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常州金坛区、镇江句容市通过打通农产品产业链、引入公益创投等方式,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带领群众合力脱贫、共奔小康。
一大早,常州金坛区直溪镇蔡甲村村民刘慧敏就来到地里给红香芋松土。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对年过五旬的刘慧敏来说,种植红香芋比种粮食更加轻松且效益高,去年四亩红香芋就带来了三万多元的收入。刘慧敏说,五年前家里只种了几分田的红香芋,这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得益于合作社的帮助。
常州金坛区直溪镇蔡甲村村民刘慧敏:“合作社他们给我们的化肥什么都是优惠价,这个芋头收购价比外面要高一点,销售不要愁。”
金坛直溪镇地处茅山老区,拥有多种优质农副产品,但知名度不大、销量有限。为了帮助农户脱贫,金坛打造了"五体联动"模式,农户、合作社、帮扶单位、农产品销售公司、电商平台五大主体同时发力,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有机整合。通过几年努力,直溪镇打造出糯米粉、建昌白蒜等一批颇具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也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常州金坛区直溪镇党委副书记朱士杰:“2012年农村人均收入在一万五千出头一点,那么到去年年底我们统计的数据是两万六出头。”
同样地处茅山老区,镇江句容引入公益创投模式,建立起慈善扶贫基地。在白兔镇行香村的慈善扶贫基地,由苏宁云商公司、省、市慈善总会、以及镇政府、村委会共同建立,采用"公司+农户"运营方式。基地将家禽、家畜种苗统一孵化、育雏,免费发放到贫困户进行饲养,期间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免费防疫,最后通过电商平台统一销售,让贫困户守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
镇江句容市白兔镇行香村村民张兵香:“因为我从事过养殖,比较有经验,这样就拿到三千块钱一个月,划到一年三万六。”
为了将扶贫工作由"输血"转变成"造血",句容在2013-2015年间还实施了"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对低收入户坚持"一户一策、因人制宜"。到201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5444户低收入人口全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完成了既定脱贫目标。从2016年开始,"达标"标准再次提高:句容市将利用4年时间,完成93个经济薄弱村和12675个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帮扶任务,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