面给我指了方向;南京大学给了我平台。”

  2003年,在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任洪强进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工作,先后任环境工程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对厌氧始终保有一种情结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到了南大以后,任洪强并没有忘记自己长期以来坚持的科研——厌氧。

  厌氧,就是不需要氧,这种微生物能在分子氧缺乏或不存在的条件下生长。利用这种厌氧微生物,把有机废物转化为沼气——可利用能源,残余物可作肥料。

  刚接触厌氧,任洪强还只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毕业留校,他在河北轻化工学院参与了“UASB—AF处理维生素C废水”的课题研究。

  “因为它是生物,生物就有感情,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得把它从小、从少培养成大、培养成多,它们才能给我做事。”任洪强回忆,那时候科研经费有限,试验条件非常艰苦,他和小伙伴们背着铺盖卷儿在实验室里值班,天天测各种实验数据。

  为了摸清厌氧的生活规律,“冬天我们会穿着棉大衣,躲在北方稻草垛里面,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夜晚也不例外。”

  任洪强回忆:“那时候没有厌氧污泥,我们就去猪圈里取来猪粪。当时猪粪要做肥料,老百姓不愿给,我只能自己掏腰包高价收购猪粪。把猪粪放进水里沉淀,然后发酵,最后形成接种污泥。”

  “我对厌氧始终保有着情结,是一种兴趣。”从初接触厌氧,到如今在厌氧微生物研究、工程应用领域卓有建树,时间已走过了32年,目前,任洪强依然活跃在厌氧舞台上。

  作为“七五”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历时数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获得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批科研成果的取得,大大缩小了我国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有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回望历史,厌氧技术的“七五”攻关,可以说在我国的厌氧技术发展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时候全国人民都来找你咨询。那是一种成就。”最多的时候,一年有几十个项目,都来咨询任洪强。当时的社会还在宣传“万元户”,任洪强的咨询费就已达到5000元/小时。

  任洪强与凤凰网江苏打趣道:“我总用‘玩’这个词,科研就是玩,你做一个反应器,当有气泡冒出你点着了就可以燃烧,在现在当然不算什么,那时候是很令人激动的。”

  受到各方质疑,“你要忍住”

  随着厌氧技术的成熟,厌氧消化开始用于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如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垃圾的处理及潜在能源的开发,并且已建立了大规模的厌氧消化工厂。

  环保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环保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是中国环保产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在南京大学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框架下,任洪强受命领衔创建的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产学研合作平台——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于2006年1月22日挂牌成立。

  建立研究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能和地方的企业争食。有过开公司经验的任洪强,想到了建立一个水医院。

  为此,研究院通过购置、租赁、自制等方式,建成了具有“水质检测-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工程技术包-电商销售-标准服务”等全过程服务硬件研究设施和规范服务管理支撑体系。

  “政府短期效益非常难办”,任洪强并没有受此干扰,埋头做自己的事,11年的时间,任洪强受到了各方质疑,“但是你要忍住”。

  那时候的任洪强团队基本上夜里两点之前不能睡觉,大家都在努力。面对高压环境,很多人打了退堂鼓,“如果觉得苦,可以休息。但一年后你跟不上我的形式,基本上就淘汰。总是有人干的。”

  在每年百分之十淘汰率的高标准下,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先后牵头承担了国家863专题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获授权发明专利中国82项、美国15项、欧盟等8项,实现专利应用转化62项。

  2013年,任洪强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研究解决了我国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的若干难题,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有10多家,遍布全国的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工程,仅在江苏一省,该项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将为企业新增四五个亿的产值。

  11年走下来,任洪强带领团队获得3项国家奖,在南大没有第二个团队。“如果没有这么多努力,是拿不到这么多奖项的。”

  不放弃,也不放缓

  在任洪强看来,做产学研合作并不是主路,“现在做科研太难了,但我想做科研,做科研真是太好了。”

  现在科研已经到了瓶颈,好多科学家都必须身兼会计、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心理疏导专家,缺一不可。

  任洪强常常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现在年轻人大都在追求短期效益,他们不想未来怎么样,他们恨不得一夜暴富。”

  任洪强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想法,一是基础部分,对基础研究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年轻人可以解决一些颠覆性技术,“这部分我希望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忍上十年、二十年”。

  二讲产业,有一批年轻人不善于做基础性研究,基础研究太单一,要磨时间、磨精力,短期见不到成效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做,但他做产业做得比较好,“希望他们把产业的规范、标注、设备,包括技术的实施过程做一些应用性的研究”。

  最后是高端应用开发,“不能马上见效,不能马上得到认可,一项新技术的运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技术进步有时间、有代价”目前有很多人做,但过程中诱惑太多了,和市场结合就有效益,能坚持做高端的太少了。

  “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沉下来,坐这个冷板凳是很难,现在整个社会都是挺浮躁的,能静下来的不多。”

  说到自己未来的打算,任洪强看看桌上的书,又望向窗外南大校园——

  “我在水治理这方面,是不会改变了。我还是想做科研,我认为在五到十年之内,不会改变这件事。

  “我对科研不会放弃,也不会放缓,一定会往前赶。甚至随着了解的深入,比原来的动力还足。”

  采访结束,日已西斜,被太阳的余光染得绯红的晚霞,像绸缎般抚摸着大地。岁月,就这样一日一日地静静流淌,任洪强就这样站在科学的肩膀上看到了诗和远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