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这一动力的重要源头。近年来,江苏立足本土优势,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搭建多层次全要素产学研平台,为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的未来网络总控中心,在这里打造的全新网络平台上,它的下载速度相较于传统的网络能够提高5到8倍。
如果将现有的信息网络比作"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各类网络应用就如奔跑的"货车",承载着生产生活的信息传输任务。但随着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型应用对速度和安全的更高要求,传统网络的短板逐渐凸显。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早在2013年就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院所开启了"未来网络"试验项目,相比传统网络具有超高速、智能化、安全高效等特性,可谓是从"高速公路"进化到"高铁网络"。今年2月份这一实验平台正式升级为我国互联网领域唯一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五年国家将投入16.7亿元,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40个城市开展大规模网络实验。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科研管理部总监鲍全松表示:“对我们江苏来说,我们在这块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由技术来引领产业的发展,通过我们的技术的集聚,通过网络设施的建设,能带动我们创新创业的发展。”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近年来江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批前沿科技术的落地不仅成为我国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更为江苏布局未来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
初夏时节,苏州工业园区迎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四方共建,总投资15亿元的世界首个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站开始试运行,这是世界首个集材料生长、器件加工、测试分析为一体的纳米领域大科学装置。有了它,科学家有可能制造出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高的计算机,以及更加智能的机器人。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常务副总指挥丁孙安:近期来看,我们会吸引在纳米领域的科学家和专家来园区进行技术研发。在长远来看,大装置会持续的引领产业不断的升级/对园区甚至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引领作用。
大国重器,智领未来。江苏在纳米、超级计算、生命科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领域的一批重大技术和战略产品已位居国际前沿,而以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创新载体为契机,高端创新要素也不断在江苏集聚。
江苏率先在全国构建了"两院三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全面合作格局。
2016年,与中科院合作项目突破1500项,销售突破1100亿,占中科院与地方合作项目销售总收入的1/5,连续十年位居各省市第一; 与清华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合作项目500多项,合同额近200亿元;与北京大学实现13个省辖市合作全覆盖,十二五"合作项目较"十一五"翻番,;与浙江大学先后在苏州、昆山和常州设立工研院,累计引进学科团队58个,孵化企业近百家。
目前,江苏实现与中科院所有应用类研究所和全国"985"高校的合作全覆盖,共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与载体4000多个、"校企联盟"达11800多个,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0000项,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超728亿元。目前有8万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黄蒙 何其灼 李俊彦 刘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