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苏作”的坚守与超越:塑造城市新品格

2017年07月09日 15:08:08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央媒体看江苏

  历史上,苏州传统手工业曾因工艺细腻、制作精良而被称为“苏作”。

  如今,在这座迄今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中,一批怀揣梦想、痴心不改的企业家,坚守实业、不忘初衷,矢志创新、耐得寂寞……这些“当代苏作”,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着中国经济的新气象,亦在市场沉浮间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新品格。

  苦中作乐 坚守实业之“本”

  上世纪80年代,苏南大地上遍布小钢厂。30多年过去了,沙钢集团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而且发展壮大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当一吨钢的利润只能买一根冰棍或者一盘炒青菜时,更要咬牙扛住。”年届七旬的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从事钢铁行业34年来,做精做强主业的“痴心”始终未改。“5年前,沙钢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只有15%,现在50%—60%的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60%—70%的产品国内领先。”沈文荣说。

  有人与钢铁相守30余载,矢志不渝;有人为一枚小小元件“攻城”10年,苦中作乐。

  “我们前10年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围绕吸尘器的心脏——电机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莱克电气董事长倪祖根说,企业从为国外厂商代工起家,借债3万美元做第一套吸尘器模具,依托电机核心技术,自2004年起,跻身全球最大的吸尘器研发制造企业行列,连续13年保持吸尘器全球产销量第一的纪录。目前,全球每6台吸尘器中就有1台是莱克生产制造。

  如今,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大市的苏州,企业家们传承“苏作”精髓,融合现代文明,正在酝酿一场工业经济的“苏作复兴”。

  不忘初心 铸就创新之“魂”

  看似一只小小公文包,1秒就可打开承重150公斤的坚固婴儿车;一款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获得7个碰撞测试冠军,撞击测试标准甚至为许多豪华汽车所不及;一款售价2700多欧元的婴儿车居然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在婴童用品领域排名世界首位的好孩子集团,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地设立7个研发中心,每年用于研发的成本占公司销售额比重超过3%,全球化研发团队平均每半天就创造出一项全新的设计,专利数多达8000余项,超过世界婴童行业竞争者前5名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总和。

  今天,创新基因正植根在越来越多苏州企业家身上,涓涓细流汇成强大动力,推动苏州经济站上新的起点。统计显示,2016年,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到37.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9%,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四个90%在企业”的局面基本形成。

  “过去是中国企业模仿国外,现在外企反过来向我们偷师。”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告诉记者,眼下,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被国外竞争者密切关注,他们甚至通过谷歌地图上生产厂房的变化,来推断亨通上马了哪条生产线、正在研发怎样的新品。

  厚植沃土 夯实发展之“基”

  在苏州,金鸡湖创业长廊的经济产出几乎微不足道。但是,这个众创空间集群和它背后所折射的创业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地扶持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缩影和标本。

  拥有3000多万公众号粉丝的梦嘉传媒集团创始人顾刘成说,过去一个科技创业项目申请获得政府启动资金支持,向来是通过关门会议讨论决定,而在金鸡湖创业长廊,政府下放项目扶持审核权,由行业协会组织路演,来自第三方的投资机构、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路演创业项目评分,参照评分结果当场排出名次,当场揭晓获得启动资金的创业项目。“不仅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而且现场互动活跃,‘游戏规则’和形式多有创新。”

  苏州,以其母亲般的“呵护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生根发芽。

  苏州还持续优化企业发展配套环境,在人才入户、住房供给、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加码发力:通过集聚关键要素、理顺产业链条,让企业家顺心安心;“保姆式”专业服务,清除企业创新创业路上的“肠梗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