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于丹出书引起的动静都不小,就像她每次演讲总是人潮涌动一样。以教授的身份,于丹一边享受着明星式的大众追捧,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外界对她的褒贬总是呈现两个极端。她曾有过解释、回应甚至还击,但这次,于丹却以一种让人意外的放松和随意出现在江苏书展《论语心得》修订版的读者见面会现场,与读者讲起小时候她与父亲的故事,那也是她与《论语》的缘起。
实习生 陈俨 记者 余萍/摄
实习生 陈俨 记者 余萍/摄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于丹说,十年前她就曾到苏州签售《论语》心得,时隔十年,在《论语》心得(2017年修订新版)与大家见面时,她又回到了姑苏城,在姑苏城的袅袅钟声中,向阅读致敬。
《论语》心得(2017年修订新版)与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新增了序言,于丹用六千多字的篇幅讲述了她与父亲,也是她与《论语》的缘起。
于丹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年前讲《论语》心得时,对这么熟悉的句子并无特别心得;而今默默念起,竟然觉得惊心动魄。然后,就会想起父亲。
“父亲辞世十六年,对于他的渐渐懂得,却是讲《论语》心得之后这十来年的事情,像是父亲留给我的一个个旧信物,因为《论语》的缘故,终于被逐个打开。”于丹说时隔十年,她重新抒写对《论语》的感受,是向经典致敬也是向父亲致敬。
于丹回忆,两三岁时,父亲带她去看春天的繁花,并给她念了宋祁的那首词《玉楼春·春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当时父亲为了让于丹理解“春意闹”一词的美妙,就将她架在肩膀上,绕着树跑,那时于丹觉得一树的春花在眼前跳舞旋转,父亲就告诉她这就是为什么不用“红杏枝头春意开”“红杏枝头春意放”的缘故,因为这些词都太静态了,“春意闹”才是整个春天在奔跑。
6岁时,于丹读小学一年级,看到课本里的一句话“一望无际的麦浪”,就问父亲为什么是“麦浪”。于是父亲就带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于丹倒了四趟公交车到北京的郊区,去看麦田。于丹至今记得那天他们揣着面包,带着军用水壶,终于站在农村,看见风吹过麦梢,一田的麦子此起彼伏,像极了波浪,从那时起这个画面成为她童年记忆里最美的回忆。
“现在的生活是喧嚣的,很多人对生活怀有敬意的时候太少了,当对阅读真正怀有敬意的时候就不会再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而只是单纯的为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于丹说,她至今缅怀父亲,为了“麦浪”两个字带着她折腾一天只为看一眼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