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江苏美景

2017年06月25日 10:41:24 | 来源:江苏旅游资讯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太湖美》《茉莉花》《二泉映月》《姑苏行》……当你看到这些歌名时,你会想到什么?这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旋律有没有拨动你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今天,小苏要带你听一听徜徉在歌声里的江苏。 

《太湖美》 | 无锡、苏州、常州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啦,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

图片来源:无锡市旅游局

  《太湖美》旋律优美婉转、明丽清澈,以抒情的曲调展现出太湖万顷碧波、烟雾茫茫的景象,表现对太湖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亲切的歌家喻户晓,老一辈的人肯定更有感触……漫步湖滨,烟波浩淼,一眼都忘不到边。极目眺望,水天一色,静静地体会那种苍茫空阔的感觉! 

《茉莉花》 | 南京六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图片来源:中华茉莉谷

  《茉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早已唱响国内外,茉莉花已经成为江苏乃至中国的标示物,是江苏魅力文化的体现之一。 

  茉莉,莫离——“茉莉花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六合中华茉莉谷的野茉莉的树干挺直,树形优美,叶片色泽翠绿,花朵大而繁密,花香浓郁。除了培育种植本土野茉莉,中华茉莉谷还在不断引进国外的茉莉花品种,用于打造世界茉莉博览园。 

《清清骆马湖》 | 宿迁、徐州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啊从西望不到东,秋水养肥虾和蟹,碧波怀抱菱和藕……”

《渔家》 图片来源:窑湾古镇 作者:陈智

《渔舟唱晚》 图片来源:窑湾古镇 作者:徐瑞

  《清清骆马湖》由《太湖美》词作者、著名词作家任红举作词,由曾创作出《走进新时代》等著名歌曲的作曲家印青作曲。任红举从2004年8月起即开始构思歌词,前后几易其稿。印青曾到过骆马湖畔体验生活,对骆马湖很熟悉,在作此曲时他加入柳琴戏等地方戏的风格,使歌曲旋律十分流畅。 

  骆马湖风景优美,水域广袤(mào),水多来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无工业污染,常年水体清澈透明,湖滩浅水中生长密密扎扎的芦苇和众多浮游生物,为鱼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二泉映月》| 无锡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天下第二泉.jpg

天下第二泉 图片来源:无锡锡惠景区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阿炳说:“《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点头同意,于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泉亭.jpg

二泉亭 图片来源:无锡锡惠景区

  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姑苏行》 | 苏州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图片来源:苏州市旅游局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的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让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听一曲民歌,就像看着一段流逝的岁月从窗前轻轻走过,在阳光下发出温柔叹息,又像是一段美丽的回忆重新回到梦里,月光倾泻,迷蒙着剪水双眸,谱写出一首动人的小夜曲。闭上眼,仿佛一个江南才子翩翩走来,一转身、一拂袖,便带你走入唯美画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