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功的赛事往往能激发一座城市的活力。
今年3月19日,2017无锡马拉松盛大开跑。阴雨天气挡不住奔跑的激情,一场浪漫的“樱花雨”中,3万名国内外选手用脚步丈量中国“最美赛道”。比赛当天是星期日,电信部门的大数据监测显示,绝大多数运动员、观众已提前一两天甚至更早抵达无锡,来到这座内地最宜居城市,饱览湖山美景的同时感受赛场风云。品尝美食,欣赏美景,“跑一场马拉松顺便旅个行”成为最热门的选项。
近年来,无锡大型体育赛事中,“体”“旅”融合的态势日渐鲜明。一批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品牌赛事相继展开,一批体育旅游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体育旅游快速发展成为丰富城市发展形态、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
品牌赛事带动旅游发展马拉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奔跑。
参加马拉松的通常都是潜在的游客,甚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根据一场马拉松赛来安排他们的假期,然后再计划在目的地城市的游览,了解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
2015年、2016年、2017年,无锡马拉松参与人数分别为15万人、22.2万人和28.6万人,从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连续三年发布的大数据可以看出,无锡马拉松在赛事组织、交通、餐饮以及住宿等方面是越办越好。在“锡马”赛事中,约10万外地观众及外地运动员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比约七成,主要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观光娱乐等。从外地观众的消费结构来看,住宿、餐饮占比较大,都达到约四成。
各大餐厅密集商圈中,众多综合体人气旺盛,南长街游人如织。恰值大好春光,锡马人流给锡城各大景点也带来活力,其中梅园、鼋头渚和三国城水浒城最受客人欢迎。
无锡电信大数据分析团队负责人蔡维嘉介绍,今年无锡马拉松赛事前后产生旅游、住宿等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
经济效应是一方面,城市的品牌效应也由此不断放大。与城市相关的名人、民风民俗、餐饮特色、文化特点也能随着跑者的记忆,传遍大江南北。
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大幅提高,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国内外的大型赛事,比如大型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赛、水上运动、斯诺克等,人们希望在观看比赛的同时获得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是旅游业最值得利用的资源,旅游则是体育业最好的市场渠道。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消费和体育消费有相互支撑的部分。如果能够将体育元素植入到旅游中去,或者将旅游元素植入到体育中去,结果很可能是旅游增值了,体育也增值了。
一直以来,传统旅游产业一直存在短板,比如淡季的客流量问题、回头客问题。“体育能够为旅游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市体育局局长黄浩然说,“很多时候,我们看过一个景点后,很难激发再去的欲望,而体育赛事往往会达到这个效果。”
体育的典型特点是集聚人气。举办一项体育赛事,可能与此相关的上千人、上万人一下子都集聚到了一起。而传统的旅游市场吸引几万名游客,通过传统广告等营销方式,往往要费更大的工夫。每个体育门类都有相对稳定的粉丝群体,如果这些赛事安排在旅游景点举办,就相当于带动旅游景点的消费。
无论从大型赛事的举办还是重大项目的实施方面来看,无锡体育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势头已起,2016年,全市7个体育旅游项目入围全国旅游精品项目,占全省一半;江阴海澜马术基地、宜兴龙池山自行车公园获评体育旅游“全国十佳景区”,宜兴水上体育运动表演项目获评体育旅游“全国十佳创新项目”,马术表演项目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江阴新桥镇被评为省首批体育特色小镇。
这一切,为今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体育旅游,无锡大有可为
如今,国内许多城市纷纷举办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希望借此提升城市形象,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但很多赛事却容易忽略地方特色,无锡作为内地最宜居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发掘体育旅游新空间提供了丰富资源。
近年来,无锡紧密结合自身的山水特色和自然优势,注重发挥重大项目在体育旅游融合转型升级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大体育旅游项目建设力度,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海澜飞马水城、蠡湖休闲运动基地、田园东方路亚垂钓基地、凤凰山立方谷等一批体育旅游项目建成开放,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好去处。在拥有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体育项目,在经营品牌赛事的同时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为体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省内外的运动爱好者汇聚无锡,除了运动以外,其余时间他们就是普通游客,他们渴望了解古迹、博物馆、著名景点、美食等。“无锡有适宜运动的优美环境和发展旅游的深厚底蕴,完全可以实现旅游过程中有体育、体育活动中有旅游。”黄浩然说,体育旅游,无锡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