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联合国中文教学组组长何勇:带着小联合国回家乡

2017年07月25日 09:13:4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虽以宾客身份到来,我却以主人的姿态在与你们说话。”721日,以推动“南京走出去”为使命的城市推介活动——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的预热交流会在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会上,一位谦逊幽默的绅士给在座的宾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前联合国中文教学组组长何勇。一上台,何勇就流露出了对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他说,“我生在秦淮,长在秦淮,如果说南京是我的家乡,那么秦淮就是我家乡的家乡。”顿时,台下传来一片掌声,也传来一片会心的笑声。

  这次,在“南京周”即将在美国纽约开幕之际,何勇带着近百位联合国工作人员来到南京学习考察,这也是何勇博士今年第三次回到故乡,上一次是在江苏发展大会。尽管今年5月已经退休,他仍然承担着联合国赴华项目的领队工作,用他的话就是“这次,我带着小联合国回家乡了”。

 何勇博士在“南京周秦淮日”的预热交流会上致辞

  免试进哥大 渴望传播祖国文化

  这个已经出国32载,在联合国舞台上声名鹊起的中华文化传播者,出生的地方正是脚下的这片土地。1957年,何勇在南京大行宫科巷出生。“我所有的记忆就是总统府、长江路、御道街、中山门这些地方。”十五岁那年,何勇随父母下放到宿迁农村,在乡下待了6年后,作为工农兵学员,他进入了徐州师范大学。1986年,已经成为了一名教师的他,在第一批留学浪潮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几十所学校。“当时,一个月工资46元,都不够考托福,也不够发一封信,可是硬着头皮,投了一二十封信出去,可大部分都回绝了,说他们没有奖学金可以资助。”回忆起那段岁月,何勇不无感慨,但声音中仍然带着些许坚定。直到一天,何勇突然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个教授写来的信,说提供奖学金、生活费。不过,当时的语言考试——托福必须到香港考试,考试费一次也需要五十美元,这对何勇来说都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万般无奈之下,何勇告诉教授,“书信中,您看我的英文怎么样?”而教授也给了何勇一个惊喜的答复,“予以免考!”就这样,何勇踏上了去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之路。


1992年何勇于纽约哥伦毕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哥大,何勇如海绵一般拼命地吸收知识,充盈自己的内心,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母语和中华文化,“反而是多元的文化、价值观让我更想有一天能向西方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1992年毕业后,何勇去纽约的新大学学派任教,同时创立了该所学校的中文项目。几年后,何勇又转到华美协进社工作,在这个由中美学者于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创立的第一个和中国文化有关的机构里,继续从事传播中国文化工作。

  长风破浪 开启联合国赴华项目

  2002年,何勇走入了联合国中文教学组,就这样一步一步,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舞台上,也离“传播自家文化”初心越来越近,这一呆就是十五年。

  15年间,何勇不仅把乡情埋进了心间,更是为促成家乡南京越来越为世界所熟悉而积极奔走努力。2003年,何勇联手国家汉办和南京大学,发起了“南京大学暑期中文培训班”,让联合国的中文教学老师和外国学生来到南京学习。从最初的一期学习班十几个学生到一期学习班六十多个学生,再到今年“第一次需要‘刷掉’一批学生,因为报名人数超出了预期”,在何勇看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最好方法便是让他们来到这个地方。而何勇也因为在“南京大学暑期中文培训班”上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亲自颁发的“21世纪联合国奖”。


何勇(左二)获授“联合国21世纪奖” 右一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一路走来,何勇对如何更有效地化解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问题有了很多新的理解和经验。他告诉荔枝新闻记者,要想最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是通过民间的层面而不是政府的层面。面对如今西方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发布的一些具有偏见性的报道,他说“要想消除这种偏见,不妨让他们来中国体验一下。由西方人推广中国文化要比中国人推广中国文化有效的多。”

  今年,是何勇到美国的第三十一年。也是第十四次,他带着八十多位学生来到南京,回头望了一眼指着宣传片激烈讨论的外国学生,他满满的自豪之情,“现在南京成为了联合国老师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超越任何一所城市。”

  坦言相告 “高中前别送孩子出国”

  而作为最早的一批海外留学者,看着如今的留学大潮,何勇也慨叹今非昔比。“如今出国留学有一个趋势就是年龄越来越小,原来出去一般是读研究生,现在是出去读本科甚至中学。”面对这样的现象,何勇博士直言,“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太主张把孩子在高中时就送出国,因为那样意味着你就失去这个孩子。”在何勇博士看来,高中对一个孩子是非常关键的转折点,高中期间出去也意味着孩子失去了父爱母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因此,他建议最好是读完大学去国外进行研究生深造。

  不过,说到江苏高校在传播本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何勇博士则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之情。他建议,相比于临时向国外派遣招生团,江苏高校未来可以在纽约等地常设机构,作为长期的招生宣传窗口,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他说,尽管自己已到了联合国规定的退休之年,也将继续牵头联合国赴华项目,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江苏、了解南京。

  (记者 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