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丽的织物
她把绚烂的云霞织进了锦中
她让金丝银线穿在了身上
她将鸟雀的翠羽延续起生命
千百年来,她被皇家宠幸
经纬之间,她将智慧编织
数百年前,她被写进了《红楼梦》里
名字如她的妆容般美丽——南京云锦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
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
新样小团龙。”
清代诗人吴梅村如此感言
若你并没见过云锦
就照着最华美最绚烂来想象吧
“金”与“帛”的相融
庄重贵气使然
“故惟尊者得服”
把世间的美丽编织成锦
需要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
就有了云锦织造的雏形
直至清代达到巅峰
《红楼梦》中宁荣二府鼎盛时
应是不乏云锦的影子
在祖父曹寅任职的江宁织造府中
曹雪芹从诞生的那日
就比常人多了些许见识
稀有之物成之不易
云锦织造亦是如此
云锦的种类中
最具南京特色的叫“妆花”
她的美率性而多面地绽放着
精致到无法复制
大花楼机的上端和下方
提花工“通经”的记忆力
织造工“断纬”的灵巧度
两位巧匠惊人的默契和一致
才演绎了“挑花结本”、“挖花盘织”
造就了“逐花异色”之工艺上乘
天边的云霞常常被阳光镶了金边
南京的云锦也将这些奇妙的景象
用金银丝线和鸟雀羽毛
编织进妆花里
还时常用着“穿金戴银”的成语
还记得《勇晴雯病补孔雀裘》的痴心
究其缘起和依据
也就藏在这云锦神奇的工艺里
清代管理云锦织造的江宁织造署
其原址所在“大行宫”
这个名字就是一场盛宴
曾经的帝王临幸
不亚于大观园内的“元妃省亲”
或多或少人们听说过“南京白局”
白局的形成
正是应着云锦织造工的辛劳而生
织机上下劳作的间隙
家长里短被用来唱和着度日
老城南的门西
因为仙鹤织锦的传说
留下了仙鹤街、仙鹤桥和仙鹤里
也许我们没有亲历过
云锦在历史上的辉煌
这些同根而生的地域符号
也让这尊贵的贡品
更接地气地融在老南京的生活里
天工开物 云锦瑰丽
霞落人间 梦织华衣
———
小贴士
南京云锦
——绚烂若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
南京云锦因其图案美若天上的云霞而得名,位列中国三大名锦之首。其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是中国4700多年织造史中,唯一不可被机器取代,凭人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历来为皇家御用品。南京云锦织造的“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等技艺,其夹金织银和孔雀羽绒搓成丝线的技术,使得云锦图案熠熠生辉,绮丽多姿。2009年9月《南京云锦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