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宿迁市宿豫区顺河街道卓圩社区的朱宜虎,今年73岁了,退休后,细心的他绘出连续13年退休职工养老金增长示意图,并写出感悟:“长,增长,快增长,实现梦想,惠民政策好,身体壮精神爽,企退工资涨得快,万众欢呼奔小康。”8月20日,记者采访时,朱宜虎老人美滋滋地说:“这就是我退休以来的养老金增长情况,13个年头增长了381.7%。”
梦想不仅实现,还在超越
“我们宿迁人的经济收入年年见涨,这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很多人家买不起自行车,现在很多人家都有私家车,甚至一家好几辆私家车;过去很多人家住的是低矮的小平房,现在很多人家都住高楼大厦,这都反映了我们宿迁人迈入了小康生活,谁能不说俺家乡好?”朱宜虎老人说,退休后,他将美满的生活画在了纸上,用数据分析的形式,把13年来退休养老金的增长变化勾勒在纸上,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迈向小康生活的点滴历程。
细看这张朱宜虎13年退休养老金增长图,不但字迹工整,内容也相当丰富,不同颜色的笔迹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既全面又形象。从2005年的371.6元,到2017年的1790.02元,13年时间里,朱宜虎老人将退休工资的累计调幅、上调幅度以及变化趋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我是2005年退休的,因为退休前缴纳养老保险基数低,所以退休后养老金标准就低,我那时就有梦想,这300多块养老金哪天能涨到1000多块就可观了,没想到第二年就涨了,涨幅21%,达到450.2元。到了2012年,我的养老金每月就突破了1000元。”朱宜虎说道。
挥别贫困岁月,苦尽甘来
据朱宜虎介绍,他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结婚后,他挖掉家里一棵大树制成平板车架,然后借80元钱购买了车轮,从此,他就成了一名专业搬运工。“那时候我在‘大集体’专门拉平板车,拉一车货到徐州,往返一次需要3天,一趟劳务费只有24元钱,加上生产队每天补助8分工,跑趟徐州加起来也挣不了30元钱。”朱宜虎回忆说,那时候拉平板车全靠步行,在往返徐州到宿迁的路上,他的腿和双脚不知磨破了多少次。
朱宜虎35岁那年又到宿迁港务处当搬运工,每天都是用平板车从杨庄码头拉货送到城区各个工厂,那时和他一起拉平板车的员工有90多人。在港务处整整拉了11年平板车,在他46岁那年,才作为计划内临时工被安排在卓圩搬运站从事搬运工作。
“当上了计划内临时工才有了工龄,我到60岁退休也能按月拿到养老金了,虽然拿钱不多,我和老伴也够花了。”朱宜虎介绍说:“我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都成家立业了,也很孝敬,我觉得晚年生活很幸福。虽说目前退休工资并不算高,但是我真的知足了。逢年过节有儿女们孝顺,再加上我们老两口都有医保,这样的日子到哪里去找啊。”朱宜虎老人说。
全民奔向小康,明天更好
记者从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是从2005年开始的,按照不同的调资幅度和调整标准进行浮动。对于缴纳养老保险的普通百姓来讲,缴费工龄越长,调资额就会越高。朱宜虎老人退休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不仅跟随国家调幅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宿迁的经济发展而逐年提高。
近年来,宿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很多居民都像朱宜虎老人那样,亲身体会到宿迁人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了解到,2016年宿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2016年,宿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57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6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9元,增长9.1%。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三位。